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懷著對極光和俄羅斯冬季美景的無限憧憬,我從北京出發,開啟為期10天的追光之旅。圣彼得堡是此行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亦是其文化的心臟。它坐落于俄羅斯西北部,緊鄰波羅的海,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創立。這座城市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而聞名,被譽為“北方威尼斯”,擁有無數蜿蜒的河道和400多座橋梁。作為曾經的帝國首都,圣彼得堡在俄羅斯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俄羅斯面向西方的重要窗口。城市的名字幾經更迭,蘇聯時期曾被稱為列寧格勒,但它的輝煌從未褪色。</p> <p class="ql-block">彼得保羅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該要塞 1703年5月16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島上奠基,它與彼得堡同齡。彼得堡是在要塞的保護下誕生和發展的,彼得保羅要塞是作為俄國同瑞典進行北方戰爭的前哨陣地創造的。 彼得大帝親自為它選擇了一處易于防御的地點,親自監督建造工作。后幾經擴建,建成這座六棱體的古堡。古堡的墻高12米,厚 2.4-4米,沿涅瓦河一面長700米。</p> <p class="ql-block">“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一艘承載著革命記憶的戰艦。“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這艘建于1900年的戰艦,艦長124米,寬16.8米。1916年,它因作戰受損被送入造船廠修理。在布爾什維克黨和船廠工人的影響下,水兵們逐漸覺醒,投身革命。1917年11月7日,艦上的全體官兵按照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將艦開到尼古拉耶夫橋。上午10時,列寧以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名義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在“阿芙樂爾”號上向全國廣播。晚上9點45分,“阿芙樂爾”號按照信號,向冬宮發射了第一炮,揭開了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序幕,成為俄國革命史上永恒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冬宮廣場(又稱宮殿廣場),被冬宮、舊參謀部大樓和凱旋門等宏偉建筑環繞。晨曦中的廣場,莊嚴肅穆,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輝煌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亞歷山大紀念柱,矗立在廣場中央,它由青銅基座、紅色花崗巖圓柱和頂部的青銅天使雕塑組成,它是為紀念戰勝拿破侖而建,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 噸,用整塊花崗石制成,不用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在基石上,頂尖上手持十字架的天使雙腳踩著一條蛇,這是戰勝敵人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舊參謀部大樓,位于廣場南側,橫跨大馬爾斯大街,凱旋門將其與涅瓦大街相連。拱門上雕刻著驅駕戰馬戰車的勝利女神像,同樣是紀念抗擊拿破侖戰爭勝利的象征,彰顯著俄羅斯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冬宮,這座宏偉的宮殿,是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六宮殿建筑群”中的一顆明珠。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宮殿廣場上,曾是俄羅斯帝國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它成為圣彼得堡國立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冬宮是18世紀中葉俄羅斯新古典主義建筑的杰出典范,與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起,稱為世界四大博物館。這里曾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館,如今向世人展示著無數珍貴的藝術瑰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宮外觀建筑精美,風格多變,內部裝飾豪華。</span>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式建筑的杰出典范。其立面結構復雜,倚柱、斷折檐部以及裝飾都采用巴洛克手法。</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廊柱別具特色,每一根都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仿佛在無聲地講述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冬宮入口不遠處,是鋪著紅毯的主樓梯,通往主廳。它最早被稱為“大使階梯”,因為各國使節和帝皇顯貴每每造訪俄國沙皇、女皇都會經過它到達宮殿內部。后來因為每年1月9日沙皇一家由此樓梯下到一樓,參加在涅瓦河上為皇室準備的耶穌受洗節活動,而耶穌曾在約旦河受洗,所以它又被稱為“約旦階梯”。</p> <p class="ql-block">鎮店之寶金孔雀鐘。?金孔雀鐘?,也被稱為孔雀鐘,是一件具有300年歷史的機械鐘表藝術品,至今仍能正常運行。它由英國珠寶設計師詹姆斯·考克斯及其團隊于1770年制作,最初是為中國皇家定制的,但因外觀不符合乾隆皇帝的審美要求而被拒絕。后來,孔雀鐘經過改造后被賣給俄國,并最終被葉卡捷琳娜二世收藏在冬宮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孔雀鐘的設計非常復雜,內部結構精細。當上滿發條時,鐘上的孔雀、公雞、貓頭鷹等物件會以不同的方式運動。例如,每到整點時刻,孔雀會緩緩張開美麗的羽翼并旋轉,公雞會打鳴,貓頭鷹的眼睛會轉動。這些動作都由精密的機械裝置控制,展現了當時高超的工藝水平?。</p> <p class="ql-block">展廳有眾多名家雕塑作品和繪畫作品。