<p class="ql-block">大寶貝臺溝,也稱大寶貝臺、寶貝臺,簡稱大寶。位于甸子鎮(zhèn)西部,屬黑里河流域。大寶貝臺溝的上游,有西溝、熱水溝和東北溝,在西溝和熱水溝之間有一座由北向南的巖石山,山形像一座平臺,人稱“寶貝臺”。據(jù)說因為山上產(chǎn)黃金、寶石、珍貴的中草藥而得名。之所以稱大寶貝臺,因為西面還有小寶貝臺(大興)。全村南北長約10km、東西寬約5km,總面積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96畝,住戶350戶,1052口人。 </p><p class="ql-block">大、小寶貝臺以及三家一帶,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人們發(fā)現(xiàn)過打磨精細的石器、陶片和青銅器等先民遺物,居址、墓葬等人類活動的遺跡。</p><p class="ql-block"> 大寶貝臺溝人忠厚善良,有優(yōu)良的革命傳統(tǒng)。日寇侵占寧城后,大寶貝臺溝的黑槍會便進行反抗日寇的政治、經(jīng)濟侵略。隨著抗日烽火的燃起,人們紛紛起來反抗日偽的統(tǒng)治。解放戰(zhàn)爭時期,人們積極參軍參戰(zhàn),支援前線;在土地改革、合作化、公社化和改革開放中,緊跟中國共產(chǎn)黨,艱苦創(chuàng)業(yè),把昔日貧窮落后的山村建成了初步繁榮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p> <p class="ql-block">歷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距今四五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p><p class="ql-block">清朝為蒙古喀喇沁部領(lǐng)地,嘉慶年間有人定居,建立村落;</p><p class="ql-block">清、民國時期:屬八溝廳、平泉州、平泉縣;</p><p class="ql-block">1931年(民國二十年)屬大寧設(shè)治局第四區(qū)二道營子鄉(xiāng);</p><p class="ql-block">1935年(偽滿康德2年)屬一區(qū)西橋保大營子甲;</p><p class="ql-block">1938——1945年(偽滿康德5年——12年)屬黑里河村;</p><p class="ql-block">1945·9——1946·5隸屬人民政權(quán)平泉縣三區(qū);</p><p class="ql-block">1946·5——1956年,隸屬于人民政權(quán)寧城縣第四區(qū)(黑里河);</p><p class="ql-block">1956——1958·4,設(shè)區(qū)建鄉(xiāng),隸屬于三區(qū)頭道營子鄉(xiāng);</p><p class="ql-block">1958·4——1958·9,撤區(qū)并鄉(xiāng),隸屬于黑里河鄉(xiāng);</p><p class="ql-block">1958·9建立人民公社,設(shè)置大寶貝臺溝大隊,隸屬于頭道營子公社;</p><p class="ql-block">1958·11——,合并公社,隸屬于頭道營子(大)公社;</p><p class="ql-block">1966·2——1983隸屬頭道營子(?。┕?;</p><p class="ql-block">1983—— 2005 改社為鄉(xiāng)、鎮(zhèn),隸屬頭道營子鄉(xiāng)、鎮(zhèn);</p><p class="ql-block">2005— 撤鄉(xiāng)并鎮(zhèn),隸屬甸子鎮(zhèn),2018年甸子鎮(zhèn)更名為右北平鎮(zhèn)。</p> <p class="ql-block"><b>地形地貌</b></p><p class="ql-block"> 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西面高山密林,但頂峰巖石裸露;從南向北有七條溝岔,分別是:前鴿子洞、鴿子溏溝、小碾子溝、大碾子溝、家鴨子溝、大北岔、小北岔;東面是半丘陵。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均氣溫5~6·5 ℃ ,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29·3℃,無霜期125~135天,年積溫約3000度;年降水量400~450㎜。 </p><p class="ql-block"><b>地理位置</b></p><p class="ql-block"> 位于七老圖山脈東側(cè)中段、黑里河流域中游、頭道營子林區(qū),距右北平鎮(zhèn)政府所在地北洼子西15km。北與熱水旅游區(qū)為鄰、南與本鎮(zhèn)頭道營子村毗鄰,西于本鎮(zhèn)白石頭村接壤、東與本鎮(zhèn)團結(jié)(三家)村相連,距天(義)錦(山)公路北5km,村部在王家營子,轄徐家營子、楊家營子、尹家營子、東溝、西溝、東北溝、熱水溝、北臺等自然營子。</p> <p class="ql-block"><b>自然資源</b></p><p class="ql-block"> 礦產(chǎn)資源:黃金、水晶、螢石、鉀長石、云母、鐵礦石、珍珠巖</p><p class="ql-block"> 生物資源:松、柏、杉、楊、柳、槐、榆、柞、樺、椿、杜仲、老鴰眼、沙棘、榛等喬灌木;梨、李、杏、山楂、山丁子、桃、蘋果、櫻桃、沙果、海棠、棗、核桃等果樹;丁香、杜鵑、茉莉、月季、扶桑等花卉樹木;有60余種野菜和中草藥。</p><p class="ql-block"> 動物資源:狐貍、獾子、山兔、松鼠、刺猬、鵰、鷹、山雞、燕、麻雀、喜鵲、蛇、蛙、蝶等50余種。