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柏林乘火車一個多小時,不到下午兩點就到達萊比錫中央車站。辦好旅館才兩點多鐘。雖然天氣不怎么好,我們還是出發(fā)了,去我們向往已久的巴赫博物館。十多分鐘后,博物館的大門映入眼簾。</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內(nèi)陳列了巴赫的家族史,巴赫的手稿以及巴赫用過的樂器。這是巴赫用過的管風(fēng)琴控制器。</p> <p class="ql-block">圣托馬斯大教堂最早建于1212年,后經(jīng)多次重建。1496年4月10日,梅澤堡主教蒂洛祝圣了目前的這座哥特式建筑。1539年五旬節(jié)主日,宗教改革領(lǐng)袖馬丁·路德在此講道。今天,這是一座路德會教堂。J S 巴赫1723年來到萊比錫,擔任圣托馬斯大教堂的音樂指導(dǎo), 一直到1750年去世,他的遺體也安葬在這座教堂。由于巴赫二十多年的精心指導(dǎo),這座教堂的唱詩班成為全世界最好的合唱團,巴赫去世后,合唱團的傳統(tǒng)被保留下來,至今他們?nèi)匀辉谌澜缣幱陧敿獾匚弧0秃赵谑ネ旭R斯大教堂的二十多年,也是他音樂藝術(shù)上成熟的時代。在這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許多重要的宗教作品,包括《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圣誕清唱劇》,《賦格的藝術(shù)》和《B小調(diào)彌撒》等。</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的內(nèi)部,簡樸,莊嚴,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巴赫使用過的管風(fēng)琴。</p> <p class="ql-block">祭壇的位于高于教堂的地面的臺上,祭壇前面安葬著巴赫,由于那天這個區(qū)域被攔,無法參觀。</p> <p class="ql-block">在這座教堂里留個影,留下對巴赫的敬仰,對巴赫的音樂的熱愛和崇拜。</p> <p class="ql-block">點燃蠟燭許愿</p> <p class="ql-block">教堂還設(shè)有一個巴赫博物館,這里展示了巴赫的手稿和巴赫當音樂指揮時教堂樂團使用的樂器。</p> <p class="ql-block">與圣托馬斯大教堂外的巴赫塑像合影,是許久以來的夙愿,今日如愿以償。</p> <p class="ql-block">巴赫在音樂上的輝煌成就,舉世矚目。在他逝世后二百七十多年的今天,世界各地前往這里瞻仰這座雕像的人,終日絡(luò)繹不絕。</p> <p class="ql-block">離圣托馬斯大教堂不遠,在萊比錫中心區(qū)有圣尼古拉教堂。這座教堂始建于1165年,16世紀改建成哥特廳式教堂,18世紀又加上了塔等巴洛克成分。</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nèi)裝飾精美,極富浪漫藝術(shù)感。在教堂的坐席中間,見到一尊石雕的巴赫塑像,工作人員告訴我,巴赫從1723年開始,擔任圣托馬斯教堂的音樂指導(dǎo),他同時也是圣尼古拉教堂的音樂指導(dǎo),他實際上同時為四座教堂指導(dǎo)音樂工作。圣尼古拉教堂是萊比錫最大的教堂,巴赫來到萊比錫以后,他的許多重要作品都在在圣尼古拉教堂首演。</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教堂附近就是萊比錫老市政廳廣場。叫市場廣場。白天一看還真是市場,許多新鮮蔬菜水果,還有香腸攤。</p> <p class="ql-block">像德國其他城市一樣,廣場上有供水的龍頭。</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廳廣場之夜。</p> <p class="ql-block">老市政廳背面是納什市場廣場,這里有一座雅致而精美的建筑,這是老證券交易所,于1678/87年,由30位商人聯(lián)名提議而建。這座建筑物也是商人們聚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市場廣場老證券交易所前面是詩人,劇作家歌德的銅像,1903年揭幕。歌德在萊比錫大學(xué)學(xué)習(xí)過三年。</p> <p class="ql-block">萊比錫是出作曲家的地方,除了巴赫工作過的教堂,這里還有門德爾松和舒曼故居。到達萊比錫的第二天,出發(fā)徒步去拜訪這二位大師的故居。路上也順便多看看萊比錫。順著手機導(dǎo)航,一路上風(fēng)景多多。很快就到了奧古斯蒂廣場,這是是德國最大的廣場之一,在廣場中著名的門德噴泉留影。</p> <p class="ql-block">門德噴泉對面的萊比錫歌劇院。</p> <p class="ql-block">克羅齊銀行大樓,坐落在歌劇院的一側(cè)。建于1923年。克羅齊是有名的猶太銀行家。現(xiàn)在這座大樓屬于萊比錫大學(xué)。樓頂上用拉丁文寫著“OMNIA VINCIT LABOR", 意思是“努力贏得一切”。