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24年12月19日下午,“韓連琪教授基金”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山東大學知新樓報告廳舉行。此項獎學金實行34年來,共獎勵了2000多名優(yōu)秀的學生,成為歷史、考古學院重要的獎項之一。</h1><h1><br></h1><h1> 儀式由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副書記李一楠主持。山東大學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書記劉軍、考古學院院長王芬、歷史學院院長代國璽、歷史學院副院長曲春梅、考古學院院長助理宋艷波、獎學金全體獲獎學生和各年級學生代表參加了頒獎儀式。韓連琪教授女兒韓榛女士及親屬也參加了頒獎儀式。</h1> 獲獎學生風采展 山東大學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書記劉軍與韓連琪教授女兒韓榛女士親切交談 <p class="ql-block">儀式前觀看了韓連琪先生生平介紹視頻</p> 學生們通過視頻對韓先生捐獻的部分書畫作介紹 儀式由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副書記李一楠主持 宣讀《關于表彰“韓連琪教授基金”獎學金獲得者的決定》 韓榛女士向獲獎學生頒獎 韓榛女士同獲獎學生合影留念 韓榛女士同獲獎學生合影留念 本科生獲獎代表侯明睿發(fā)言 研究生獲獎代表朱永珩發(fā)言 山東大學歷史學院與考古學院黨委書記劉軍講話 <h1> 獎學金頒獎儀式結束后,韓榛女士及親屬參觀了山東大學博物館。</h1> 山東大學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青銅方壺》 <h1> 根據(jù)一張古畫尋找到的</h1><h1> 龍山文化遺址</h1> <h1> 博物館內有一幅照片,再現(xiàn)了韓連琪先生一絲不茍的治學精神和淵博知識。歷史系幾位教授正圍著一幅古畫研究,中間為韓連琪先生俯下身子邊看邊講。韓連琪先生根據(jù)畫上的題記和器物,判定了一處文化遺址,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山東膠東三里河大汶口文化與龍山文化共存遺址呈現(xiàn)在在眼前。</h1><h1><br></h1><h1> 這幅畫是清代畫家高鳳翰(1683年—1749年)所作。高鳳翰,山東膠縣人,字西園,號南村,又稱南阜山人,曾任安徽歙縣縣丞,辭官后客居揚州,有“揚州八怪”之說。這幅水墨花卉題詩和紀事為: </h1><h1> “介子城邊老瓦窯,田夫掘出說前朝。阿翁拾來插蓮供,常結蓮房碗大饒。</h1><h1> 余家介子城下,常得瓦器如罌罐,可充瓶供,插蓮花,房大如碗,飽綻堅實,以其氣足,生物有成也。</h1><h1> 南阜老人左手畫并志。”</h1> <p class="ql-block">1963年2月山東大學《文史哲》刊登劉敦愿教授寫的文章</p>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根據(jù)山東大學《文史哲》1963年2月刊劉敦愿教授發(fā)表的一篇文章《根據(jù)一張古畫尋找到的龍山文化遺址》記述:</span></h1><h1> “這一事實的經(jīng)過,饒有興味,現(xiàn)在簡單介紹于下。</h1><h1> 一九五八年冬天,山東大學歷史系韓連琪先生告訴我,他在青島文物管理委員會藏品中看到一件灰陶罐,上有高鳳翰寫刻的詩和題記,原文是:</h1><h1> 吸古得深味</h1><h1> 介子城邊老瓦窯,田夫掘出說前朝;老翁拾來插瓶供,得結蓮房碗大饒。</h1><h1> 余家介子城下,偶得瓦器如罌罐,插蓮結蓮房,飽綻堅實,竟可為食,以其氣足,生物有成也。</h1><h1> 時乾隆乙丑(1745年)、夏、六月,南阜翁左手志。</h1><h1><br></h1><h1> 這件陶器小口、圓肩、深腹,時代可能很晚,絕非龍山物,但有趣的是,韓連琪先生在青島文物商店又發(fā)現(xiàn)高氏一幅水墨花卉(后為山東大學張維華先生購得,并轉該校歷史系),其上也有同樣的題詩和記事,文字大同小異,但無年月:</h1><h1> 介子城邊老瓦窯,田夫掘出說前朝;阿翁拾來插蓮供,常結蓮房碗大饒。</h1><h1> 家介子城下,常得瓦器如罌罐,可充瓶供,插蓮花,房大如碗,飽綻堅實,以其氣足,生物有成也。</h1><h1> 南阜老人左手畫并志。</h1><h1><br></h1><h1> 韓連琪先生因此認為高鳳翰題記所說的介子城應該是一處龍山文化,龍山遺物遠在二百余年前已經(jīng)開始為人所發(fā)現(xiàn)了。</h1><h1><br></h1><h1> 韓連琪先生這個發(fā)現(xiàn)很有價值,但是他的這個推論需要通過實地調查加以證實。為了這個目的,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下旬,我和山東大學歷史系蔡鳳書、教務科孫堅奮兩同志前往膠縣作了一次調查,果然在介子城附近找到了龍山文化的遺址,證明韓先生的推論是正確的。”</h1><h1><br></h1><h1> 根據(jù)一張畫,在劉敦愿等教授及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準確發(fā)現(xiàn)了三里河遺址,在當時是一個奇跡,帶動了考古學的研究,也極大推動了山東大學考古學科的最初成長。</h1><h1><br></h1><h1> 經(jīng)過多年發(fā)掘和研究,三里河遺址東西寬200米,南北長250米,總占地面積達50000平方米,發(fā)掘面積達1570平方米。出土房屋四座,墓葬共發(fā)現(xiàn)六十多座,主要分屬南北二個墓區(qū)。屬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綜合文化遺址。 </h1><h1><br></h1><h1> 三里河遺址下層大汶口文化、上層龍山文化相疊壓的發(fā)現(xiàn),有力地證明了大汶口文化早于龍山文化的相對年代,明確了這一地區(qū)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龍山文化對大汶口文化的繼承關系,還明確了與魯中南地區(qū)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有著若干地區(qū)性差異。更為重要的是,三里河遺址的發(fā)現(xiàn),解決了學術界多年來關于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先后關系的爭議。</h1><h1><br></h1><h1> 1982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將三里河遺址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h1><h1> 1992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將三里河遺址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h1><h1> 2008年3月28日,三里河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h1><h1> 2021年10月,三里河遺址入選由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考古學會承辦的“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fā)現(xiàn)”。</h1><h1> 2022年4月,膠州市三里河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第一批山東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h1> <p class="ql-block">中間俯身看畫者為韓連琪先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溪县|
固始县|
乡宁县|
安西县|
灵武市|
普兰店市|
岑巩县|
永丰县|
乡城县|
武宣县|
长垣县|
格尔木市|
通渭县|
双江|
元朗区|
韶山市|
德保县|
山丹县|
皮山县|
特克斯县|
文水县|
隆德县|
巴塘县|
和平县|
锦屏县|
个旧市|
洛隆县|
墨竹工卡县|
绥江县|
名山县|
城步|
揭西县|
太湖县|
商都县|
岐山县|
宁国市|
瑞昌市|
黎川县|
乌鲁木齐县|
宁城县|
高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