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甘青大環線的最后一天,我們來到了塔爾寺。上午游青海湖時,天還是陰的,下午就放晴了,高原天氣大抵如此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路上,藍天、白云、溪流、翠谷相伴。其間,還遇見了一片草原,叫湟中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草浪追逐;金燦燦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地被鑲嵌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海洋中,令人心曠神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車近塔爾寺時,向導指著遠處山谷中一片被群山環抱的建筑說:“前面就是塔爾寺了,大家看到的狹長山坳,叫蓮花山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我順著向導指引的方向眺望,山坳兩邊是一座座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寺院。整個建筑群恰似座落在蓮花中央。藍天下,那一排白身的佛塔,還有金色大頂的建筑,在遠山的映襯下,格外醒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走進塔爾寺,第一眼瞧見的就是八寶如意塔。這八座塔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中的八大業績而建。塔的造型上圓下方,具有典型的藏式風格。它們并排矗立在寺前廣場,是塔爾寺的標志性景觀之一,也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很多信徒會繞著塔順時針轉圈祈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七月的塔爾寺,繁花絢爛,迎著夏風,沐浴著陽光,用沁人的芳香擁抱著每一個人。</span></p> <p class="ql-block">護法神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參觀過護法神殿后,我們來到了祈壽殿。不料,在這個季節,祈壽殿竟是塔爾寺最為驚艷的地方。驚艷的不是康熙為七世達賴喇嘛健康長壽而興建祈壽殿的歷史;也不是這里有一座典型的清代漢族宮殿式建筑;更不是殿內柱廊左側的一間小神堂內,供奉唯一漢人,護理本土本方的劉琪山神像;而是邂逅了菩提花開,這是平生頭次遇見。你看,那墻頭的菩提樹濃蔭蔽日,如云的淡黃白色的花,開得正艷,一株株、一朵朵、一片片,或半含微露,或肆意綻放,或低眉含羞,或頷首微笑,為莊嚴肅穆、禪音繚繞的清修之地帶來了別樣的暖意。你看,那飄落的菩提葉子,信徒們都會小心翼翼地一片片拾起珍藏,他們深信,這能得到佛的佑護和祝福。陪同我們的解說員卓瑪介紹說,這里的菩提樹是暴馬丁香,也叫白旃檀樹。菩提樹有很多種,南北不同海拔,菩提樹都不一樣,這是北方特有的丁香菩提,花白如雪,象征著純潔高雅神圣。在南方,只有特殊的榕樹才能被叫做菩提樹,釋迦牟尼是在榕樹下開悟的。她還說,每到盛夏菩提花開時,芳香四溢,所以祈壽殿又稱花寺。我突然想起禪宗六祖的禪詩來,便順口吟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暗自思忖:看來菩提是有樹的,明鏡也是臺,所謂“菩提本無樹”是禪理講的“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菩提本無樹”是悟到萬事皆空的境界時的認知,我卻當了真,這正好驗證了我只是一個俗人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行走在寺院,時常能看到喇嘛的身影,還有虔誠而執著的跪拜信徒,和一排排金黃锃亮的轉經筒。佛教認為,多讀頌六字真言,對佛就越虔誠,可脫輪回之苦。于是,他們把“六字大明咒”裝進那一長排經筒內。神奇的六字真言,就在轉經筒中,被無數雙散發酥油馨香的手指,不停歇地撥動著、旋轉著,連接著他們與佛之間默契的交流。身處其中,一種悄無聲息的神秘感,傳遞著藏傳佛教的空靈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塔爾寺的建筑特色,不同于漢傳佛教寺廟那么中規中矩。隨行的卓瑪告訴我,塔爾寺是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爾寺,是為了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在其出生地,歷經四百年逐步建造而成的。塔爾寺既沒有少林的恢弘,靈隱的肅穆,也沒有雍和的典雅,五臺的巍峨,但它卻具有天下名剎所不可取代的獨特風格,那就是把藏漢文化建筑藝術熔于一爐,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據統計,目前,寺內共有大金瓦殿、小金瓦殿、花寺、大經堂、九間殿、大拉浪、如意寺、太平塔、菩提塔、過門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間殿宇僧舍,規模宏大,宮殿、佛堂、習經堂、寢宮、喇嘛居住的扎廈以及庭院交相輝映,渾然一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金瓦殿,燦爛輝煌,是我們來時遠眺的最醒目的建筑,也是塔爾寺內最大的殿宇,是為紀念黃教創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銀塔,朝拜者千山萬水就是沖它而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隨著摩肩接踵的人流,我們拾級而上,跨過高高的門坎,步入大殿,殿內金壁輝煌,雍容華貴的景象,令人咋舌。殿中央高達12.5米的大銀塔上,纏繞著數不勝數的白色哈達。塔上盒龕里,宗喀巴大師面帶微笑俯視跪拜的信徒;四周墻壁上,布滿各種脊獸圖案;天庭之上,由寶珠、寶瓶、金齷和蓮花組成的金黃色寶幢,閃爍著金光,寶幢兩旁配有菩提金羊;數根巨柱巍然聳立,巨柱上盤繞著姿態各異的金色雀鳥圖;墊木之下,懸掛色彩斑斕的絲制刺繡飄帶和幢幡。幽暗的光線中,香案面前不是香火,而是一盞盞酥油燈。殿內回廊處,身著藏袍的信徒五體投地,長拜不起,雙手合十念念有詞地祈禱,一遍遍許著我們聽不懂的愿望,使古老的木地板顯出長年累月的光滑和凹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了大金瓦殿,不知何時下起雨來。雨中的塔爾寺,愈發明凈神秘。此時,淅瀝的雨聲,仿佛是意猶未盡的訴說,而我卻在雨中接受佛的恩賜與洗禮。在這個遠離的塵世的地方,所有的名利、虛榮、煩惱此時都煙消云散,一片空無,甚至沒有喜,也沒有悲,有的只是對人生的沉思。那些年輕的僧侶們身披紅色藏袍,呈半圓形盤腿坐在大殿內的地面上,做著每日的必修課,他們以渾厚而低沉的誦讀聲迎來送往。我們用我們的方式聆聽著他們的世界;他們卻用他們的方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山上是信仰,山下是生活。離開塔爾寺,重回滾滾紅塵,回首間,佛已入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4.12.29寫</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滨州市|
泾阳县|
遵义县|
海门市|
宽城|
夏河县|
建始县|
临西县|
襄樊市|
大方县|
峨边|
化德县|
铁力市|
娄底市|
普兰县|
本溪市|
炎陵县|
兰州市|
南投县|
太仆寺旗|
汪清县|
安吉县|
安远县|
正阳县|
汝南县|
招远市|
嵊泗县|
鹿泉市|
米泉市|
长武县|
广安市|
清新县|
西乡县|
子洲县|
新安县|
德清县|
隆化县|
彭阳县|
内江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