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廣州新四軍研究會致新四軍老戰士</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春節慰問信</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新四軍老戰士們,你們好!</p><p class="ql-block"> 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廣州新四軍研究會向你們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崇高的革命敬意!</p><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歷史銘記。你們作為新四軍的優秀代表,曾經在烽火連天的歲月里,為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英勇奮斗,無私奉獻,你們的英勇事跡和革命精神成為后人永遠的學習榜樣和寶貴的財富。</p><p class="ql-block"> 2024年,廣州新四軍研究會順利完成了第五屆換屆選舉,選舉產生的新一屆理事會和監事會。新一屆領導班子主動作為,開拓進取,年度各項工作圓滿完成。</p><p class="ql-block"> 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曾專程參觀鹽城新四軍紀念館,強調“要用好新四軍歷史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新的一年,廣州新四軍研究會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繼續弘揚新四軍鐵軍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創造性地開展各種學習宣傳和研究工作。同時,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愛新四軍老戰士及其后代,為您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支持。</p><p class="ql-block"> 新春佳節,是萬家團圓、共享天倫的美好時刻。在你們的記憶中,這段歲月或許更加珍貴,因為它見證了你們為國家、為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在此,我們衷心祝愿您們新春愉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晚年安康!</p><p class="ql-block"> 此致敬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廣州新四軍研究會</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1日</p> <p class="ql-block"> 根據廣州新四軍研究會總會的通知安排,2024年底前,為每一位健在的新四軍老同志發放慰問金。我分會領導從12月18日開始逐個上門進行慰問金發放到老同志手上,并送上了總會領導的關心和慰問信,至23日(冬至前后)發放完畢18人。</p><p class="ql-block">老同志和家人十分感謝總會領導的關心和關愛!</p> <p class="ql-block">原會長 謝中華,1930年9月,94歲</p> <p class="ql-block">謝中華和老伴林潛英</p> <p class="ql-block">鄺振來叔叔,(住院,交給老伴阿姨),1931年7月,93歲</p> <p class="ql-block">林毅叔叔,1928年12月,96歲</p> <p class="ql-block">盧振華叔叔,1927年6月,97歲</p> <p class="ql-block">錢明德,1928年12月,96歲</p> <p class="ql-block">張人達叔叔,1927年1月,97歲</p> <p class="ql-block">盧毅叔叔,1927年11月,97歲</p> <p class="ql-block">花踐叔叔,1925年11月,99歲</p> <p class="ql-block">李日彥叔叔,1930年12月,94歲</p> <p class="ql-block">徐希穩叔叔,1928年8月,96歲</p> <p class="ql-block">孫家錚阿姨,1926年8月,98歲</p> <p class="ql-block">吳士珍阿姨(住院),1926年10月,98歲</p> <p class="ql-block">吳士珍阿姨女兒</p> <p class="ql-block">田吟阿姨,1927年10月,97歲</p> <p class="ql-block">陳虹阿姨,1929年6月,95歲</p> <p class="ql-block">賈行芬阿姨,1930年3月,94歲</p> <p class="ql-block">關靜阿姨(住院),1929年9月,95歲</p> <p class="ql-block">左,鄭偉成阿姨(住院),交女兒崔加寧</p><p class="ql-block">右,劉順全叔叔(住院),交其兒子</p> <p class="ql-block">在此,祝廣州新四軍研究會一分會老同志健康長壽!