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黃土高原上的成長</b></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人生回望</i></p><p class="ql-block"><b> 武江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廣袤的黃土高原,喜歡著流淌過故土的黃河。我給自己取網名為“黃河韻”,自稱是黃河一滴水。</p><p class="ql-block"> 一滴水意指自己是千千萬萬的平凡人中的一個。我自己確實沒有那大人物人生中的起伏跌宕,驚天動地,有的只是普通的歲月。仔細想一想,絕大多數人都是平凡普通的,我們的民族就是由這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組成的。但普通人如同草木般的一生,更能折射出一個民族真實的狀況,也是極其可貴的。 </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生活的史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生活記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黃土高原上的小縣城平遙,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平遙城留給我的,只有城墻、大街和親戚家的深宅大院。再有,就是父母親帶我在城里照相館,拍了不少照片。</p><p class="ql-block"> 由于父母工作忙,我出生后,被奶養在平遙的一個山莊里。因此我兒時記憶里,更多的是黃土地、村堡門,以及村堡門前鋪著鵝卵石的黃土高坡,還有那些窯洞、院落,石板臺階、磚臺階、土炕、灶臺、煤油燈……奶父是牧羊人,白天常不在家,晚上才回來。我記得他有一次嗓子疼痛,就坐在炕沿上,一手端一小碗水,用手指蘸上水揪喉嚨,直到揪得通紅。我長大后遇到嗓子疼,也會用手指蘸水去揪喉嚨處,感到很有用……</p><p class="ql-block"> 記得,村里街中有個過街洞門,上面有閣樓,閣樓里的墻壁上還有漆畫,許多人家的土炕周圍的墻壁上有類似的漆畫,不過那叫炕圍畫。還記得,奶媽家那兒的老姨家有一座莊子,大門鎖著,打開后,里面全是各種果樹,有酸甜的林斤兒,還有杏、桃、梨……</p><p class="ql-block"> 我還記得,從姥姥家去奶媽家的路上,遠遠的高山上立著一棒槌,人們就稱那山為“棒槌山”;路上有一個叫“雙井”的村子,村頭有個古式小亭子立在那,腳下是深溝,后面是村莊。那小亭子面對著廣闊的低下去的溝壑,好似屹立在船頭……還記得姥姥家出去挑水是用井轱轆、井繩往起絞……還記得,那洪水沖刷出的溝壑邊的土峰,會隨著風雨的沖刷侵蝕,不斷地變幻著模樣,舊的沒有了,新的又在形成;我還記的,那溝里有小溪流,水清亮亮的,里面有指甲那么大的小青蛙,特別的可愛。快下雨時,便不能在溝里了,老人們說,那是洪水傾瀉的通道,需盡快爬到溝的上邊去……</p><p class="ql-block"> 后來隨著父母親工作的調動,我轉到了榆次生活,先在榆次地委機關大院內的樓中居住。我記得大院里開著許多鮮艷的蘿卜花,宿舍里的暖氣管,晚上送暖時會炸裂式的“乒乓”作響;樓內有水沖廁所,樓外院里廁所的蹲坑邊灑著白色的石灰,一溜坑上都蓋著有長長提手的木板。</p><p class="ql-block"> 黃土高原上的小村莊和小城市的生活,承載了我的童年。那時在姥姥家,我喜歡上了讀書。姥姥家的二舅有個書箱,里面有很多小人書,不識字也可以讀。我常坐炕上,很入神地讀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求學時代剪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學是在城里。教室是平房,學校上下課敲的鐘,是掛在樹枝上的一段鐵軌。我記得老校工劉大爺用榔頭敲擊它時,聲音清脆而響亮,響徹著整個校園。那鐘聲就是校園生活的指揮,上課、下課都在它的號令下進行著。</p><p class="ql-block"> 那時我們的玩具,有推著滾動的鐵環、抽著旋轉的木陀螺、用自行車內胎皮做的彈弓,還有彈玻璃球、玩杏核、碰拐子、捉迷藏,冬天還會擠在一起“擠暖和”;女孩子們玩的有踢毽子、跳格子、跳皮筋、甩沙包,手眼高度協調、靈活的抓羊拐……</p><p class="ql-block"> 在小學,我喜歡上語文課,還喜歡朗讀課文,因為能抒發自己的情感。