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至日一行六人自駕平山六嶺關和盂縣萬花洞。一大早從溫塘下高速后沿平山崎嶇不平的60公里山路7點半左右到達六嶺關村附近,我們車停在棗溝附近一座橋邊。冬至寒風凜凜,我們稍事裝備沿橋下河道踏冰而行。</p> <p class="ql-block">六嶺關距河北省平山縣六嶺關村0.5公里。古時從盂縣月灣村到六嶺關口要翻越六座山嶺而得名——六嶺關。該關口現存有人工開鑿的山口,舊關建筑已無存。關口南北山丘上尚有石頭壘砌的城墻基石遺痕。有傳說是戰國所置,有說東漢所置。眾說紛紜。有歷史記載設置六嶺關是在“明代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設置六嶺關(四鎮三關志)”。“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筑城置戍“(《方輿紀要》)。歷史上,這里曾是北方少數民族偷襲和進攻中原的路徑,是一重要的軍事咽喉要道,是內長城 上的重要隘口。至今約600年歷史,此關原有關門一座,門高約2米,關口兩側各有一個巍峨的土石墩臺,俗稱戰臺。后因駝隊通過不便,關門于民國期間被拆毀。現六嶺關的關門及附屬建筑已蕩然無存,兩側的墩臺也只剩兩堆土石山丘可供觀覽,山坡上現還存有城門巖。城門巖即六嶺關關門處,殘墻基石分布在關口南北兩側,據資料稱全長758米,全部由自然山石壘砌,現已全部倒塌無存,不到近前很難分辨出來有殘存的城墻基石。</p> <p class="ql-block">萬花洞 在盂縣東北白馬山摩云嶺之東崖,洞深邃,其壁如石柱攀龍,嚴若宮殿,有的又如奇花異果,珍珠連串。如此種景象系石灰巖受地下水浸蝕,流滴凝固而成。萬花洞乃北方罕見的大溶洞,系石巖溶洞。周圍群山環繞,灌木叢生,環境極優美,洞口朝西南方向開,正面右壁上刻有民國年間盂縣知事王育昌書寫篆體“萬花洞”三個字,側身而入,洞漸寬大,洞內支岔較多,洞底高低不平,內分三洞五廳,即東洞 、隔扇洞、蛙鳴洞,前廳、中廳、后廳、隔扇廳、蛙鳴廳。</p> <p class="ql-block">六嶺關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六嶺關附近的攔水壩,沐浴在金色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繼續前行到山谷盡頭有一天生橋和一正在行程的大冰瀑。</p> <p class="ql-block">從大冰瀑回返30米左右左轉進入一大山谷,沿山谷碎石路急劇攀升,來到一斷崖處,這里有幾根破木頭靠在山崖處,看來要靠這兩根木頭上去了。不過上去并不容易有人從后面推,前面人拔石縫艱難上去。上去后又放繩子,連拉帶拽,六個人終于折騰上這個斷崖。上斷崖后還有一個坡度五六十度的大坡照樣還是先上去放繩艱難往上爬升六七十米。</p> <p class="ql-block">上來后進松林往下走,一路蒼松翠柏樹木郁郁蔥蔥。</p> <p class="ql-block">進入這個門后爬升七八十米進入萬花洞。進的洞來,外面有供奉黃大黃二石碑,和盂縣民國執事所提“萬花洞”石刻。</p> <p class="ql-block">小洞口進入后里面另有乾坤,大洞套小洞,洞中有洞左旋右繞,或高或低或上或下,簡直如入迷宮。洞中鐘乳石形態各異美不勝收。</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闵行区|
宝应县|
耒阳市|
汕尾市|
乌审旗|
梁山县|
瓦房店市|
凤翔县|
伊吾县|
西乡县|
文山县|
石渠县|
永嘉县|
肥城市|
巫山县|
普安县|
金塔县|
孝感市|
云林县|
马边|
阿巴嘎旗|
新蔡县|
桃园县|
三门县|
阳高县|
大新县|
资中县|
筠连县|
榕江县|
苍山县|
泰和县|
建湖县|
扶余县|
土默特左旗|
江安县|
峡江县|
张北县|
治多县|
金阳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