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7日,旅途在繼續,開著功臣房車從福建泰寧到江西景德鎮,四百多公里只花了三個來小時,一路??滑順暢。</p> <p class="ql-block">次日參觀景德鎮國瓷館,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國瓷民用瓷藝術筑、愛不釋手,恨不得都搬回家!</p> <p class="ql-block">國宴瓷</p> <p class="ql-block">奧運瓷歺具</p> <p class="ql-block">人民大會堂瓷器</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p> <p class="ql-block">還原人民大會堂國宴景德鎮瓷器擺設實景</p> <p class="ql-block">人民大會堂宴會廳長桌上的國瓷</p> <p class="ql-block">名家作品</p> 國瓷館里陶瓷專家在工作 <p class="ql-block">最喜歡這些瓷器</p> <p class="ql-block">留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瓷廠關門了,巨石廠名還在</p> <p class="ql-block">陪同我們的朋友是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她是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的正教授級別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第一名,全國五一勞動獎草,江西省勞動模范,我們參觀了她的“黃曉紅勞模創新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私人作品展廳</p> <p class="ql-block">她的作品是國家級水平</p> <p class="ql-block">燒制成的如浮雕般的花瓶</p> <p class="ql-block">國瓷館附近有個名坊園,幾十座巨型各種瓷器造型的壯美建筑群巍然挺立,有花瓶狀、瓷缸祥、碗狀......散布于小橋流水間,所有的樓外層都是青花瓷板畫貼成的!有仙鶴飛翔,魚兒花鳥,唯妙唯肖。漫步其中,不蒂是瓷器的童話世界!如今蕭條冷落、人去樓空、游客廖廖,恍如隔世,如同鬼城…..</p> <p class="ql-block">曾幾何時,景德鎮是中國唯一公認的瓷都,因其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制瓷原料,景德鎮的造瓷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東漢時期,所燒瓷器以其精湛和獨特的手工制瓷生產體系而聞名,逐漸發展成為當時中國瓷器的燒造中心,依靠國內外貿易,景德鎮成為了世界的制瓷中心。景德鎮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享譽世界。</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由于國內國際上對瓷器的需求逐漸減少、手工制瓷工藝落后成本大、瓷土枯竭、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加之政府政策緊縮和資金投入的缺乏,瓷都逐漸式微,景德鎮原來有十大國企瓷廠,現在已經全部破產、下馬、轉產或解散了,令人痛心。</p> <p class="ql-block">名瓷園里曾經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陶瓷藝術家,每個瓷瓶形建筑物里都曾經是瓷器研究所、工作室或者是展廳。如今卻風光不再,人去樓空,只留蕭殺秋風,令人唏噓!</p> <p class="ql-block">參觀中國景德鎮陶瓷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拍圖從秦朝至現代瓷器精品共賞</p><p class="ql-block">不懂瓷器,見下圖“雞缸杯”,有報道拍賣值上億元。如果館中均為真品,那每件都是價值連城啊!是全人類的寶藏!突然明白了為什么中國叫“CHINA “!</p> <p class="ql-block">雞缸杯,不知是否真品?</p> <p class="ql-block">館展寶藏太多,只好并圖秀出,不及萬一。</p> <p class="ql-block">景德鎮陶溪川文創園夜景:</p><p class="ql-block">景德鎮還是繼往開來大有希望,文創園里都是陶校學生和年輕創業者的陶瓷工作室,精心設計和制造的陶瓷精品獨一無二,但價格很貴,游客多顧客少。這個大煙囟是原國企瓷廠的柴窯留下的成了裝飾品……</p> <p class="ql-block">不過景德鎮制瓷業源遠流長、人才輩出,陶瓷學院每年還在招生,應該還是有希望掘起的!由政府出資興建的創業園,T型二條小街上無數間亮著燈光的小店里,都是陶校學生和年輕創業者的陶瓷工作室,他們精心設計和制造的陶瓷精品獨一無二,擺滿了貨架,也有當場示范繪制的……</p> <p class="ql-block">從景德鎮一踩油門80公里,就到了中國最美鄉村篁嶺</p> <p class="ql-block">篁嶺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p><p class="ql-block">東南7公里的石耳山脈,面積5平方公里,建村已有580年,被稱為“掛在山崖上的村莊”,這里的一百多幢徽派建筑,每一幢都有獨特風格,頻頻讓我們驚呼山民先祖的奇思妙想!