</p> 新春團拜茶話會 <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7號,我分會在中山大學北校區中山醫科學院杏林閣,召開了2024年度的總結茶話會,我分會會員30人參加了茶話會,總會李新明政委和97歲高齡的老同志盧振華、 朱國藩老同志的老伴張美德阿姨來參加了我們的會議。</p> <p class="ql-block">會議由副會長鄺北妮主持。</p> <p class="ql-block">會議在《新四軍軍歌》中召開,會議首先向2024 年去世的新四軍老同志 張耀榮、顧志誠、金山 叔叔 表示哀悼紀念和致敬!</p> <p class="ql-block">會上,由一分會會長錢穗做了2024年年度的工作報告。</p><p class="ql-block">首先,他報告,分會于2024年2月28 日召開了新春團拜會,總會領導鄭向明會長和許多政委,老同志盧振華、謝中華及老同志老伴袁禮芬、張美德參加了團拜會,25人出席會議,會上發放了10枚紀念章,第一批60枚紀念章全部發放完畢,第二批仍在等待總會制作。團拜會上,鄺冬英、王少軍、徐虹帶來了老照片,給大家講老照片的故事,李治淮作了照片記錄,也為了大家拍了合影照片,會后由鄺北妮編制了美篇發給群里。會后,完成了微信撤小組、并大群工作。</p> <p class="ql-block">2024年二次協助接媒體和軍隊內部采訪老同志。</p> <p class="ql-block">4月,接受安徽省委宣傳部《決戰淮海》六集紀錄片拍攝采訪,分別采訪了林毅、錢明德、盧振華、張人達、花踐、謝中華6人。攝制組還采訪了參加淮海戰役的東縱老戰士何小林、陳華、陳作明及烈士子女5人。</p> <p class="ql-block">上半年和10月底,南部戰區空軍政治部宣傳處還分別采訪了老同志林毅和錢明德,采訪了他們過去解放戰爭時期萊蕪戰役和孟良崮戰役的戰斗經歷,也采訪了建國后我國空軍初建的情況,參加援越抗美我軍赴越南軍事代表團,講了我人民空軍打臺灣蔣機三比○戰斗和打P2V、F-101串擾大陸被擊落的精彩戰斗故事,以及敵情偵察經驗。</p> <p class="ql-block">《決戰淮海》采訪工作結束后,4月19日晚上,朱國藩老伴張美德阿姨在兒子朱丹和女兒朱青陪同下,在向淮海戰役館魏天梅老師捐贈了朱國藩的軍功證書證章共14件。8月,張美德阿姨滿懷深情的寫下一篇《魂歸淮海——淮海戰役親歷者朱國藩同志去世六年祭》的紀念文章,文章發到總會網站。</p> <p class="ql-block">20日上午,錢明德在南戰總醫院里也向淮海戰役館魏天梅主任捐贈了自己制作的解放戰爭期間的行軍記事本,交給淮海戰役館保存。這個小本子,他保存了近80年,它每一個記錄見證了他在浙縱、山野一縱、華野一縱、十兵團的前輩和先烈們為新中國奮勇作戰的那個烽火年代,它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子女后代的私人物品,它應該屬于犧牲在戰場的先烈們,屬于中國革命。把它捐放在淮海戰役紀念館是它最好的歸處。在那里,它可與一縱五臺戰友捐贈的物品再會面,再聚首。它們仿佛聚存一起憶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上海,解放福建,金門戰役,看縱隊司令員們在戰火紛飛中鎮定自信、運籌帷幄的指揮現場。</p><p class="ql-block"> 我們希望它在館里能夠發揮更大作用,更加展現它的光輝,教育國人,教育后人。</p> 編寫和講好我們自己的故事 <p class="ql-block"> 根據我分會的特點和特色,我們也講我們這一代人自己身邊出色成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3月,我分會根據鄺冬英、徐虹、王少軍提供的老照片和資料,分別編制了美篇故事系列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⑶介紹了王少軍父親——紅色攝影家沙飛《血色浪漫-晉察冀畫報的抗戰紀事》的故事,回顧了八路軍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敢于勝利,英勇奮斗的太行精神,以及《沙飛照片背后人物的故事-白求恩》《沙飛照片背后人物的故事-田華》、《白求恩戰地書信選擇》、《人在底片在,人與底片共存亡-沙飛》、《沙飛年表》、《沙飛作品在日本(1-8)》、《沙飛的文化遺產》、《尋找晉察畫報足跡-山西五臺縣(1-5)》、《晉察冀行-尋找沙飛的足跡》等反映沙飛的美篇故事系列,以及后人如何堅韌執著著重新找回沙飛的歷史真相和歷史真相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本身對國內國外產生的外溢效應。</p><p class="ql-block">上面傳播閱讀量[ 徐虹的美篇傳播閱讀量12000多次,鄺冬英的6043次、王少軍的4063次。]達到26000多人次。