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印象中這還是第一次看全本川劇。</p><p class="ql-block">最初接觸川劇,還是小時候剛記事那會兒,從外公那里。外爺小時候因病藥物致盲,成年后參加(參與組織?)閬中曲藝協會,拉二胡,也伴唱。曾出任過曲協會主席,帶過徒弟。曲協會以盲人為主,也有健全人。最早活動陣地在閬中張飛廟,正殿旁右廂房,劈為小劇場。主演川劇折子戲,四川清音。兒時外婆帶,住的不遠,經常跟大人去玩。后來搬到南門口臨江茶園,成為曲協會駐地。習稱曲藝茶館。他們除駐場外,還送戲下鄉。一個健全人在前帶路,后面跟著一隊盲人,每人一手搭在前人肩上,魚貫而行。那時文化生活缺乏,很有市場,尤其是農村。走村串戶,一處演完,挨傍又到下一處。收費便宜管吃住,這樣一路演下去,據大人們說,最遠到了成都附近。從小耳濡目染,像川戲鑼鼓,川劇高腔,幕后幫腔,這些川劇把式,深入印記。</p><p class="ql-block">越熟悉越不珍視。年輕時有一種偏見,視地方戲土,落后,沒正眼瞧。從沒進過劇場看過川劇。</p><p class="ql-block">如今性情變化,對川劇不那么排斥了。這或許是兒時記憶的喚起?仰或是文化自信的回歸?本場川劇《夢回東坡》,看得興味斐然。當然喜歡東坡是一個因素,劇情的詼諧幽默,土得掉渣,天性幽默的四川方言土話,也是個原因。因為有提詞器,就連外省人都看得津津有味,笑聲不斷。終場謝幕環節,全場有節奏的長時間鼓掌。就我所見,是本會場從中央到地方,眾多院團獻演所少見的。深感蜀人蜀語的魅力。蘇軾一生頗多挫折,但天性曠達,一個有趣的靈魂,不乏四川人的幽默。劇本準確抓住了東坡的人生經歷和性格特質,架構劇情框架。使這部文戲,也那么吸引人。聽鄰座的女生私語,是瞅著川劇變臉來的。相信變臉沒看成,也不會失望而歸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载县|
无棣县|
卢龙县|
肃北|
西安市|
游戏|
天气|
西乌|
宁陕县|
永修县|
陵川县|
长葛市|
松江区|
南京市|
德保县|
冕宁县|
石狮市|
彭山县|
沙田区|
双桥区|
宜宾市|
新丰县|
元谋县|
樟树市|
务川|
浙江省|
沁水县|
大田县|
抚宁县|
清新县|
宜兰县|
吉木萨尔县|
德安县|
闽侯县|
饶阳县|
沧州市|
广河县|
浠水县|
莱芜市|
济源市|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