</p> <p class="ql-block">瑪格德泉,建于1906年,是萊比錫向市民供應(yīng)飲用水設(shè)施的一部分。這座泉由韋爾納.施泰恩設(shè)計,上部是石灰?guī)r砌成的六方形水池,在周邊三個方向各設(shè)一個小水池。每個小水池上刻有一句格言: “想喝純凈的水,就該用純凈的水壺” ”水會帶走任何東西,所以不要說壞話” “誰想喝水就參加到我們中間來吧”。泉的上方是一位取水女子的銅像。整個泉的設(shè)計思想來自歌德的“浮士德”中泉邊取水一幕。少女腳下基座上的獅子意指浮士德中代表殘酷社會言論的人物L(fēng)ieschen。</p> <p class="ql-block">從瑪格德泉沿戈爾德史密特大街繼續(xù)往前走,很快就到了門德爾松舊居,這是一座公寓式樓房。大樓的墻上用德語寫著“Mendelssohn Haus” (門德爾松舊居)。</p> <p class="ql-block">進了大門,在樓房后面,有一塊草坪,那里有門德爾松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與門德爾松塑像合影。</p> <p class="ql-block">門德爾松故居博物館有三層樓,買了票沿樓梯而上,進入門德爾松故居的小音樂廳,這是他開家庭小型音樂會的地方。這里擺放著門德爾松用過的鋼琴。直到現(xiàn)在,這個音樂廳仍然不時地舉辦音樂會。門德爾松雖然在世只有38年,卻為這個世界留下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不朽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 仲夏夜之夢序曲 (1826 年), 意大利交響樂 (1833 年), 小提琴協(xié)奏曲 (1844 年), 兩首鋼琴協(xié)奏曲 (1831 年,1837 年), 清唱劇以利亞 (1846 年) 和幾首室內(nèi)樂等。</p> <p class="ql-block">門德爾松1809年出生于漢堡,父親是著名猶太銀行家。門德爾松幼時就顯現(xiàn)出音樂天才,逐步成長為著名演奏家和作曲家。在朋友的引薦下,少年時代的門德爾松認識了詩人歌德,并得到歌德的高度贊賞。他后來的一些作品是在歌德的詩作啟發(fā)下完成。如序曲“靜靜的大海和輝煌的航行” (1828), 合唱“沃爾普吉斯的第一夜” (1831)。1829年他在柏林指揮交響樂團演奏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獲得巨大成功。巴赫逝世后很少有作品在萊比錫以外演奏。這次成功使這位一段時間被埋沒的音樂巨匠重放光彩。門德爾松于1835年來到萊比錫,為萊比錫的音樂界做了大量工作。他同時為萊比錫交響樂團,萊比錫歌劇院,以及巴赫曾經(jīng)當過音樂指導(dǎo)的圣托馬斯大教堂工作。</p> <p class="ql-block">除了音樂,門德爾松還熱愛繪畫,博物館展示了他的一些畫作。除了素描,他也擅長水彩。</p> <p class="ql-block">門德爾松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休息室</p> <p class="ql-block">門德爾松的姐姐樊妮.門德爾松也是一位天才作曲家,門德爾松和他這位姐姐關(guān)系極好,他們經(jīng)常在一起。由于當時歐洲的社會環(huán)境,女性作曲家的作品很難得以發(fā)表,所以幾乎聽不到樊妮的作品。樊妮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些歌曲是以她弟弟菲利克斯.門德爾松的名義發(fā)表的。她的“復(fù)活節(jié)小夜曲”經(jīng)過長期丟失,到1970年代被人們重新發(fā)現(xiàn)時,也曾被錯誤地認為是她弟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按文獻記錄用圖形恢復(fù)的樊妮的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這十二個屏幕上是樊妮的十二首奏鳴曲,代表十二個月。</p> <p class="ql-block">門德爾松用過的臺式鋼琴。</p> <p class="ql-block">在二樓的一間屋子,布置了一臺照相機,繪畫的背景,還有一個掛滿19世紀衣帽的衣架。我們走過時,一群中學(xué)生正在那里化妝成19世紀的人物照相。</p> <p class="ql-block">看他們興致勃勃,開心無比,我們決定自己也來試試看。拍了幾張,有點時光穿越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出了門德爾松博物館,跟著谷歌導(dǎo)航,沿著歐洲氣象濃郁的小街小巷,奔向下一個目的地,舒曼舊居。</p> <p class="ql-block">很快,我們來到了舒曼舊居的大門口。這座公寓樓建于1838年,舒曼和他妻子克拉拉于1840年9月結(jié)婚后,搬進了其中二樓的一套單元,直到1844年。在那些日子里,門德爾松,李斯特和柏遼茲都是這里的常客。羅伯特?舒曼在此期間創(chuàng)作的作品包括春季交響曲,三首弦樂四重奏和他的鋼琴五重奏。