</p><p class="ql-block">⑷ 2016年8-10月,我分會副會長盧春寧帶領賴曉峰、孟力、陳廣生、張惠鳳、陳偉、陳萍、顧秀芝、盧亞西、林云等會員從廣州啟程出發,行走《紅飄帶 萬里行》,他們歷時五十三天,行程四萬四百公里,拜走了廣西白臺山英雄團[ 原41軍陸軍123師步兵369團。1948年10月塔山阻擊戰中,369團英勇頒頑強,浴血奮戰,堅守陣地6晝夜,打退數倍于己的國民黨軍數十次進攻,戰斗結束,該團僅剩下100余人,為遼沈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1948年10月被東野4縱授予“白臺山英雄團”稱號。該團前身為膠東軍區東海軍分獨立團,是1937年12月山東文登老英雄于得水率領的天福山起義老部隊,改編東野四縱369團時,首任團長是盧亞西父親老紅軍盧仕盛。建國70周年天安門廣場閱兵典禮上,“白臺山英雄團”的旗幟走在受閱隊伍前列。]、百色右江紅七軍團、遵義楓香鎮馬鬃嶺茍壩村、元謀、西昌冕寧,穿越粵、桂、滇、川、陜、甘、青、新、鄂、湘十省,過湘江、赤水河、金沙江、烏江、大渡河、瀘定橋,翻橫斷山、夾金山、夢筆山、巴郎山、紅橋山、折多山,穿過兩河口、馬爾康、若爾蓋大草原的班佑河畔、濕地、沼澤,靜息在沒有蟬鳴,沒有蛙聲,沒有鳥飛的紅軍林下聽風聲。雖這是8年前的行走,但借今年中央紅軍離開瑞金中央蘇區長征90周年紀念之時,“敬天”[ 陳廣生筆名]仍用他的筆觸再次濃墨重彩的將他(她)們用實際行走,寫下了《歷史的記憶——重走紅軍長征路(1-10)》散文記,他(她)們用行動去追尋紅色父輩的腳印,到歷史的現場去聞紅軍的氣息,去尋找和感覺紅軍的氣場,用一腳一步去丈量“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形成的艱難與不易,去理解共產黨人信仰的力量,去銓釋和平年代來之不易的偉大意義!長征精神是我們的豐碑,長征精神是我們的財富,長征精神永遠提醒著我們,你從哪里來,將要到哪兒去?紅軍《勝利曙光》的豐碑告訴我們,英雄播種歷盡了苦難,后人收獲喜得了輝煌,莫忘了來路,莫忘了初心……!</p><p class="ql-block">“敬天”文記1-10已陸續刊發在廣州新四軍總會的公眾號上,也在分會群里轉發學習感悟。</p> <p class="ql-block"> ⑴介紹了徐虹老大姐,回顧她在新四軍戰火中出生、肩挑搖籃里長大的的軍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她在其父輩的影響下刻苦學習,考取軍醫大學,艱苦努力,成為眼科的專家,退休多年現在仍然活躍在醫療第一線,堅持用對患者給予最低的費用,最好的醫治效果,治療其他專家沒治好的疑難眼科病患,受到大量病患家人誠至感謝!</p> <p class="ql-block"> ⑵介紹了在航天科技事業的默默奉獻鄺冬英老大姐,回顧她在抗日戰爭中親眼見到父親犧牲的場景,她在父輩的影響和老師的教導下,熱愛祖國,刻苦學習,考取大學航天專業,畢業分配到國防一線研究院,她和她的夫君都在航天科技事業中默默地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兩彈一星精神”,成長為我國第一代航天和導彈事業的科學家。她在三月二十五日父親犧牲82年時回憶與夫君在西北航天基地工作的青春艱苦歲月,感慨賦詩:抬頭仰望星空,北斗閃耀其中。回眸青春歲月,不禁激情涌動。強國強軍追夢,拼搏其樂無窮。縱有無數犧牲,難撼許國初衷。換來國泰民安,欣喜如沐春風。始終牢記使命,如一堅守初心。信仰血脈流淌,偉人永在心中。遙望夕陽星空,晚霞依舊從容。如愿之歌響徹,飄向至愛心中。靜待與父與夫,天堂相逢相擁。</p> <p class="ql-block"> ⑶介紹了王少軍父親——紅色攝影家沙飛《血色浪漫-晉察冀畫報的抗戰紀事》的故事,回顧了八路軍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敢于勝利,英勇奮斗的太行精神,以及《沙飛照片背后人物的故事-白求恩》《沙飛照片背后人物的故事-田華》、《白求恩戰地書信選擇》、《人在底片在,人與底片共存亡-沙飛》、《沙飛年表》、《沙飛作品在日本(1-8)》、《沙飛的文化遺產》、《尋找晉察畫報足跡-山西五臺縣(1-5)》、《晉察冀行-尋找沙飛的足跡》等反映沙飛的美篇故事系列,以及后人如何堅韌執著著重新找回沙飛的歷史真相和歷史真相背后的故事,以及故事本身對國內國外產生的外溢效應。</p> <p class="ql-block">↑傳播閱讀量達到26000多人次,起到宣傳的積極效果。</p> <p class="ql-block"> ⑷ 2016年8-10月,我分會原副會長盧春寧帶領賴曉峰、孟力、陳廣生、張惠鳳、陳偉、陳萍、顧秀芝、盧亞西、林云等會員從廣州啟程出發,行走《紅飄帶?萬里行》,歷時五十三天,行程四萬四百公里,拜走了廣西白臺山英雄團、百色右江紅七軍團、遵義楓香鎮馬鬃嶺茍壩村、元謀、西昌冕寧,穿越粵、桂、滇、川、陜、甘、青、新、鄂、湘十省,過湘江、赤水河、金沙江、烏江、大渡河、瀘定橋,翻橫斷山、夾金山、夢筆山、巴郎山、紅橋山、折多山,穿過兩河口、馬爾康、若爾蓋大草原的班佑河畔、濕地、沼澤,靜息在沒有蟬鳴,沒有蛙聲,沒有鳥飛的紅軍林下聽風聲。