那時,凡是文學的東西,就已經能打動我。比如放假期間,我在姥姥家,看見了一本當年小學的《文學》課本,里面有“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詩句,簡潔而意境遼闊,還有《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最后一課》,都引起了我的癡迷。后來,我就喜歡上了作文,因為自己的作文得到了老師的欣賞。在老師的表揚聲中,我喜愛上了書本,喜愛上了文學,不知不覺偏科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該上中學時,趕上文化大革命爆發,學校都停課了。我小學畢業,卻上不了中學,于是在社會上晃蕩了幾年。那時想看書,可許多書被燒了,或者是被當作“封資修”毒草禁讀了,要看書很困難。而我正值青少年期,求知欲強,后來就自己找書看,找到一本書就如饑似渴地讀,許多書令我神往。等自己有了一本書,更是珍愛無比,還曾幻想自己能擁有一個書架,上面放著好幾本自己喜愛的書。我那時讀書,有時能“一目十行”,而且是“過目不忘”。我曾先后讀過《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楊家將演義》《鐵道游擊隊》……有時實在找不到書讀,我把《新華字典》都翻遍了。由于長時間讀書,把眼睛都看得深度近視了。</p><p class="ql-block"> 后來學校恢復教學秩序,我上了在小學里設的初中班,以將近工作的年齡上學讀書,有點很另類。在初中班時,除學習外還有很多的社會實踐課,下鄉學農,還在校園進行軍訓,由部隊教官帶隊操練……</p><p class="ql-block"> 就這樣,初中也僅僅上了一年半就快速畢業了,然后隨招工入廠了當工人。</p><p class="ql-block"> 在工廠工作八九個年頭后,隨著恢復高考的歷史機遇,我又考入大學,在晉中師專中文系讀了三年書。上大學的三年中,同學們紛紛寫詩詞記錄校園生活。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同學寫奮發學習的詩句:“饑腸咕,求知餓似虎。多年宿愿今日遂,久旱枯苗逢雨露,能不發憤讀?”“枯苗遇時逢甘霖,困魚得水暢游酣”。我也曾寫過一首傾訴感慨的小詩:“夢退殘境睡意醒,床前月色尚朦朧。忽覺室內身影孤,驚聞窗外讀書聲”。有位同學寫豪情壯志:“雄心漲斷胸前扣,直上青霄攬玉鉤”。有位同學寫感傷:“傷心事,夢里繞心頭。十載春秋如流水,三十未立怎不愁?醒來淚殘留”。那時的我們激情似火,認認真真在校園學習了三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工廠歲月漫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工廠當工人的那八、九年,正趕上國家工業化的浪潮。能穿上勞動布做的工作服,進國營企業當工人是令人羨慕的。</p><p class="ql-block"> 我在當工人時,延續了自己喜歡讀書的習慣。但當時“文革”還沒有結束,人們的思想還受“左”的影響。有一次,我在工作不忙時,翻看一本借來的書,被黨小組長看到了,他嚴肅地告訴我,只能讀毛澤東主席的書。我就打開第一篇文章給他看,因為是毛主席的文章《為人民服務》。但第二、三篇我不敢打了,后面是劉少奇、陶鑄等被文化革命打倒人的文章。當時我正讀陶鑄那篇富有文采的散文《松樹的風格》。 </p><p class="ql-block"> 在工廠工作的日子里,我用青春的激情,寫下了許多謳歌工廠生活的詩篇,略引幾句至今我還能背頌出來的一些詩句:“小高速車威力大。床頭一桿紅旗插。低頭一心散黃花,只聽一陣沙沙沙”(《贈小高速車》);“刀尖咬緊鋼牙,卡盤帶汗飛舞。車下飛出鋼龍,油花騰起白霧”(《贈4A—3車》);“計劃員把你的指標射向云端,宣傳員為你的新戰果又寫又畫,我們新時代的女車工啊,正踏著隆隆車聲猛搖著搖手把”(《女車工之歌》);“本來,馬達轟鳴,機聲隆隆,突然,鑼鼓喧天,掌聲雷動。啊,車間聯歡會……在社會主義勞動中誕生”(《車間聯歡會》)。我把它們輯入了詩集《黃河情韻》,并起名為“來自車間黑板報的詩”。關于工廠的生活,我還寫出了文章《七十年代的青春記憶》,在文中寫了一系列領導、工友,并在菲頁上題詞:非常感謝和懷念那些青年時代給予我幫助的朋友們。到后來從政后,一位領導說,我正讀你寫的車間支部書記。</p><p class="ql-block"> 等到恢復高考,有朋友相約迎接挑戰,我欣然接受。