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六和塔上看錢塘江。 小民 攝于2004年</i></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六和塔上的風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胡丹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翻到一張老照片,照片上我在杭州六和塔上露著半張臉,飛檐上一只風鈴。查辭海,風鈴叫鐵馬,也叫驚鳥鈴,是專門用來驅趕鳥類的。那鐵馬"當"的一聲就驚起了我這只思想鳥,撲棱棱飛進記憶叢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9年,在母親去世兩年后,父親也走了。料理完父親的后事,我難以走出陰影,于是決定利用工廠的調休假去杭州散散心。杭州有父母親的老朋友,我叫她李阿姨,我就住在她家。李阿姨家離西湖不遠,是帶露天陽臺的老民居。炎夏的夜晚,我和李阿姨一家在露臺上搖著芭蕉扇乘涼聊天,聽他們叫著我的小名,講述我父母和他們之間的故事。那時的杭州對我來說就等于李阿姨家,西湖肯定是去玩了的,留在記憶里的卻只有模模糊糊幾塊石頭幾根樹干,杭州的市聲全化作李阿姨家木樓梯的聲響,吱吱咯咯今天還能聽見。李阿姨的女兒和我差不多年齡,正準備高考,她總是對我說,丹,真抱歉,不能陪你玩。其實,她不知道我并不想出去玩,對尚未走出悲痛的我來說,這個溫馨的杭州人家比西湖更治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去杭州,已是八十年代末。還是夏天,我作為記者去采訪兩個生有四胞胎的家庭,從無錫一直采訪到杭州。仍不記得在杭州玩了哪里,只記得為采訪穿街走巷尋找門牌號碼,以及見到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的情景。那次出差住在一個招待所,外面是一條河,招待所服務員親切的嗓音至今還記得,那是帶杭州口音的普通話,連接著我曾經走進過的杭州人家。那次在杭州完成采訪任務后,我獨自去玩了紹興,在紹興我游了咸亨酒店、魯迅故居、沈園、秋瑾故居,想去的地方都去了,甚至還一人體驗了坐黃包車游紹興老街的樂趣。但是,來過兩次的杭州,卻一次也沒有好好玩過。許是杭州要我一來再來,慢慢品,好似一壺西湖龍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去杭州已是2004年秋天,這次是和我先生一起。列車南行,越近杭州景色越美。到了杭州,是全新的感覺,我仿佛這才有了打量這座城市的理由和時間,之間竟相隔了三十年。堂弟胡小軍大學畢業后在杭州工作,一家人歡聚,席間果然有西湖龍井。在杭州品龍井味道自然不一樣,這時杭州正迎來西湖西進工程,小軍夫妻倆開車帶我們繞城游覽。弟媳是地道的杭州人,有水土浸潤之美,她對西湖西進工程的介紹格外詳細,仿佛她就是制定這個城市規劃的人。我慶幸能多次接觸到杭州人,從三十年前到今天。這趟我們好好玩了杭州,西湖、虎跑、六和塔、九溪十八澗、靈隱、天竺三寺......在所有的游覽中,最難忘的是在西湖區雙峰村參觀胡小軍的世外"陶"源。那是離龍井村不遠、靠近茶葉博物館的一個幽靜院落,門前有大片茶園,“陶”源三畝地上茂林修竹,山泉清清,一排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老房子藏在大樹中,院門上一塊樸拙的木牌“泥兒之家”。“泥兒之家”內部設計十分有個性,每一處看了都舍不得移步。在這里,最有意思的是看主人制作陶藝,小軍這位“捏泥巴的勞動者”用泥土將心中的構想捏成形并在窯上燒制成功,將“瞬間的微妙手感”給予他的快樂也帶給了我們。夜里,睡在有天窗的老房子里觀星星聽風雨,有種特別浪漫愜意的感覺,杭州的美便也悄然凝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見杭州,不是春勝似春。從事文物出版工作的北京好友敏蘇在杭州出差,來電話邀我過去玩。這次在西湖邊的浙江省博物館待了一下午。從浙博出來,新朋老友西湖邊聚餐,觀雷峰夕照,聽南屏晚鐘,泛舟西湖,美哉妙哉。杭州的美在文博才子才女的專業目光里,他們對地上嵌著的碎瓷片也能說出是哪個朝代的,讓我欽佩不已。杭州之美,是含蓄幽深,藏而不露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刻冬意正濃,面前是照片,我在六和塔上。又有多年沒去杭州了,風鈴聲又一次驚起了飛鳥吧?我微笑著的半張臉看向明天,要不要買張票就出發?風鈴聲催我寫寫杭州,于是我拿起筆來,杭州便在我的回憶里醉了滿頁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載2020年12月25日杭州日報《西湖》副刊。雙峰村一段略有增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i style="font-size:22px;">六和塔上 。 小民攝于2004年。</i></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28日制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易门县|
青龙|
儋州市|
上饶县|
深泽县|
进贤县|
宣威市|
辽阳县|
乐陵市|
思茅市|
且末县|
贞丰县|
科技|
青浦区|
尼木县|
石河子市|
宁国市|
潢川县|
松滋市|
玉林市|
华宁县|
清新县|
宁南县|
潞西市|
甘谷县|
雷山县|
蓬安县|
洪江市|
綦江县|
汝州市|
长垣县|
闸北区|
沧州市|
桃园市|
盐津县|
商河县|
鄂尔多斯市|
邵武市|
兴化市|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