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圓玄道觀,花都區新八景之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迎賓大道西38號,是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和游客游覽觀光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圓玄道觀,最初是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興建,為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祇,發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后多次擴建,占地近百畝。</p> <p class="ql-block"> “廣東圓玄道觀”位于廣州市花都區新華鎮西面的畢村附近,由香港圓玄學院出資興建,1998年首期工程落成開放。經過擴建,規模越來越大,占地面積有近百畝,形成廣東道教活動的中心。圓玄道觀是非牟利慈善福利機構,以發展道教學術研究,方便信徒拜祀神祇,發揚孝親敬祖,慎宗追遠的美德;興扶老攜幼,興學育才為宗旨,同時亦是游客游覽觀光的勝地。</p> <p class="ql-block"> 道觀建筑吸取古典宮殿廟宇的特點,所建山門牌坊為中心門,高大寬闊。入山門為一寬敞廣場,左右各立一華表。正對山門為觀中主要建筑三清大殿,采用傳統的天壇形式建造,殿前兩側有鐘樓、鼓樓。三清殿內供奉道教最高極尊之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殿頂的巨大圓球以純金制成。廣場右側為太和樓,左側為中和樓、圓玄山莊及安老院,另建有觀音殿、斗姥殿、太歲殿。</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是圓玄道觀的主體建筑物,采用古典天壇形式建造,建筑面積500多平方米,八角三重天面,圓形大廳,頂高近30米,天花繪太極圖,寓意天大地圓光明無凝。大殿黃色琉璃蓋頂,斗拱飛檐,彩繪絢麗。大殿中供奉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大羅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大羅靈寶天尊,太清仙境大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清是道教最高極尊之神。道教之源,出自戰國時哲學家老子的道家。東漢人張陵以老子《道德經》為宗義,尊奉老子為太上道祖即太上老君道德天尊。</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1月7日,道觀第一期竣工開光,向信眾及游客開放。道觀按傳統宮觀建筑要求沿子午線坐北向南而建。一期占地面積約十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六萬平方米。主體建筑以仿古“天壇”形式建造,氣勢雄偉,神圣莊嚴,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布局巧究,環境清幽,風水得天獨厚,素有花都 “小天壇”之美稱,于2006年12月被花都區人民政府評為“花都新八景”之一。道觀一期建有三清殿、元辰寶殿、觀音殿、三圣殿、純陽殿、凌霄殿、黃大仙殿、文化陳列館、素食館、盆景園等配套設施,其中元辰寶殿是全國最大的六十甲子殿,是拜太歲祈求神明庇佑的最佳勝地。</p> <p class="ql-block"> 廣場以一尊青銅鑄造,重約70多噸,高約16.8M,盤坐于三層臺基上的八角青石上的老子像為中心,后座以三層高的“五岳樓”為背景,和老子像底座三層臺基構成“三山五岳”,寓意一座座靠山。后座南面石墻上分別刻上儒釋道主要經典:《孝經》、《金剛經》和《道德經》,以此展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及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老子像前東西兩側分別是石雕影壁,長73M,高10.5M,東側為《朝元圖》,按山西永樂宮《朝元圖》壁畫,以1:1的比例,用福建青石花崗巖,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雕刻而成,已于2010年7月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與之呼應的西側則是《紀元圖》,也是采用高浮雕青石而成,用形象的圖畫來表現中國歷代帝君及圣人與道教的淵源關系。一邊玉皇率領眾仙朝拜三清,一邊人間歷代帝君圣人崇尚道教,相互映襯,相得益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柳林县|
墨脱县|
兴和县|
托克逊县|
成武县|
九龙城区|
商河县|
大冶市|
宝应县|
巴青县|
昂仁县|
陇南市|
无为县|
SHOW|
兖州市|
呼玛县|
潼南县|
开平市|
芜湖市|
伊金霍洛旗|
饶平县|
开封市|
崇阳县|
平武县|
皮山县|
贵南县|
利川市|
龙泉市|
永登县|
长子县|
陆丰市|
靖边县|
玛沁县|
中宁县|
巴中市|
大埔区|
洛南县|
聂拉木县|
都兰县|
句容市|
灵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