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遵化長城腳下,有一個名為收臺子的小山村,盡管它的地理位置偏僻,不足百戶人家,但它卻以其獨特的綠色生態、濃厚的文明氣息和豐富的農耕文化,猶如長城腳下的一顆璀璨明珠,閃耀著其綠色的光芒,成為新時代農村發展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收臺子村,青山環繞,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春天的花海,夏天的綠蔭,秋天的豐收,冬天的銀裝,每一個季節都呈現出不同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b></p><p class="ql-block"><b>這里,不僅自然風景好,純樸的民風和村容村貌也令人嘆止。從南口進入收臺子村,會讓人立刻感受到這是一個整潔有序的綠色小山村。整個村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不同年代的新老式房屋,街道建筑整齊劃一,沒有違章建筑,沒有柴垛、糞堆。街道兩旁的矮墻透出綠意,洋灰地面、大理石馬路牙子與一個個綠色垃圾箱相映成趣,紅果樹遍布街道兩旁,樹根兒長滿了各色太陽花和秋菊花。街道上看不到一片紙屑和塑料袋。沒有一根木棍或雜草。到處洋溢著鄉村特有的純樸、自然之美。</b></p> <p class="ql-block"><b>為了讓村民們享受到純凈的自來水,村里決定在東山之巔開鑿一口深井,讓清澈的山泉水順著山勢流進家家戶戶。這一舉措徹底改變了村民們的飲水質量,讓他們告別了過去苦澀的井水。</b></p><p class="ql-block"><b>在此之前,村民們每家每戶院內都有一口井,這些井不僅深度不夠,而且與畜禽圈、窩和廁所相鄰,夏季的雨水更是讓水質進一步惡化。在水缸里舀一瓢水,不但渾濁不堪,還能看到許多小蟲在水中游動,這樣的水質讓粥難以下咽,米飯也失去了原有的香味。然而,這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現在,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水質問題。</b></p> <p class="ql-block"><b>在院落里養豬、牛、羊、雞是農村古老的生活方式,有的個別戶連豬圈都沒有,讓豬和人同居一室,他們聽慣了豬屎、雞窩的味道兒。沒有意識到這些味道兒嚴重地污染了空氣,影響了家人的身體健康。每到雨季,家家戶戶的院子里都會流出黑綠黑綠的水,雨過天晴,街道上留下一片片畜禽糞便。</b></p><p class="ql-block"><b>?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里決定杜絕庭院養牲畜家禽,把村里所有豬、牛、羊、雞等趕到山里去養,在山上,這些家禽家畜在廣闊的空間里自由活動,呼吸新鮮的空氣,村里的衛生環境得也到了顯著改善。</b></p> <p class="ql-block"><b>村民的廁所一直保持著其簡單而傳統的方式。鄉親們稱之為"茅缸",只需挖一個坑,圍上一圈柵欄即可。然而,由于茅缸缺乏定期清理,導致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村里投入了大量資金,對庭院茅廁進行了統一改造。每戶都挖了化糞池,坑廁改造成了水沖式。進一步減少了空氣污染。</b></p> <p class="ql-block"><b>過去,孩子們沒有活動場地,棒子秸團里捉迷藏,到處追逐打鬧。冬季,老年人靠墻根曬太陽,夏季,樹陰涼處論家常。而如今,老年人和孩子們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活動天地。在這個充滿歡樂的活動中心里,孩子們可以盡情釋放他們的活力,讓他們在快樂中成長。老年人可以在這里聊天、吹牛、侃大山,一起回憶青春往事。此外,還有各種適合老年人的活動器材,讓他們在活動中保持身心健康,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b></p> <p class="ql-block"><b>走出村,去山上看看,更是風光無限,田間地頭,沒有垃圾堆放,樹枝上沒有塑料垃圾袋掛在上面。近千畝的板栗園,整理得就像一幅幅油畫鑲嵌在那美麗富饒的土地上,板栗枝葉繁茂,果實累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陽光透過樹葉,灑在栗樹上,給這幅畫卷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b></p><p class="ql-block"><b>板栗是這個村的支柱產業,每家都有自己的栗樹園,給栗樹施肥,都是用的畜禽糞便通過發酵后的有機肥。這里的板栗細膩甘甜,深受國內外客戶的歡迎。年景最好的時候,每斤板栗賣到近二十元。這里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的突飛猛進,帶動了許多小產業迅速發展,拉動了全村經濟,使這個小山村很快地富裕起來。</b></p> <p class="ql-block"><b>在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上,孩子們茁壯成長,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熱愛。他們的笑聲如同春天的花朵,綻放在這座山村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夢想如同天空中的星辰,照亮了家鄉的未來。這片美麗的土地,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也為他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讓他們學會了尊重自然,愛護環境,學會了珍惜友情,關愛他人。</b></p><p class="ql-block"><b>這里,是他們成長的搖籃,是他們夢想起航的地方。當我用手機捕捉孩子們在光滑街道上騎自行車嬉戲的瞬間時,一個小女孩突然伸出手擋住了我的手機鏡頭,她說:“別拍我,拍那邊。”她指向豎立著高音喇叭的村委會。孩子們明白,她們并非是這美好環境的創造者,真正的功勞屬于村領導和廣大村民。但她們也深知,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和繼承者。</b></p> <p class="ql-block"><b>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能走上這樣一條綠色生態之路,談何容易,沒有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堅強領導,沒有廣大村民的大局意識,是很難做到的。街道衛生要靠全村大人和小孩一起來維護,老百姓多年養成的亂扔亂放不講衛生的習慣,一夜之間得到了改變。這的確是一個奇跡。</b></p><p class="ql-block"><b>老支書李文龍曾說過:“我們這樣做,并非是作秀,并非為了迎接上級檢查而臨時做出的樣子,如今我們農村也要走綠色發展的道路,讓全村人都能在綠色、環保的環境中享受健康生活。”</b></p> <p class="ql-block"><b>收臺子村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堅定不移地走綠色環保之路,才能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一個美麗、和諧、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乌拉特前旗|
东乡县|
依兰县|
郁南县|
隆尧县|
秭归县|
甘肃省|
雷州市|
沾益县|
承德市|
宁都县|
乐昌市|
瓮安县|
澄城县|
缙云县|
顺昌县|
防城港市|
富民县|
遂溪县|
汝南县|
宁陵县|
乐至县|
冕宁县|
普定县|
会理县|
郑州市|
上栗县|
敦化市|
阜阳市|
教育|
青海省|
正定县|
宁夏|
贡嘎县|
盐边县|
台前县|
铜陵市|
乌兰浩特市|
乐陵市|
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