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作者(右)與上海利用鎖具有限公司陸正明先生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近日,在上海利用鎖具有限公司商用車鎖事業部總監陸正明先生的陪同下,參觀了位于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東西里巷的“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這個固定展覽安置于保留下來的原利用鎖廠的一個舊廠房里,雖說展陳空間有限,但將有關利用鎖廠的廠史文獻、機器設備、生產工藝、各式鎖具產品等,較好地得以保存。陳列館分“科學救國”、“奔向延安”、“大國工匠”、“中華名鎖”四個部分,有序而系統地展示了沈鴻及利用鎖廠為我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建設時期到改革開放時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上海利用鎖廠產品廣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據《上海二輕工業志》記錄,1932年10月,有浙江海寧人沈鴻和他的幾位友人張念椿、蔡潤達和華子昌等,籌集了5000銀元,在虹口胡家木橋路嘉德里8號開辦利用五金工業廠(即利用鎖廠的前身)。剛起步時廠子僅有10余人,專事“狗牌”225型彈子門鎖、雙舌套殼全銅掛鎖和抽斗鎖等鎖具生產。曾用過外文Whippet為商標,后定名為“馬牌”、“利用牌”。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開發雙頭保險箱鎖、信箱鎖,并為當時上海特別市府開辟江灣新市區新建造的市府大樓、博物館、圖書館、醫院和航空協會等現代建筑群定制各類不同品種的彈子門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37年抗日戰爭開打后,沈鴻率7個青年工人隨帶車床、刨床等10余臺通用設備,于當年9月先遷武漢,次年1月到達延安,不久沈鴻任陜甘寧邊區機器廠總工程師。利用五金工廠的制鎖設備和部分職工則留在上海,經過一番動蕩也有發展,1940年制造出國內第一代用總鑰匙開啟的組合門鎖,安裝在某富商公館使用,次年又生產了長梗式自行車鎖。40年代期間,該廠生產的各類鎖具已達74種,是當時上海制鎖工業生產品種最多的企業,利用鎖廠的“馬牌”門鎖還銷往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出口數量非常樂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據《普陀區普陀路街道志》(1993年12月初稿,P3—17):利用鎖廠1939年遷入戈登路(今江寧路)1059號,時工廠職工有139人,資方老板張念椿。但這次參觀“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又見其介紹稱:利用鎖廠的留滬人員是1941年后在戈登路(今江寧路)恢復生產的。筆者對普陀區蘇州河兩岸的近代工業向有關注,從收集到的利用鎖廠早期廣告中看到,這家廠的廠址在江寧路1059號,大概在江寧路靠近新會路這個地方,從《普陀區志》上了解到:利用鎖廠是1954年普陀區100人以上20家私營工廠實行公私合營的廠家之一??赡苁且驗槔面i廠1964年就遷出普陀,故在后來的修志中也一筆帶過,沒有更多的詳細記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上海利用鎖廠早期的銅鑰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關于該廠究竟是1939年,還是1941年遷至普陀境內,看來還有待查證。在《普陀區志》中只提到:利用鎖廠是1954年普陀區100人以上20家私營工廠實行公私合營的廠家之一。至于該廠何時遷出普陀前往寶山羅店的,《普陀區志》上也沒說。從“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介紹中說:</span><b style="font-size:15px;">“ 1964年,為滿足不斷增長的產品需要,生產場地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利用鎖廠從上海市區余姚路搬遷至寶山區羅店鎮?!?</b><span style="font-size:15px;">這里,又產生出一個疑問,即1964年利用鎖廠究竟是從江寧路還是從余姚路遷出的?因為這里牽涉到它是從普陀區還是從靜安區遷至羅店的。如果是靜安?那它又何時從江寧路遷移至余姚路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對普陀來說,從我收藏到的</span><b style="font-size:15px;">“公私合營上海利用鎖廠出品234、235彈子門鎖說明書”</b><span style="font-size:15px;">上發現:該說明書印于</span><b style="font-size:15px;">“1961年6月”,</b><span style="font-size:15px;">廠址注明:</span><b style="font-size:15px;">“上海(20)江寧路1059號”。