</p> <p class="ql-block">《柏諾瓦的圣母》被視為達·芬奇創作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畫于1478年。畫面中的圣母瑪麗亞懷抱圣嬰,面帶幸福的微笑,可愛的耶穌坐在她的膝上,瑪麗亞手拈鮮花與嬰兒逗樂,圣嬰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同時伸長另一只手抓住母親。于是,玩弄花朵這個動作構成了整幅畫的主題。這里的圣母不再是中世紀畫面中的圣母了,她流露出世俗母親的母性。她的微笑高度概括了現實中年輕少婦面對自己孩子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達芬奇的杰作《哺乳圣母》。這幅畫以圣母哺育圣嬰為主題,透露出的人性光輝令人動容。畫中的圣母形象豐滿,神態恬靜,明暗對比的表現手法更是增添了畫作的層次感。這幅畫創作于1490年。</p> <p class="ql-block">在前往葉卡捷琳娜宮的路上,我們看到了座落在皇村的普希金雕像。</p><p class="ql-block">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是俄羅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小說家,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和“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個貴族家庭,自幼展現出文學天賦。普希金是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作品在詩歌、小說、戲劇乃至童話等文學領域都為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范。</p> <p class="ql-block">葉卡捷琳娜宮,位于圣彼得堡南部的皇村,是最受俄國皇室喜愛的郊外行宮。它建于1723年,是彼得大帝為愛妻葉卡捷琳娜一世建造的消暑宮殿。在隨后的歲月里,彼得大帝之女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和著名的葉卡捷琳娜大帝都曾對這座宮殿進行設計和改變。如今我們看到的宮殿,是在數次擴建和修改后的新貌,它見證了俄羅斯皇室的興衰榮辱。葉卡捷林娜宮于1990年被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琥珀屋位于葉卡捷琳娜宮內?。這座琥珀屋始建于1709年,面積約55平方米,由近10萬片天然琥珀制成,重量超過6噸。除了琥珀,房間還裝飾了各類寶石、鉆石、黃金和白銀等,極盡奢華。</p><p class="ql-block">琥珀屋最初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書房,1716年作為禮物贈送給俄羅斯彼得大帝,以加強俄普聯盟對抗瑞典。二戰期間,琥珀屋被德軍拆走,戰后失蹤,直到2003年圣彼得堡300年大慶時才被復原。</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館里,總能看到學校的孩子們,他們帶著好奇的目光,穿梭于歷史與藝術之間,仿佛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寶藏。</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十二月黨人廣場中央矗立著彼得大帝的紀念碑——青銅騎士雕像。它高5米,重20噸,宛如一位無畏的騎士,守護著這座城市,見證著歷史的風云變幻。</p><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是俄國的政治家、組織家和改革家,他將俄羅斯推向現代世界,引導俄國強盛起來。18世紀下半葉,俄國女皇葉卡杰琳娜二世決定為俄國的奠基者彼得大帝樹碑,法國雕塑家法爾柯納承擔了這一重任。法爾柯納塑造的彼得大帝青銅雕像,被安放在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一塊巨大的天然花崗巖石上。彼得大帝身披斗篷,騎著矯健的駿馬飛馳而上,駿馬在峭壁的邊緣猛然停步,它躍起上身,騰起前蹄,使穩坐在上面的彼得大帝的身影清晰地映在藍天白云之中,顯示了勇武向前、勢不可擋的凜凜威風。</p><p class="ql-block">普希金的敘事長詩《青銅騎士》創作于1833年,創作背景與圣彼得堡的歷史和彼得大帝的青銅雕像密切相關。長詩原文<a href="http://www.xsjgww.com/59oiq47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i> </i>普希金的敘事長詩《青銅騎士》</a></p> <p class="ql-block">海軍部大廈(The Admiralty)奠基于1704年,位于涅瓦河南岸,由俄羅斯著名建筑師扎哈洛夫設計,不對外開放。海軍部大樓最早的名字是海軍造船廠,顧名思義用途主要是造船,1706年-1725年間,這里共制造了40多艘艦艇。大樓在初建成的時候,并沒有太多華麗漂亮的裝飾,后來在彼得大帝的授意下裝飾改造,形成今日的模樣。現在的海軍部大樓,是俄羅斯海軍總司令部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海軍部大樓不僅是圣彼得堡的地標之一,還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它位于涅瓦大街的西端,鍍金的尖塔頂部是金色船形風向標,尖塔高度72米?。</p> <p class="ql-block">地處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海軍學校。</p> <p class="ql-block">斯莫爾尼教堂,這座藍白相間的美麗建筑,由意大利建筑師拉斯特雷利設計,興建于1748年至1764年。如今,它主要用作音樂廳,周圍的修道院建筑則由圣彼得堡市政府機構使用,成為城市文化與行政的交匯點。</p> <p class="ql-block">基督復活教堂,又稱“滴血教堂”,是圣彼得堡為數不多的傳統式東正教堂。它那獨特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歷史內涵,使其成為游客們必訪之地。</p> <p class="ql-block">伊薩基輔大教堂,與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和佛羅倫薩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圓頂教堂。它坐落在圣彼得堡市區,以其宏偉的建筑和精美的裝飾,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瞻仰。