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木板燙畫《五王醉歸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王醉歸圖》原畫是元代畫家任仁發創作的紙本設色長卷,具體創作時間大約是1307年到1311年間。我這個是用木板燙畫的方式臨摹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幅畫表面上畫的是唐王李隆基和他的四個兄弟的故事,而實際上的創作意圖是通過借古喻今來稱頌當時的元朝皇室家族的和諧關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隆基(唐玄宗)即位前是臨淄王,他與四個兄弟年少時感情和睦,常一同宴飲、下棋,或斗雞、擊球,或打獵、游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此卷畫中共有五王,四個侍從,九騎九乘。從右向左,由兩個侍從攙扶者為李隆基,坐騎為“照夜白”;在李隆基后面的是身著淡黃衣、騎烏騅馬、面部醉紅的宋王李憲;接著是顧前盼后、騎玉花驄的岐王李范和騎黃驄驃的薛王李業;需要侍從側騎服侍、伏鞍欲吐者為申王李撝,他的坐騎為九花虬。伺從挽著袖子,一邊照料身旁醉得快坐不住的王,一邊還要回頭問后邊那位能否撐得住,非常生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們大多解讀此畫是李隆基和他的四位兄弟宴飲后醉歸的情節,認為主角應該是后來成為唐玄宗的李隆基,可是此畫中位置在第一個的李隆基卻連個臉都沒露出來。反倒是第二位,微醺的大哥李憲,坐姿相對端正,若有所思。李憲將唾手可得的王位主動讓給親生弟弟,大概是出于兩點:一是不讓父親為難,二是基于對兄弟親情的看重。后來,兄弟們或病死或被判,只有李憲一直默默輔佐李隆基治理國家,傾盡心力。死后被李隆基封為“讓皇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五王醉歸圖》卷誕生以后,歷經元明清三朝,在清代被收入宮中,乾隆、嘉慶、宣統皇帝均在畫上蓋了收藏印,并登記在皇宮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辛亥革命后,溥儀預感到自己在宮中呆不長了,就以賞賜弟弟溥杰的名義,在兩年時間里,將1200幅名畫分批運出紫禁城,其中就包括這幅《五王醉歸圖》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45年“偽滿洲國”覆滅,這些畫散至民間。《五王醉歸圖》輾轉流入琉璃廠古董經銷商郝葆初之手,通過郝葆初售賣給了全球頂級古董商盧芹齋及其女婿杜博思,1948年,這件國寶被帶往美國。之后,該畫又轉手給了德裔收藏家侯士泰,直至2007年侯士泰去世,才由侯氏家族將此卷拍賣,2009年10月在香港拍出4658萬港元。到2016年又以3.036億元成交。成交價創當時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紀錄。</b></p> <p class="ql-block">被侍從攙扶的李隆基騎“照夜白”</p> <p class="ql-block">騎烏騅馬的宋王李憲</p> <p class="ql-block">騎玉花驄的岐王李范</p> <p class="ql-block">騎黃驄驃的薛王李業</p> <p class="ql-block">需要侍從側騎服侍、伏鞍欲吐者為申王李撝,他的坐騎為九花虬</p> <p class="ql-block">殿后的侍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岗巴县|
兴安盟|
桑植县|
西城区|
奉化市|
安塞县|
门源|
塔河县|
芦山县|
如皋市|
谷城县|
崇信县|
商南县|
瑞昌市|
荣成市|
长汀县|
莲花县|
延吉市|
郧西县|
桐梓县|
托里县|
镇原县|
奉节县|
鹿邑县|
峡江县|
庆元县|
南康市|
九江市|
房产|
柳林县|
大埔区|
韩城市|
冕宁县|
蒲江县|
抚宁县|
长阳|
招远市|
临泽县|
封丘县|
柯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