</b><span style="font-size:15px;">由此而推斷,利用鎖廠1939年(或1941年)至1961年這個時間段,是立足于普陀,作為一家著名的上海民族輕工企業,在普陀留下了它的光輝足跡,且可圈可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上海利用鎖廠早期出品的彈子門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接著我們來梳理一下,利用鎖廠在普陀期間的作為與所取得的業績。利用鎖廠自1939年(或1941年)入駐戈登路(今江寧路)1059號后,因為有公共租界的庇護,一切順風順水,生產經營迅速得以恢復。40年代期間,該廠生產的鎖具品種已經達74種之多,成為當時滬上制鎖行業生產鎖具種類最為豐富的民族制鎖企業。在這期間,上海整個的制鎖工業相當活躍,眾多工廠、作坊如雨后春筍般相繼建立。至1946年,上海有制鎖工廠、作坊共有56家,從業人員891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解放前夕,利用鎖廠職工105人,生產能力為年產1.4萬把鎖。建國初期,上海制鎖行業得到飛躍發展,廠家達到112家,從業人員上升為1881人。1950年起,國家對有利于民生的企業大力扶持,利用鎖廠的產品,由國家統購包銷,在國家扶持下,利用鎖廠的生產逐漸恢復。50年代初,上海利用鎖廠生產出一批性能好、保密程度高的909型監獄用鎖。1954年6月,利用鎖廠參加上海第一批公私合營。在1956年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時,上海的制鎖行業共有工廠、作坊157家,從業人員4119人,歸屬上海市日用五金工業公司領導。同年9月,又單獨成立上海市制鎖工業公司,次年5月又重新并入上海市日用五金工業公司。1958年,上海利用鎖廠形勢喜人,又試制成功國產“紅旗牌”轎車用鎖、北京人民大會堂等十大建筑工程配套的特制用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公私合營上海利用鎖廠出品的銅掛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如果說,上海初期生產的鎖具只要做到開啟靈活、插拔輕松、外觀光潔、標志清晰即可。那么從50年代起,由于國營商業對產品實行訂購包銷,開始注重加強對收購商品的檢驗。由于當時制訂鎖的質量檢驗守則無一定規范,隨意性較大。1961年,由上海市日用五金工業公司組織各所屬廠制訂了一批企業標準,鎖的質量標準于1962年3月制訂。隨著對外貿易的逐步拓展,必須提高鎖具的標準化水平。1963年,利用鎖廠對各種規格的插芯門鎖的零部件實行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并采用鎖芯與鎖頭分別鉆孔和鎖頭反向鉆孔的新工藝,保證了彈子孔距誤差精度,達到可以互換。1964年,該廠又將上下撥動保險鈕改為旋轉式保險鈕,消除了因關門時的震動使保險鈕滑落自動鎖閉、室外人不能開門入內的質量問題。同年,利用鎖廠對門鎖鑰匙槽、鎖芯槽采用國際通用的S形槽后,可與國際通用互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60年代,上海利用鎖廠為配合江南造船廠修復蘇聯“伊里奇”號輪船的需要,提供了新生產的82把船用鎖和帶總鑰匙的夾房門鎖,又為國際列車生產了乘務員室、臥房和盥洗室等9種專用鎖,為航空工業生產登機門鎖、駕駛室門鎖和應急門鎖等交通工具鎖,以及單、雙鑰匙銀庫鎖、恒溫室和播音室等特種用鎖。在“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中,利用鎖廠列出該廠創下了中國十個第一:一、1932年,中國第一家應用彈子鎖結構鎖具工廠;二、1954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監獄鎖;三、1958年,中國第一家為“北京十大建筑”配套用鎖;四、1961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火車鎖;五、1962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船用鎖;六、1963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雙鑰匙銀庫、銀箱鎖;七、1965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汽車、轎車用鎖;八、1975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消音播音室鎖”;九、1976年,中國第一家開發生產“毛主席紀念堂”全套鎖;十、1984年,中國第一家引進意大利“朱利安尼”全套現代制鎖設備。在以上“十個第一”中,有一半的“第一”誕生于普陀??梢哉f,利用鎖廠在普陀的日子里,為普陀爭了光添了彩,讓普陀為此而感到驕傲。如當年毛主席乘坐的火車專列上的門鎖,即是利用鎖廠生產的“馬牌”高級門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自利用鎖廠遷至寶山羅店后,賡續前行,奮楫爭先,為適應不同需要,研制新的高級專門用鎖,促進了制鎖技術水平的提高。利用鎖廠研制生產出106“上海牌”轎車門鎖、地鐵列車系列鎖。1976年,利用鎖廠又為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特制了27種、332把專用鎖具,其中最大的特寬葉片雙人開啟的地下室大門鎖,重82公斤,鎖面板長1.2米,堪稱中國鎖具之最。與此同時,還投產了雙保險、三保險和雙舌雙頭多保險門鎖。