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說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彈指一算,從農歷2014年馬年開始,我已經用自己笨拙的筆,寫完了11個生肖,剩下的是“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2025年的農歷是乙巳蛇年。根據中國古代的陰陽和五行來看,天干“乙”屬于陰之木,地支“巳”屬于陰之火,木生火相生,故2025年又稱“青蛇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俗稱“長蟲”,它在動物學中屬于脊索動物門爬行綱。蛇的身體細長,分為頭、軀干和尾巴三部分,頭部形狀各異,舌細長分叉,周身布滿鱗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雖然沒有腳,但跑路的速度并不遜于其它動物。它憑著身體腹部與地面的摩擦,以S型的方式向前行進,最高時速可達20公里,和慢跑中的馬等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現在世界已知的蛇有3600多種,遍布于除南極和北極之外的絕大多數地區。蛇特別怕寒冷,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地區蛇的數量和種類都很少。蛇的生活方式有陸棲、樹棲、半水棲等種類。且大多數晝出活動,屬于食肉性、變溫動物,一般2至3年性成熟,體內受精,卵生或者卵胎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有冬眠的習性。每年11月冬季開始相繼進入冬眠,至第二年的3-4月春暖花開時醒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世界上最大的蛇類是生活在南美洲熱帶地區的綠水蟒,成年的綠水蟒都在10米以上;最長的蛇是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的印度尼西亞巨蟒,這條巨蟒長14.85米,重達447公斤,據說需要8-10個壯年男子才能征服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可分為有毒和無毒兩類。有毒的蛇頭比較大,呈三角形,有毒腺和毒牙,具有比較鮮艷的體色和攻擊性,尾巴比較短。被毒蛇咬傷的傷口為兩排細小的牙痕,在頂端有兩個對稱、針尖樣的大毒牙痕跡,其傷口較深,局部有出血、瘀斑、水泡、血泡甚至壞死,且傷口周圍有明顯的腫脹、疼痛、麻木感,全身癥狀比較明顯;無毒的蛇頭比較小,腦殼一般不呈三角形,多成橢圓形,尾巴比較長。被無毒蛇咬傷后,傷口會出現四行或兩行鋸齒狀,淺而細小的牙痕,局部出現輕微疼痛,少許出血并很快消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我國已知現有毒蛇48種,大多分布在長江以南,特別是西南地區,如陸上的眼鏡蛇、五步蛇、蝮蛇、竹葉青、金環蛇、銀環蛇等;海里的青環海蛇、海蝰、蝰蛇、小頭海蛇等。無毒蛇有烏梢蛇、翠青蛇、黑眉錦蛇、滑鼠蛇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是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食肉動物之一。有毒的蛇咬傷獵物后,等待獵物中毒死亡而吞之;無毒的蛇利用身體的力量,通常是咬住獵物的頭部,然后將其纏繞,使獵物窒息而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不像其它動物咬住食物后一口一口的往下吞咽,而是用“囫圇吞棗”的形式一口吞下,不會因吞吃巨食而難于下咽,引起窒息。因為蛇類的頭部有與開合有關的骨骼,頭部連接下巴的幾塊骨頭是可以活動的,它的口可以張至130度,甚至180度,能吞下比自己頭部大十幾倍的動物。因此,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說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大多數動物在與蛇的較量中敗下陣來。據有關資料記載,在印度的國家動物保護區,曾發生過這樣一件事:8歲的孟加拉母虎先是通過激烈搏斗,咬死了一只體型和自己差不多的賴熊,然后又吃掉了一只鱗甲堅硬的穿山甲,最后碰到了一條毒性劇烈的圓斑蝰,雙方進行了決斗,圓斑蝰在被母虎吞下腹中前,咬了母虎一口,結果過不了多少時間,母虎倒地身亡。在非洲草原上,也經常發生獸中之王獅子,被毒蛇咬傷斃命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的神經分布非常廣。蛇頭即使被砍下來,短時間內依然能咬人致死,中外新聞均有此類報道。蛇餓三五個月不死是常事,有人用毒蛇浸泡烈酒許久,開罐飲用時居然被還未死的蛇咬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當然,蛇也有“天敵”。如蛇獴、蜜獾、鷹、眼鏡王蛇、浣熊、貓鼬、刺猬等,還有皮糙肉厚的野豬。據說野豬每吞下一條毒蛇,豬肚上就會長一個疔,長疔的野豬肚能治不少病,故價格不菲。另外,蛇本是老鼠的天敵,可是到了冬天,老鼠可以咬洞穴中冬眠的蛇,甚至吃蛇,蛇卻奈何不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的視覺大多不好,但它的嗅覺非常靈敏,搜尋和追蹤能力遠遠超過狗,且能經常采用突然襲擊的方式攻擊獵物,因此屢屢得手,也對人類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世界上蛇傷人的事每天都在發生。一些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概有540萬人被蛇咬傷,而每年被毒蛇咬傷的死亡人數為8萬至14萬左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我國唐代的文學家柳宗元寫《捕蛇者說》,記載了永州蔣姓人氏,為了逃避朝廷的苛政,一家三代人以捕蛇為生,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在捕蛇過程中被毒蛇咬傷致死的。