他們當年的居室現(xiàn)在成了展室。</p> <p class="ql-block">先留影,再推門。</p> <p class="ql-block">展室包括舒曼沙龍,舒曼夫婦在此接待客人。另一間展室記錄了舒曼夫婦 1842 年去丹麥和 1844 年去俄羅斯的巡回演出。</p> <p class="ql-block">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是一位德國鋼琴家、作曲家和鋼琴老師。 她被認為是浪漫主義時代最杰出的鋼琴家之一,在 61 年的音樂會生涯中除了大量的演奏, 她還創(chuàng)作了鋼琴獨奏曲,鋼琴協(xié)奏曲 (她的作品 7), 室內(nèi)樂,合唱曲和歌曲。她在法蘭克福霍爾音樂學(xué)院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教師,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xué)生。舒曼1856年去世以后,她靠自己的演奏,作曲,教學(xué),養(yǎng)活了六個孩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維持了家庭的生計。1996年德國的100馬克紙幣上印有她的頭像以表示對這位天才音樂家的尊重和紀念。</span></p> <p class="ql-block">電聲展示通過音像展示了舒曼的作品和生涯。</p> <p class="ql-block">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與1813年出生于萊比錫,他的紀念塑像位于萊比錫市中心西北側(cè)的 Goerdelerring 綠地中, 成為市中心環(huán) (也稱為 Promenadenring) 的一部分。塑像的位置是在20世紀初就計劃好的, 矗立在從弗萊舍廣場到 Matth?i-Kirchhof 的樓梯上。 但是今天周圍環(huán)境已經(jīng)完全改變 - 樓梯后面是一座以前為斯塔西建造的辦公樓 。塑像基座是由 Max Klinger 設(shè)計的白色大理石長方體。 它的邊緣長度為 2 米, 高 2.9 米。 它的三個側(cè)面都是理查德?瓦格納 (Richard Wagner) 作品中的人物的浮雕。正面是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中的三個萊茵女仆,她們被描繪成前衛(wèi)的脫衣女性。 它們同時也象征音樂,詩歌和戲劇,從而暗指瓦格納為他所提出的“整體藝術(shù)”而奮斗。基座左邊是齊格弗里德,啞劇和被殺的龍,右邊是圣杯守護者帕西法爾和圣杯信使昆德里。</p> <p class="ql-block">為了紀念柏林墻垮塌25周年,在萊比錫市歷史博物館舉辦了一個“1949年后的70年”歷史展覽。由于萊比錫位于前東德境內(nèi),展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向觀眾介紹了當年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7日 ,1990年10月3日因東西德統(tǒng)而消亡)的社會和生活。這張照片是一位東德的少先隊員,戴的是藍領(lǐng)巾。記得五歲時在南京,母親帶我去參觀了東德的玩具展覽,我當時對那電動火車模型很感興趣,覺得太好玩了。那時母親曾告訴我,他們的少先隊員戴的是藍領(lǐng)巾。</p> <p class="ql-block">位于德累斯頓的蔡司工廠生產(chǎn)出世界上第一臺單鏡頭反光照相機。</p> <p class="ql-block">東德生產(chǎn)的轎車。</p> <p class="ql-block">展覽會上展出的東西兩德分界線上的牌子,三種語言,意思是你將要離開美國控制區(qū)。顯然這一面是朝向當時的西德的。</p> <p class="ql-block">東德當局監(jiān)視民間動態(tài)的設(shè)備。</p> <p class="ql-block">展覽用可與觀眾互動的電聲系統(tǒng)展示了德國統(tǒng)一后的技術(shù),藝術(shù)和人文等方面的新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在萊比錫的兩天,收獲滿滿。這是一座著名文化歷史古城,兩天時間絕對不夠,但是時間有限,我們得繼續(xù)前進,下一站 ,黑森州的古典小城,馬爾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昌都县|
湘阴县|
蓝山县|
襄垣县|
阳高县|
远安县|
洛浦县|
灵山县|
聂荣县|
大理市|
称多县|
顺平县|
来凤县|
博罗县|
高雄县|
黎城县|
大埔区|
吉木乃县|
化德县|
长治县|
连山|
崇左市|
衡山县|
工布江达县|
虞城县|
绍兴县|
长宁区|
公主岭市|
阳泉市|
道孚县|
府谷县|
怀化市|
唐山市|
榆林市|
蒲城县|
封开县|
德昌县|
望江县|
福鼎市|
英吉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