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據傳,巍峨壯觀的樂山文廟,靜靜地矗立于老霄頂之畔,依山傍水,猶如一幅緩緩鋪展的古代建筑長卷,氣勢恢宏,引人入勝。這里曾是抗戰時期,武漢大學西遷辦學的圣地,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烽火連天的歷史風云。如今,欞星門、大成殿、尊經閣與崇文閣等建筑依然屹立,每一處都散發著古樸莊重的氣息,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滄桑。</p> <p class="ql-block"> 在2024年的歲末之際,吾與伴侶有幸受太平人壽樂山公司之盛情邀約,前往樂山古城,共赴“國弘享時運,金豬賀太平”年終答謝會的盛宴。懷揣著一顆虔誠敬畏之心,沐浴著書香墨韻的清風,我們緩緩步入這座歷史悠久的樂山文廟。在這里,我們盡情領略著千年的文明底蘊,目睹著卓絕的嘉州山水風光,拜讀著歷代名家之詩詠詞章,愈發珍愛這片宛如仙境的寶地,更加深刻地領悟這座古今交融、生生不息的魅力之城的神韻與風采。</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紅石砌成的欞星門,三間六柱,結構勻稱,面闊與高度相得益彰,宛如一座莊嚴的門戶。它象征著尊孔如尊天,寓意著天下文人學子匯聚一堂,歸于儒學之門,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歷史積淀。如今,欞星門歷經風霜洗禮,略顯斑駁,歲月在其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但歷史的風塵卻掩蓋不住學宮所洋溢的千年古韻與莊重氣息。</p> <p class="ql-block"> 步入大成門,左側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名宦祠</span>,右側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鄉賢祠</span>。鄉賢祠供奉著本地出生、有嘉言懿行之士紳及外地為官、有善政之官員,明代時正式納入廟學祀典,彰顯著對本土賢達的敬仰與緬懷。名宦祠則祀典著有政績、惠澤于民之官宦,旨在崇先正、顯忠良、示軌范、勵民風、扶社稷。自古嘉州“士風厚美”,名宦輩出,他們廉能名著,惠愛百姓,造福鄉邦,垂范后世,深受士民敬仰與愛戴。鑒古喻今,從享祀于祠到名著青史,歷代名宦勤政、德政、廉政的為官之道跨越時空,燭照今朝,激勵著后人不斷前行。</p> <p class="ql-block"> 最為雄偉壯觀的當屬大成殿,此乃祭祀孔子之主殿,供奉著孔子及復圣、述圣、宗圣、亞圣及十二哲人之像。此殿始建于明天順末年,歷經弘治、成化、嘉靖年間多次培修擴建,至清康熙初年已蔚為壯觀。其單檐歇山式屋頂覆蓋著黃色琉璃瓦,鰲角飛翹,肅穆莊嚴,規模宏大,金碧輝煌,堪稱國內文廟大成殿中不可多得的宮殿式建筑瑰寶。殿內28根楠木柱子,用材碩大,質地優良,透雕云龍紋柱礎,工藝精湛絕倫,堪稱全川之最,令人嘆為觀止。古建專家羅哲文曾贊譽大成殿用材堪與故宮太和殿相媲美,足見其非凡之處。</p> <p class="ql-block"> 拜謁過孔子后,我們依次游覽了尊經閣與崇文閣。它們乃學宮藏書之所,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初年重修,為三層樓閣式建筑,盔帽頂飛檐翹角,俊秀挺拔,輕靈悅動,宛如兩座巍峨的寶塔。在武大西遷時期,尊經閣曾是文學院辦公室,朱光潛、葉圣陶、袁昌英、張頤、吳其昌、黃方剛等教授曾在此伏案疾書,傳道授業解惑;崇文閣則是法學院辦公室,周鯁生、劉秉麟、劉迺誠、王鐵崖、楊端六、陶因等教授曾在此授課解惑,培育英才無數。這兩座樓閣見證了那段光輝歲月,也承載著無數人的青春與夢想。</p> <p class="ql-block"> 走出文廟,我們登上樂山古城制高點——老霄頂,俯瞰樂山文廟與三江匯合處之壯麗景色,心中感慨萬千??追蜃拥氖⒚两袢早澘淘谑窌c人心之間熠熠生輝,春秋時期的墨點已悄然蕩漾至眼前化作無盡的思緒與感觸。淡泊之志在心中悄然醞釀升騰,寧靜之心驅散了絲絲彷徨與迷茫,讓我們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之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部分圖片來自于宣傳網絡】</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泌阳县|
黔江区|
滨州市|
通江县|
岳西县|
陇南市|
奎屯市|
舟山市|
台南县|
衡水市|
柘荣县|
昌乐县|
浦江县|
神农架林区|
大同县|
舟山市|
富裕县|
平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荥阳市|
桐城市|
建宁县|
封丘县|
内黄县|
大悟县|
高密市|
巴彦淖尔市|
铁岭市|
沁源县|
喀什市|
楚雄市|
威海市|
昆山市|
翼城县|
融水|
华容县|
五常市|
裕民县|
孟州市|
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