這是8年前的行走,借今年中央紅軍離開瑞金中央蘇區長征90周年紀念之時,“敬天”用他的筆觸再次濃墨重彩的將他們實際行走寫下了《歷史的記憶——重走紅軍長征路(1-10)》散文記,他們用行動去追尋父輩的血腳印,到歷史現場去聞紅軍的氣息,去尋找和感覺紅軍的氣場,用一腳一步去丈量“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長征精神形成的艱難與不易,去理解共產黨人信仰的力量,去銓釋和平年代來之不易的偉大意義!</p><p class="ql-block"> 長征精神是我們的豐碑,長征精神是我們的財富,長征精神永遠提醒著我們,你從哪里來,將要到哪兒去?紅軍《勝利曙光》的豐碑告訴我們,英雄播種歷盡了苦難,后人收獲喜得了輝煌,莫忘了來路,莫忘了初心……!</p><p class="ql-block"> 文記已陸續刊發在廣州新四軍研究會公眾號上。</p> <p class="ql-block">他向大家匯報,分會考慮到會員年齡和經費現狀,繼續采用微信線上學習交流方式,利用微信群,活躍組織,使以前不相識的會員,在紅色的情節中不斷釋放新四軍研究會的組織凝聚效能,使我們的研究會得到更多會員心中的認同和聚集。</p><p class="ql-block"> 從北京新四軍研究會經驗里學習到,新四軍的事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研究會工作也需要一茬又一茬人接續努力。他們提煉和總結新四軍研究會的工作方針“學習、研究、宣傳、服務”和“舉旗、團結、奉獻、儉樸、奮進”的會風,始終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團結、奉獻是值得我們借鑒學習。</p><p class="ql-block"> 團結出力量,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強則研究會強,研究會的生命力才能持久。研究會是松散型的社團組織,同時又是一個帶有紅色基因色彩的社團,既要求全體黨員、會員保持初心,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領和指導行動,認真學習,又要能在身體條件允許情況下,積極參加各自組織舉辦的學習活動,聽黨話,跟黨走,在思想上和行動上保持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合拍。在不能經常相聚時,利用微信工具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好的幫助。</p> <p class="ql-block">他繼續介紹說,分會微信群現有74人,積極活躍的有袁禮芬老阿姨、鄺冬英、徐虹、王少軍老大姐,還有熱愛研究歷史的殷小杰,關心科技發展的花華煒等許許多多會員,陳曉梅作為秘書長,積極傳達總會網站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群中,會員轉播的大量信息都是積極正能量的,是符合毛澤東時代我黨光榮傳統教育思想的。</p> <p class="ql-block">在線上,我們積極宣傳新四軍、八路軍、東江縱隊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徐虹是新四軍時期出生的,她熟悉新四軍老一輩和他們子女,她經常介紹他們的故事,她介紹了傅秋濤找孩子的故事《我們是姊妹兄弟》;傳遞了方志敏烈士之女方梅在南昌病故去世的信息。賴曉峰轉《凜風凌寒傲雪霜,我伴梅花報春來》紀念方梅。</p><p class="ql-block"> 潘曉雷傳遞了《新四軍老戰士施平逝世》消息,《新四軍留在云嶺7個孩子中唯一幸存者》,涇縣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征集《抗敵》雜志的信息。還轉發《李一氓回憶皖南事變后轉到鹽城》。</p><p class="ql-block"> 張國威轉發《沙飛抗日攝影集》,《葉挺七子二女一家圖像》。</p><p class="ql-block"> 朱丹轉發的《華潤史料交接儀式》、《解放戰爭各縱司令員詳解之華東野戰軍(上、下)》、《解放鞋的由來》、《解放軍打到哪里——華潤就把物資就送到哪里》、《三野戰將回憶戰上海》、《深入虎穴屢立功勛》。</p><p class="ql-block"> 劉延新轉發《八路軍359旅南下支隊萬里轉戰南雄》。</p><p class="ql-block"> 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可讀文史資料,從中可以窺探到新中國的建立不是一仗打下來的,是許多共產黨人用鮮血和艱難付出換來的。 </p> <p class="ql-block">我們作為見證新中國成立和成長的一代人,十分關心今年中國先進科技進步的新發展。如:海底盾構機下線,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驗收,《國之重器更是國之底氣》。中國火箭發射,《嫦娥6號攜土歸家路》提到的關鍵突破離不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五院、五院502所),正是鄺冬英艱苦奮斗20年的單位。強軍強國的科技成功路上也有我們曾經的辛勤努力和汗水。