專業捕蛇的人都要遭受如此悲劇,更何況是普通民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于是,在國人心目中,“陰險、兇惡、狠毒”成了蛇的代名詞,把一切害人精統稱為“牛鬼蛇神”,并有了“農夫與蛇”和“打草驚蛇”等典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無獨有偶,在西方《圣經*創世紀》中,耶和華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稱亞當,女的稱夏娃,在伊甸園里擁有所有的自由和享受一切的權利,唯獨不允許食用知善惡樹所結的果實。后來夏娃受蛇的哄誘,偷吃了知善惡樹上的果,也讓亞當食用,二人遂被耶和華逐出伊甸園,成為人類祖先。這里的“罪魁禍首”也是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自古到今,很多人天生怕蛇,哪怕是看到照片上的蛇也會頭皮發麻,這是寫在人類基因里的恐懼?!肮哂啊保耙怀簧咭В昱戮K”等成語,生動的描寫了人類怕蛇的心理。當然,人類在蛇面前也并非束手無策,著名的“季德勝蛇藥”和抗蛇毒血清都是醫治蛇傷的良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人類對蛇的情感也是矛盾的,既怕蛇也崇拜蛇。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代表著智慧和靈性。傳說它們能夠預測未來,掌握天時地利,具有超凡的智慧和靈性,是一種神秘的動物。華夏民族最早的圖騰是蛇。在古代神話中,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和補天的女媧也都是蛇尾人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被視為一種吉祥的動物,代表著財富和幸福。《周公解夢》記載:夢到大蛇和小蛇,預示著生活會很幸福、美滿,夫妻感情也很好,是祥兆;夢見蛇當道者,大吉;夢蛇入懷中,生貴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蛇代表力量和勇氣?!秾O子兵法》中有這么一段話:“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這就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排兵布陣法之一——“一字長蛇陣”。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張翼德,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他手中的兵器就是丈八蛇矛。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根據紅外熱傳感原理,研制出響尾蛇導彈,追蹤和擊落對方的飛機,成為空戰的利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我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都和愛情有關。其中的《白蛇傳》講述了在四川青城山修行的白蛇,化身為美麗的女子白娘子,在雨中的杭州斷橋,偶遇許仙,彼此相愛,并經歷了重重困難,最終戰勝惡勢力,兩人終成眷屬。據說教員在觀看京劇《白蛇傳》后,被里面的故事情節所感動,以至于上臺祝賀演出成功時。他與演白娘子的演員握手、與演許仙的演員握手,卻沒有與演法海的演員握手,因為法海是白娘子和許仙自由婚姻的破壞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還與人類的醫學與健康有關。在古希臘傳說中,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用蛇杖治病救人;蛇每年蛻皮,象征著生命的重生和治愈;蛇的好多部位在傳統醫學里都有大用,是許多藥物的關鍵成分。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的徽志為五大洲球形圖上權杖穿過蛇,繞以橄欖葉;現在很多醫學院?;丈弦捕急P著一條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單蛇杖象征著醫療,雙蛇杖象征著商業。如中國海關的logo上就出現雙蛇杖。蛇毒有許多不可替代的功能,它的價格比黃金還要貴;蛇肉的味道和雞肉相似,營養豐富,含有20多種氨基酸,其中人類必須的有8種氨基酸,粵菜中的“龍虎斗”,里面的“龍”就是蛇肉。因此,國內現在有很多蛇類人工養殖場,專門飼養各種蛇,經濟效益可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蛇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六位,屬“巳”,前面是辰龍,后面是午馬。由于形狀與龍相似,人們常把蛇雅稱為“小龍”。中國傳統文化從性格的角度看,蛇年出生的人頭腦精明,充滿了智慧和計謀,并散發著一種略顯神秘的氣質;最美的女子和個性最強的男子多出生在蛇年;尤其是在騷亂和困境中,屬蛇的人是中堅力量,他們能臨危不懼,沉著地應付各種不測;他(她)們大多依靠自己的判斷行事,不太愿意接受別人的勸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在本文結束時,我有一個愿望,這就是祝我們的國家蛇年繁榮富強,祝我們的人民蛇年幸福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2012年3月,我和老伴在泰國芭堤雅旅游,觀看當地藝人表演與劇毒的眼鏡蛇親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杭州動物園的王錦蛇(無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杭州動物園的竹葉青(有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1, 100, 250);"> 杭州動物園的尖吻蝮(有毒)</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黑龙江省|
星子县|
黑水县|
克什克腾旗|
扎兰屯市|
儋州市|
武宁县|
社旗县|
青河县|
岑巩县|
韶关市|
高密市|
盱眙县|
广平县|
巴南区|
九江市|
德格县|
连城县|
金平|
普定县|
邵武市|
阜新|
梅州市|
鄂尔多斯市|
沅江市|
双城市|
阜南县|
青龙|
郧西县|
阿克苏市|
安庆市|
蒲城县|
德安县|
奉新县|
吉木萨尔县|
扎囊县|
和政县|
全州县|
蒙城县|
道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