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冬季寒風凜冽,我清晨出門,冒著嚴寒,來到了三號地鐵站,乘坐地鐵直達青島站,從A口出站,即是青島站東廣場,便被眼前的《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所吸引。經過身份證比對后順利入館,仿佛瞬間穿越回了那個鐵路建設的時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走進博物館,左側墻上刻著“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右側兩根柱子裝飾復古,天花板上的嵌入式燈具灑下柔和的光線,照亮了這段歷史的記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博物館前廳,三幅油畫作品展現了“火車、橋梁和人物”,營造出了濃厚的藝術氛圍。</span></p> <p class="ql-block"> 油畫前,黑色金屬藝術品,象征著膠濟鐵路0公里起點,上方鐫刻的文字,提醒著每一位參觀者對這段歷史的尊重。這里不僅是一個展覽空間,更是一處連接過去與現在的紐帶。</p> <p class="ql-block">青島站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膠濟鐵路零公里起點站</p><p class="ql-block"> ——站房為哥特式風格,歐洲風情的車站,出現在黃海之濱。成為進出青島的重要門戶和城市興起的新標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進入館內,在這里每一步仿佛都走在時間的軌跡上,感受著先輩們留下的足跡。<span style="font-size:18px;">黑白的歷史場景與粗糙質感的石墻相互映襯,展現出歲月的痕跡。遠處的城市風貌圖描繪了一派繁忙有序的生活景象,讓人不禁想象當年此地的繁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展示區中,三個圓形的人物肖像畫格外引人注目,下方是《膠澳租借條約》。</span>1898年3月,清政府在德國武力脅迫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李鴻章代表大清與海靖在北京簽訂了</span>喪權辱國的不平等約。<span style="font-size:18px;">該條約</span>將膠州灣租給德國,租期為99年?。自此,青島淪為德國的殖民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 肖像自左至右依次為:清軍機大臣翁同龢、清總理衙門大臣李鴻章、德國駐華公使海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大清告示</p> <p class="ql-block">修筑膠濟鐵路——</p><p class="ql-block"> 膠濟鐵路從1899年成立到1904年建成的歷史發展過程。通過這些珍貴資料,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青島站選址——</p><p class="ql-block"> 1898年青島的第一份城市規劃圖中擬將青島站建在棧橋附近,便于海陸聯運。由于該方案技術難度大,且大港建成后棧橋將不再使用,最終確定了更為合理的現選址方案。</p> <p class="ql-block"> 1899年6月14日,德華等14家銀行出資5400萬馬克,在柏林組建山東鐵路公司,負責膠濟鐵路的建設和運營。同年12月22日山東鐵路公司遷往青島。</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斕的地圖詳盡展示了青島站選址及其周邊城市結構規劃。從這里開始,山東鐵路公司逐步將歐洲鐵路北延至蓬萊以西連接渤海,形成了獨特的鐵道布局影響下的城市發展脈絡。</p> <p class="ql-block">膠濟鐵路火熱建設中……</p> <p class="ql-block"> 1901年4月8日,膠濟鐵路首段青島至膠州通車。</p> <p class="ql-block"> 1912年9月27日至30日,孫中山先生以全國鐵路督辦的身份,由北京南下,經濟南到青島,沿途視察了膠濟鐵路。在青島同鄉會組織的歡迎大會上,同各界民眾會見,演講修建20萬公里鐵路的計劃,并蒞臨青島特別高等學堂發表演說。</p> <p class="ql-block">全國鐵路織員緑等</p> <p class="ql-block">鐵路工人運動</p> <p class="ql-block">使用的武器炸藥</p> <p class="ql-block">“八一號”老式蒸汽機車頭</p> <p class="ql-block">機車</p> <p class="ql-block"> 鐵路管理局首任局長趙德三參加膠濟鐵路移交儀式所穿的制服。</p> <p class="ql-block">海陸聯運</p><p class="ql-block"> —— 膠濟鐵路與青島港口共同構成了新型陸港交通體系,使青島成為中國北方海陸交通樞紐,內接腹地,外聯世界,構建起山東乃至華北的交通和經濟格局。</p> <p class="ql-block">濟南西站</p> <p class="ql-block">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p><p class="ql-block"> 膠濟復線指揮所</p> <p class="ql-block">鐵路手提信號燈</p> <p class="ql-block">濟南鐵路管理局貨物運輸單(左)</p><p class="ql-block">貨運值班員臂章(右上)</p><p class="ql-block">蒸汽機車司機 駕駛證明書(右下)</p> <p class="ql-block">80、90年代鐵路建設展示</p> <p class="ql-block">鐵路的運營與發展</p> <p class="ql-block">文明車站</p> <p class="ql-block">技術升級</p> <p class="ql-block">新型動車展示</p> <p class="ql-block">“復興號”高速動車</p> <p class="ql-block">“和諧號”動車(右)</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動車運行中的城市夜色</p> <p class="ql-block"> 不覺來到了出口門廳,一座精致的紫紅色大鐘——【中國龍鐘“56條龍鐘”】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中國龍鐘“56條龍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56條龍鐘,寓意我國56個民族大團結,這是歷史上首次將56條龍的設計理念,融入鐘表的設計中。它采用名貴的緬甸花梨紅木,琺瑯鐘面,德國原裝機芯,中國非遺項目的景泰藍工藝,加之手工雕刻技術打造,高貴、莊重、大氣。</span></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出口</p><p class="ql-block"> 參觀完《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頗有感觸。如果說膠濟鐵路是一條巨龍,那么作為“龍頭”的青島火車站,堪稱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它是中國距海最近的火車站。其鮮明的哥特式建筑風格,在全國眾多火車站中別具一格。它是一座飽經滄桑的百年老站 ,由德國人海因里希·錫樂巴設計。100多年來,記載了無數相聚與離別的故事,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滄桑與發展。參觀不虛此行,后會有期。</p><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于2024年12月2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亳州市|
常德市|
交城县|
乳山市|
榆树市|
广德县|
本溪市|
商水县|
庄浪县|
乌兰察布市|
虞城县|
廉江市|
平远县|
桂东县|
英山县|
宁津县|
文成县|
高碑店市|
视频|
米泉市|
南郑县|
莎车县|
雅安市|
陆丰市|
梅河口市|
开原市|
涿州市|
延长县|
蒲江县|
池州市|
铁力市|
都兰县|
翁源县|
车险|
团风县|
图木舒克市|
大竹县|
伊春市|
九龙坡区|
黑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