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出海測試、電磁彈射、直播首航,濃濃之心,溢于言表。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搭載嫦娥6號探測器發射,珠海航展,海上發射,廣大會員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軍隊建設事業心情,始終保持著五六十年代的心。鄺冬英大姐《唱響青春贊歌》作詩:“咱們從青春年少走過,自幼愛黨愛民又愛國。追求奉獻歷盡坎又坷,酸甜苦辣從容淡定過。回眸歲月青春本色多,充沛情感,使命擔當。心中有愛,眼里有光。理想追尋,信仰執著。何懼艱險,意志如鋼。時光飛逝不自覺,白發蒼蒼,依舊心向往。</p> <p class="ql-block">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主席帶領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和三十年基礎建設的偉大成就。</p><p class="ql-block">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感恩毛主席,我們感恩有幸見證和參加過那個偉大時代!我們懷念他的歷史功勛,我們始終銘記毛主席領導開創的社會主義人民事業的恩情,傳承前輩的革命精神,祈愿中華大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p> 2025年分會工作計劃 <p class="ql-block"> 2025年度會費由會員本人自愿繳納,繳納多少,上報多少,分會不再為會員墊繳(包括老同志)會費,并按總會規定申請返還。</p> <p class="ql-block">2025年,分會將繼續按照總會部署,認真籌劃和落實全年各項工作。</p><p class="ql-block">1.根據總會安排,開展不同形式的分會工作。</p><p class="ql-block">2. 繼續開展慰問新四軍老戰士活動,發動大家積極想辦法,摸清失聯老同志狀態。</p><p class="ql-block">3.加強組織協調和謀劃,爭取在紅軍長征勝利90周年和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適時組織開展活動。</p><p class="ql-block">5. 繼續開展吸收新會員和青年會員活動,改善會員年齡結構,呼吁第三代接棒,實現分會可持續發展,做好紅色傳承。</p><p class="ql-block">6. 適時召開2025年度分會年度總結會。</p> <p class="ql-block">會上,王少軍還帶給大家一本介紹她姨丈謝育才故事的書《逆火重生》。</p><p class="ql-block">書中介紹了她姨丈謝育才1941年被叛徒出賣被捕后,以對黨“寧虧自己不虧組織”執著的忠誠,舍命棄子辱名節,冒死越獄逃出“馬家洲集中營”,救“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避免了黨在南方最高領導機構遭國民黨破壞,挽救了南委數千名黨員和黨組織的故事。還介紹了他們被舍棄的孩子,集中營里未滿周歲、年齡最小的革命者謝繼強成長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最后,向分會班子全體成員協作配合、認真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微信群里活躍發言正能量的會員鄺冬英、王少軍、徐虹、賴曉峰、潘曉雷、劉延新、朱丹、花華煒、殷小杰等同志積極主動傳播黨中央指示,傳承新四軍精神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敬天”用深情憶記《歷史的記憶——重走紅軍長征路》長文,賡續紅色血脈,宣傳長征精神,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p> <p class="ql-block">并提前祝大家新年快樂!新春快樂!</p> <p class="ql-block">感謝照片的拍攝者和提供者:吳興國、鄺北妮、李粵施、朱青、徐虹、徐衍勛、陳明、袁禮芬、邱永紅、盧燕、花華煒、鄭白燕、朱焰、魏老師、敬天等。</p><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9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桐乡市|
启东市|
繁昌县|
临沂市|
丹凤县|
渭南市|
大安市|
株洲市|
磐石市|
东辽县|
印江|
谷城县|
呼和浩特市|
日照市|
东城区|
夏河县|
吴江市|
双鸭山市|
台东市|
望奎县|
邢台县|
华安县|
霍山县|
兴安县|
湘潭县|
苍山县|
四子王旗|
嘉义市|
凤冈县|
长寿区|
鹿邑县|
东阳市|
河东区|
苍溪县|
永新县|
佛教|
美姑县|
景德镇市|
新兴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