我們在這里上山下坡近三個小時,只見峰回路轉、移步換景,古樸村落與壯麗山水完美交融,令人贊嘆!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寧靜與美好之中,忘卻塵世的煩惱,只愿時光就此停留。</p> <p class="ql-block">遠離塵器的篁嶺,宛如仙境般的存在,篁嶺之美,不僅在于其四季變換的自然風光,更在于那份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蘊。徽派建筑的精巧,青石板的古道,還有那流傳干年的吹玻璃動物、做紙傘的手工藝,在在訴說著這里的歷史與故事。婺源篁嶺,這一處遺落于世間的絕美之地,宛如一幅細膩溫婉的水墨畫卷,靜靜地鋪展在世人眼前。這里,山川與古韻交織,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每一處景致都散發著淡淡的詩意與古樸的氣息。它是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勝地,真不愧是“中國最美鄉村”,更是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選出的“最佳旅游鄉村!</p> <p class="ql-block">篁嶺上最使人著迷的是老街古巷,窄小的巷子里小路用青石板鋪就,兩側店鋪林立,古色古香,我們沿著花溪水街的石階拾級而下,左側是十幾個大小不一的水磨盤流水叮咚,下到街底,山澗小溪潺潺,驅動著一個青藤纏繞的巨大水車緩緩轉動……此情此景,難道不會撥動你的</p><p class="ql-block">心弦和靈魂?</p> <p class="ql-block">鄉村米其林歺廳,正好吃個午飯</p> <p class="ql-block">歇個腳吧—角吧,是個酒吧!</p> <p class="ql-block">居然還有肯塔基炸雞店!美國老爺子占領了世界上所有的名旯旮!</p> <p class="ql-block">老水車兢兢業業</p> <p class="ql-block">篁嶺還推出曬秋節,從每年農歷六月六開始,九月九達到頂峰,我們有眼福,去時正是重陽節前兩天。曬秋節是篁嶺村的一個重要節日,它不僅展示了篁嶺豐富的農俗文化,還體現了農民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村民們為游客推出不少節目供載歌載舞慶祝豐收,將豐收的農作物晾曬在屋頂上,各地都有,唯獨篁嶺曬秋美到極致!被譽“最美中國符號”!</p> <p class="ql-block">篁嶺是梯云人家,也是曬秋之最!看哪!每家每戶的屋頂上都架起木框,屋檐下也伸出木架子,放置著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竹蘿、竹籃、木盆、竹筐,里面放著顏色明艷的農產品:紅辣椒、黃玉米、綠蔬菜、紫櫻桃、各色瓜果、各種農作物、不知名的野果實. 甚至還有魚肉、豬羊牛肉,顏色鮮艷,姹紫嫣紅夾雜其中……</p> <p class="ql-block">到了婺源一定要看徽派建筑村莊,我們去了李坑,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韻味。走在村中,你會發現這里的一切都顯得那么古樸而寧靜。村落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墻黛瓦、參差錯落;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石、木、磚各種溪橋數十座溝通兩岸,更有兩澗清流、柳碣飛瓊、雙橋疊鎖、道院鐘鳴、仙橋毓秀等景點在其中,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村口也有曬秋活動,但遠不如篁嶺那么因錯落高低而致的視覺沖擊。咱有個疑問,李坑不見坑,不知此名何來?</p> <p class="ql-block">貫穿全村的小小溪流和作為交通的小舢舨是亮點。看來李坑居民們還沿襲千百年的習慣生活在自己的家園,煙火氣濃烈,時值中午,村莊里接二連三有炊煙裊裊,女人們下河搓捶洗衣,不少村民不時捧出竹匾曬五顏六色的農產品,這是真正的曬秋,不若篁嶺作秀。還有人撐著小舢板在撈河草,也招棶游客坐;但見小河溝水清澈,淺底可見魚蝦……</p> <p class="ql-block">李坑的曬秋別有韻味</p> <p class="ql-block">篁嶺是中國最美鄉村當之無愧!李坑是婺源的一顆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婺源之行留下了多少美妙而雋永的回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曲靖市|
嘉兴市|
永川市|
凤城市|
马关县|
巴楚县|
裕民县|
水城县|
邢台县|
兴文县|
静乐县|
洱源县|
江西省|
资阳市|
石楼县|
梁河县|
邮箱|
七台河市|
蕉岭县|
长子县|
安丘市|
申扎县|
龙胜|
乌拉特前旗|
伊春市|
镇坪县|
澜沧|
宽甸|
元氏县|
香港
|
竹山县|
平邑县|
察雅县|
渑池县|
广丰县|
阳谷县|
河津市|
宁海县|
长春市|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