</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堡海神柱,也被稱為羅斯特拉燈塔柱,是圣彼得堡的重要地標。它位于瓦西里島的古港口,建于1805年,高32米。海神柱不僅是導航工具,更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意義,見證了圣彼得堡從無到有、從微弱走向輝煌的歷程。</p> <p class="ql-block">彼得大帝夏宮,又稱“俄羅斯夏宮”,是歷代俄國沙皇的郊外離宮。它位于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約40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座宮殿遭到德國軍隊的破壞。二戰后經修復,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名錄》。如今,它依然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游客前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從夏宮花園通往波羅的海芬蘭灣的大道,沿著這條大道,一直走下去就來到了海邊。</p> <p class="ql-block">波羅的海是北歐的一個內海,被瑞典、俄羅斯、丹麥、德國、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這九個國家所環繞。波羅的海也是俄羅斯與歐洲貿易的重要通道,連接著北海和北大西洋。它得名于從波蘭什切青到雷維爾的波羅的山脈,被西歐各國稱為東海,而在東歐則被稱為西海。</p><p class="ql-block">波羅的海的地理特征包括其相對較低的鹽度、較淺的平均深度以及四季分明的海水溫度。這些特征共同塑造了這一海域的獨特生態環境和航運條件。</p> <p class="ql-block">海邊的海軍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涅瓦大街,圣彼得堡最繁華的街道,這里匯聚了最大的書店、食品店、百貨商店和購物中心。漫步在這條街上,不僅可以欣賞到各種教堂、歷史遺跡,還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普希金廣場雕像。</p> <p class="ql-block">喀山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由俄羅斯建筑師沃羅尼欣設計。它以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為藍本,歷經10年終于1811年竣工。這座教堂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俄羅斯建筑藝術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涅瓦大街上的圣彼得堡書店建于1902-1904年間,至今已有約120年的歷史。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記載著著歲月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書店附近,一些街頭畫攤為夜晚的街頭增添了藝術氛圍。沒有嘈雜的叫賣聲,只有靜靜的欣賞,讓人感受到藝術與生活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涅瓦河穿城而過,沿岸老城風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飛翔的荷蘭人號帆船餐廳,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上,以《加勒比海盜》中的戴維·瓊斯的船為設計靈感,提供高檔的西餐,尤其是海鮮。在這里,游客們可以一邊品嘗美食,一邊欣賞涅瓦河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涅瓦河邊看到了古老的中國獅。</span></p> <p class="ql-block">冬季日照時間很短,清晨和夜晚燈光璀璨,盡享燈光美景。在這寒冷的冬日里,燈光仿佛為這座城市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外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彼得堡有18座可開啟和關閉的橋梁,其中12座在通航季節期間會定期開合,以確保大型船只的通行。這種開橋活動不僅是為了交通需要,也成為了圣彼得堡的一個獨特景觀。</span>開橋時間通常在每年的4月20日至11月16日之間,具體時間因橋梁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冬宮前面的宮橋的開橋時間為凌晨1:10至2:50和3:10至4:55,而瓦西里島和新荷蘭島之間的布拉戈維申斯基橋的開橋時間為凌晨1:25至2:45和3:10至5:00。?</p> <p class="ql-block">在圣彼得堡,我們感受到了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氣息。從冬宮博物館的輝煌藝術珍品,到涅瓦河畔的迷人夜景,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圣彼得堡用它那古典與現代交融的魅力,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充滿活力而又不失優雅的俄羅斯。當我們離開這座城市時,心中充滿了對它的敬意與不舍,期待著未來有機會再次踏上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繼續探索它的無限魅力。下一站乘火車前往摩爾曼斯克看極光。</p> <p class="ql-block">@灰色信鴿Lixia攝于2024年12月,文章相關資料參考于網絡。謝謝您的蒞臨鑒賞!敬禮??祝?親朋好友新年快樂!??????</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9oiq476"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普希金的敘事長詩《青銅騎士》</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肥西县|
衡阳县|
湖北省|
威海市|
句容市|
略阳县|
乐都县|
南和县|
同江市|
宜川县|
乐昌市|
宝应县|
酉阳|
临武县|
抚松县|
介休市|
平乐县|
东丽区|
米易县|
普洱|
五莲县|
鹤峰县|
交城县|
荆门市|
曲松县|
太仓市|
南部县|
遵化市|
昌乐县|
北碚区|
湟源县|
六盘水市|
启东市|
梨树县|
平度市|
四会市|
镇康县|
察哈|
丹东市|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