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峽水電站動工前,涪陵城北長江中,就有記錄古人以石魚為水標,以魚眼作為測量水位的標準,與現代水文站設立“水尺零點”的原理相同。“白鶴長鳴,石魚兆瑞”,因早年這里常有白鶴群集梁上引頸高吭,故當地人稱白鶴梁。</p><p class="ql-block">白鶴梁是造山運動時自然形成的,隨著每年枯水期和豐水期的變化,夏隱冬現。這道天然石梁全長1600米,平均寬度15米。白鶴梁題刻記載了自唐迄今1200年間72個年份的枯水水位,具有極其重要的水文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圖中河里黃色船標到紅色船標的70米距離,就是現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在舉世矚目的三峽文物保護中,白鶴梁系最重要的歷史保護項目,為此先后提出了七個保護方案。2003年至2009年,國家,最后決定采用了“無壓容器”方案,對水下石刻采取了原址水下保護,工程歷時七年,耗資2.1億,最終建成了世界首座水下遺址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原始作為水標的18尾石魚之一,長3.5米。</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采取專人分批(每次45人)導覽帶領,先參觀講解展覽館,然后下水底參觀。</p> <p class="ql-block">白鶴梁上石刻始于唐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以前 ,水下博物館(70米)內現存石刻文字165段(石魚18尾、觀音2尊、白鶴1只),題刻文字一萬余字,主要分布在220米的中斷石梁上。石刻集歷代名家文學、書法之大成,素有水下碑林之譽。1988年被評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射阳县|
卢龙县|
特克斯县|
丰台区|
自治县|
富平县|
霞浦县|
潼南县|
五寨县|
武鸣县|
廊坊市|
韶关市|
安多县|
平泉县|
昭觉县|
景宁|
绍兴市|
祥云县|
吐鲁番市|
永泰县|
巨野县|
富宁县|
北辰区|
庆云县|
岳池县|
望城县|
诸城市|
北海市|
江达县|
甘孜县|
威远县|
阳朔县|
新乡市|
鹤山市|
松滋市|
盐亭县|
岳阳县|
梅州市|
金乡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