80年代開始,利用鎖廠與時俱進,發展新技術,開拓新門類,依靠有著四五十年歷史、生產經驗豐富的老廠基礎,繼續生產中高檔產品。如該廠由任國良等人設計、生產的具有“六防”(防鋸、防鉆、防撬、防撥、防盜和防卸)、“四?!保▋缺M?、外保內、雙舌保和活舌鎖)的多功能門鎖,就是老廠制鎖技術、實力雄厚的體現。另外,由該廠投產的為賓館配套的由總鑰匙、組鑰匙和分鑰匙三組合的球型系列門鎖。總鑰匙,可以做到“一匙在手,千門能開”,以期達到賓館管理的要求。再有,還投產了具有防火、防腐蝕等各種系列船用鎖,一改我國過去“大船出口,小鎖進口”的失衡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據《寶山縣志》記載:1954年11月公私合營后改名為利用鎖廠。1964年從市區遷來羅店鎮。到1987年,全廠占地21777平方米,建筑面積23444平方米,職工82.1人。能生產四保六防復鎖等綜合門鎖和用于飛機、火車、轎車的交通門鎖,用于恒溫、播音、儀表、銀箱的專業門鎖,以及為毛主席紀念堂定制的特殊鎖。年產鎖150萬把以上,近年來引進國外專用設備,提高了工藝裝備自動化、生產連續化、電子化的程度。1987年產值2640萬元,利潤481萬元。1979—1990年,上海制鎖公司所屬企業共獲部以上質量優質獎18項。其中利用鎖廠的“馬牌”雙舌門鎖、6685型雙舌多保險門鎖分別于1988年和1989年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證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今天,我們對利用鎖廠的關注,更多的主要集中在利用鎖廠創始人沈鴻先生的光輝事跡上,著重對該廠(部分)遷往延安創業這段紅色傳奇的詳述,而關于該廠留守上海及后續復業的細節,鮮少記錄,導致今日對該廠完整的廠史有點含糊不清,敘說上有點脫節。這是因為沈鴻的光環太過強烈,以至于在羅店廠址上的這個展陳也定名為“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并被寶山區精神文明辦定為“寶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作為紅色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園地。報刊雜志對沈鴻事跡也多有介紹,如2012年10月《上海研究論叢》(第二十輯),趙青青、蘇智良:《沈鴻與上海利用五金廠內遷實錄》;2024年第四期《檔案春秋》,陳麟輝:《沈鴻:從奔向延安的小老板到大國工匠》,包括1994年12月政協上海市寶山區文史委出版的《寶山史話》(工商經濟專輯)等。沈鴻1931年冬創辦了上海利用五金廠,至1937年9月離滬投奔延安,短短6年不到,其作為該廠的創始人及主要投資人,與該廠關系始終存在。1993年5月沈鴻榮歸故里,回到利用鎖廠看望大家,并為利用鎖廠題寫廠名。所以,對利用鎖廠來說,沈鴻就是利用鎖廠的一張名片,也是利用鎖廠不朽的精神偶像、前進的動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中國機械工業的一代天驕——沈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沈鴻,1906年5月19日生于浙江省嘉興府海寧縣硤石鎮一個經營竹器店的家中。1913年春進家鄉米業小學就讀。1917年秋因病輟學在家自學。1919年春經人介紹來滬進上海協太新布店當學徒,出師后升為店員。當上店員后的他,經常有機會代表副經理黃文卿參加商家聯合會活動,有機會開始接觸到社會,他的求知欲,也越發開始強烈起來。工余之后,他時常去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總商會圖書館、以及文化進步社看書學習。1929年夏,經郭秀石介紹有機會去杭州三友實業社紡織廠見習一周,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工廠企業。一年后,他開始幫助張念椿籌建光陸綢廠,開業后不久,因經營不善而停辦。1931年春,他又幫助曹福田籌建橡膠膜品廠。兩次的助人辦廠,鍛煉了自己的才干,結累了辦企業的經驗,于是在1931年冬,聯系了張念椿、蔡潤達和華子昌等幾位友人,集資5000元,在虹口胡家木橋路嘉德里8號開辦上海利用五金廠(即上海利用鎖廠的前身),開始制造“利用牌”彈子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1942年,毛澤東主席親自為陳鴻題詞:無限忠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1950年,沈鴻(第二排左四)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中華全國總工會代表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誰都知道,開辦一家廠容易,但要辦好能堅持下來,發揚光大,是要下一番功夫和心血的。利用五金廠開出后,非常注重產品質量,靠薄利多銷的辦法,同美國鎖廠YELE公司的競爭,最終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生意開始蒸蒸日上。可誰知,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利用五金廠橫遭不幸,工廠受損嚴重而告歇業。