</p><p class="ql-block"><b>生活狀況</b></p><p class="ql-block">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山東、河北一帶漢民來此落戶謀生,至光緒年間,已形成9個自然營子。大部分人以農(nóng)耕、畜牧為主,少部分人開礦、淘金、挖寶石(水晶)。滿清時期,漢人來此定居,墾荒種地,向蒙古王公貴族繳納地租;民國時期,一度實行“驗契升課”,限制蒙人土地占有量,增加農(nóng)民的稅負,使百姓民不聊生;偽滿時期,實行“土地奉上”,即把蒙古王公掌握的土地權(quán)奉獻給偽滿皇帝,結(jié)束了漢人租種蒙人土地的歷史,蒙漢農(nóng)民私營土地,向偽滿政府納稅。由于土地私有,王公、地主大量兼并土地,貧苦農(nóng)民無地少地,深受剝削;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貧苦農(nóng)民當(dāng)家做主,激發(fā)了人們的生產(chǎn)積極性。人們的生活有了改善。經(jīng)過互助合作社、高級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社、人民公社,特別是落實生產(chǎn)責(zé)任制以后,人們徹底擺脫了貧困、解決了溫飽,開始了美滿幸福的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b>歷史事件:</b></p><p class="ql-block"> 黑槍會攻打頭道營子稅局子 日寇入侵寧城之后,一方面對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統(tǒng)治,一方面將湯玉麟統(tǒng)治熱河時期的那些橫征暴斂的稅局子改頭換面,變成日偽統(tǒng)治者的走狗,進行更加瘋狂的搜刮。這些稅局子自有武裝護衛(wèi),又經(jīng)常與軍警勾結(jié),十分蠻橫,到路上設(shè)卡收稅,進村入戶收稅,非奪即搶,讓人民的生活難以維持。各地以紅槍會、黃槍會等形式抗稅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其中影響最大的要屬大寶貝臺溝黑槍會攻打頭道營子稅局子的事件。當(dāng)時,大寶貝臺家家戶戶的男性青壯年都加入了黑槍會。在該村黑槍會“法師”王清宇的帶領(lǐng)下,全村群眾以黑槍會的力量抗稅不交,頭道營子的稅局子也不敢輕易進村強征。 1934年2月6日(農(nóng)歷一九三三年臘月二十三),頭道營子稅局子洪局長勾結(jié)駐現(xiàn)河北平泉南五十家子的偽滿國兵第六分隊,到大寶貝臺村掃蕩,進村前向村里打了一炮,進村后燒了楊老六家的房子(該村黑槍會“設(shè)壇”地點),對群眾施以恐嚇和鎮(zhèn)壓。 日寇爪牙的暴行,激起了大寶貝臺群眾的極大憤慨。會眾們在王清宇、楊志等人帶領(lǐng)下秘密操練,準(zhǔn)備武力反抗。 1934年3月下旬,王清宇、楊志組織頭道營子大寶貝臺黑槍會會眾180余人,又聯(lián)絡(luò)大黑石、小黑石、平泉南坡、北五十家子會眾100余人,手持大刀、扎槍以及鐵锨、鎬把,襲擊了頭道營子稅局子,殺死稅局子偽職員16人。洪局長外出辦事不在局子內(nèi)未被殺掉。 此次襲擊事件轟動整個熱河地區(qū)。日軍駐承德憲兵隊,偽滿洲國駐熱河的第五軍管區(qū)立即派出1,000余人到寧城地區(qū)鎮(zhèn)壓。 1934年4月11日,(農(nóng)歷一九三四年二月二十八日),駐平泉北五十家子偽滿國兵六分隊進攻大寶貝臺村,會眾奮勇反抗,有王清宇、楊開德、尹長好、大百歲、王鍋腰等9人遭俘被用鍘刀鍘死于該村西溝。 在野蠻屠殺大寶貝臺民眾的同時,敵人還在黑里河川和平泉北五十家子一帶逐村挨戶搜查,抓捕參加襲擊頭道營子稅局子的人。幾天之內(nèi),兩地被抓走200余人。這些人大部分被送去當(dāng)勞工,一部分被判處死刑或無期徒刑死于承德、錦州和營口監(jiān)獄。西泉范杖子村被抓走十余人。其中李學(xué)順等人被判處無期徒刑死于營口監(jiān)獄。</p><p class="ql-block"><b> 集家并村</b> 在楊家營子修的部落圍子,將溝里7個自然營子150多戶750余人強行趕進圍子,450多間房屋被扒被燒,1000多畝耕地當(dāng)中有500多畝荒蕪,有200余人凍死、餓死、病死在圍子里。當(dāng)時,游擊隊郭豁牙子在這一帶活動。</p><p class="ql-block"><b> 人物:</b></p><p class="ql-block"> 革命烈士</p><p class="ql-block"> 楊林(1931——1948)1948年參加革命,所在部隊和犧牲地不詳</p><p class="ql-block"> 王有(1927——1951)1948年8月參加革命,1951年5月犧牲在朝鮮戰(zhàn)場</p><p class="ql-block"> 王殿文(1929——1948)1948年8月參加革命,1948年9月在獨立六師政治部犧牲于羊奶子山</p><p class="ql-block"> 楊德玉(1927——1948)1945年9月參加革命,1948年7月在三十九團政治部犧牲于下板城</p><p class="ql-block"> 李兆玉(1921~1948)1948年5月參加革命,1948年9月在獨立六師政治部犧牲于田屯東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桦川县|
明溪县|
平原县|
嘉黎县|
蓬溪县|
宽甸|
铅山县|
抚宁县|
南岸区|
桓台县|
屯留县|
河源市|
安平县|
株洲县|
达日县|
阿拉善右旗|
海宁市|
上杭县|
毕节市|
重庆市|
马公市|
永吉县|
江陵县|
湄潭县|
嘉峪关市|
朝阳市|
汝南县|
宜城市|
桂林市|
剑川县|
台北县|
吐鲁番市|
锦屏县|
陇川县|
惠州市|
仁化县|
蒲江县|
绥宁县|
余干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