是年9月,沈鵬把工廠的設備一分為二,將與制鎖相關的設備留在上海尋找機會繼續運作;自己則率黃海霖、陳孝良、曹金木、宋廷良、沈保泉、姜載愉、吳璜七名青年工人,加上機器制造設備和生產汽車零部件的10部專用機床撤離上海去往武漢,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接洽,于次年1月經西安勝利抵達延安,沈鴻則成為陜甘寧邊區機器廠(實為兵工廠)的總工程師,開啟了他的紅色革命生涯。1942年,他在陜甘寧邊區接受毛澤東主席題為“無限忠誠”的特等勞模獎狀。1945年5月至11月,先后任晉察冀邊區的龍煙鐵礦公司代經理、兵工局華北企業部工程師。1947年4月光榮入黨,次年8月轉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1961年10月,沈鴻陪同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視察三門峽水電站機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1962年沈鴻在上海與萬噸水壓機設計室全體同志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49年3月北平解放后,沈鴻調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計劃局重工業處處長。9月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新中國成立后,在陳云建議組成的中央工業考察團任副團長,赴東北、上海、太原等地考察。1950年初,隨周總理、李富春副總理出訪蘇聯。1953年7月,調國家計委第一機械計劃局任副局長。1955年調任第三機械工業部部長助理。次年6月,作為上海代表,出席中共八大會議。次月,被任命為電機部副部長。1957年12月,調任煤炭工業部副部長。1958年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向毛主席寫信建議自主制造萬噸水壓機,得到毛主席、黨中央的批準。并隨后兼任上海江南造船廠12000噸水壓機制造的總設計師。1959年6月,調任農業機械部副部長。1961年冬,調任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63年12月,出席全國三屆人大。1979年12月,李先念宣布機械工業委員會正式成立,沈鴻調任該委員會副主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也是中國科學院唯一一位沒有學歷的院士。1982年4月,出任一機部顧問。1988年6月離休。1993年5月,沈鴻回上海利用鎖廠看望大家,并為利用鎖廠題寫廠名。面對他自己親手創辦的利用鎖廠,自1932年離開后,60多年后的首次歸來,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梢哉f,利用鎖廠是他從一個民族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者的出發地。</span><b style="font-size:15px;">“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奮斗、磨煉、學習和思索,沈鴻同志從一個布店小學徒成長為國內外知名的機械專家,從上海一座弄堂小廠的廠長成長為新中國機械工業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從一個樸素的愛國者成長為忠誠的、高尚的共產主戰士”。(</b><span style="font-size:15px;"> 李永新、趙舒天等編:《沈鴻論機?科技》(前言),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98年5月20日,沈鴻先生逝世,享年92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羅店 “沈鴻與利用鎖廠陳列展”門前的沈鴻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陜甘寧“邊區工業之父”——沈鴻(1906-1998)</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 1942年,利用鎖廠創始人沈鴻在延安創建陜甘寧邊區機器廠,毛澤東為沈鴻題詞:“無限忠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2022年起,羅店鎮政府將利用鎖廠老廠區整體規劃、布局,歷時三年改造成集文化、旅游、購物于一體的“東西巷里”文旅商城。圖為上海利用鎖具有限公司商用車鎖事業部總監陸正明先生(圖右)正在向本文作者(圖左)、上海聯利萬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開彪先生(中間)作介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 作者親筆簽名的《沈鴻論機械科技》</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年辖:市辖区|
铁岭市|
南木林县|
昭觉县|
栾川县|
定安县|
将乐县|
高要市|
桐乡市|
扬州市|
黑山县|
瓮安县|
通山县|
宁蒗|
方正县|
墨脱县|
苏尼特右旗|
佛教|
犍为县|
建德市|
仁布县|
浦江县|
革吉县|
买车|
伊春市|
太白县|
同江市|
易门县|
镇安县|
平泉县|
吉安市|
富民县|
股票|
阿城市|
岗巴县|
罗平县|
北海市|
孝昌县|
福鼎市|
宁国市|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