由于平時讀書較多,我第一年就應該考上了,但因本市扣分嚴而未能錄取。于是市里給廠里發文,讓我參與市里組織的培訓。廠部與車間商量,最后決定,我白天到榆次三中插班聽課,晚上回車間上二班。就這樣,第二年高考我被大學錄取了。大學畢業后,我不再回工廠,身份變成了干部。</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從政工作小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到機關單位工作后,因常以文學青年自居,曾受到領導批評。領導要求,干一行,愛一行,行政崗位須專業。以后要按領導要求讀專業文,寫公文報告體。</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仔細聽同志們的講話,認真學習寫公文報告。特別是到省里開會,聽其他地市匯報,聽領導總結。還廣泛研讀全國各地同類組織活動。我自覺提高較快,也確實時間不長就能給單位領導寫大材料了。有時寫得工作文章,還上了《中國共青團》雜志,并大版發表,得到了省共青團領導的認可。后來又到縣里任職,經歷了基層工作的一些歷練。回市里工作后,曾在一個部門任過正職。在單位,我曾要求單位職工不要抄報紙,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久而久之會有好處。我自己首先做出表率,到省里開會,自己擬發言稿,不用單位職工寫通稿。經過長期堅持,使自己也得到了鍛煉。</p><p class="ql-block"> 在單位,我宣布自己的作人準則。叫“與人為善”不害人,“與人為誠”不哄人,“與人為公”大致公道,“與人為容”不會容不下人。還在工作上提出“站在排頭不讓,手把紅旗不放”,從嚴要求的標準。我想努力打造一個好的工作氛圍,寬松的工作環境,叫“插枝柳,能成蔭,種畦花,能火紅”,讓大家都能發揮出創造的個性……</p><p class="ql-block"> 在政界工作的日子里,開擴了我的視野,鍛煉了我的能力。我留戀每個崗位,并不盼著去更高的位置,被一位領導批評為“隨遇而安”。于是在每個崗位我都是干很多年,直到不能再干了。如共青團機關我干了八、九年,直到年齡大了,才不得不轉崗。又由于受到團省委機關重視,上級機關出面交涉,安排到了縣里重要崗位上;在縣里又是工作了八、九年,直到別人要占那個崗位,我才回到市直單位任了正職;在市直單位,我又是干了近十年,直到該交流崗位了,上級才又做了調整。在政界工作的經歷,我寫成了文章《政事舊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退休藝海拾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 退休是人生最后的時光,退休后可根據自己的性情愛好選擇自己的生活。退休后有好幾個社會團體想讓我參加,但我選擇了中華文化促進會。我給自己定位,文化工作志愿者。一方面在協會和大家一起組織文化交流活動,編寫一些文化叢書;另一方面自己也動筆,撰寫一些文章。我們編輯的《文化晉中》刊物已有十年,有朋友寫詩贊曰:舉旗十載,錦章千卷。花開遍野,香飄滿園。</p><p class="ql-block"> 退休時光也可成為人生的高光時刻,因為退休后身體尚好,還有著努力工作的慣性,同時學習積累的知識較豐富,生活感悟較深,實際到了人生總結收獲的階段。退休后,我回歸了自己喜歡的文化事業。文化界的朋友讓我惡補了一些文化知識上的不足,文化界朋友們的才華讓我覺得自己年輕了幾歲。我拿起筆,開始了寫作。我把我心里的話,寫給天地歲月,寫給我的朋友們。我已出版書籍《文趣散得》《旅游散記》《黃河情韻》《閑愛孤云》《歲月印痕》《七十年代的青春記憶》《榆次往事》等文集。沒有叱咤風云的本事,但作為一個人,可以講出自己心底的聲音,我覺得沒白活。雖然有位詩人說,自己是一個名字寫在水上的人。但畢竟活過、愛過,留下一點自己的聲音,也留下了自己的一點生活感悟,自己學到的一點知識,見識。</p><p class="ql-block"> 我寫過黃河系列詩歌,如《黃河》《黃河吟懷》《黃河的黃》《詩伴黃河流》,贊頌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如:“黃河的黃優美/九曲十八彎 源遠流長/急流滾滾 雷霆萬鈞/潺潺汨汨 舒緩悠揚/是莊重彈響的金色琴弦/是千年萬年不朽的歌唱”;寫過散文《太行山寫意》《太行山的陽剛之美》《黃土地之戀》《黃土高原上好聽的歌》,歌唱著身邊的鄉土美景。輯了文集《榆次往事》,其中有篇文章《落葉歸處是故鄉》,寫出了我對高原故土的生死相依之情。我年輕時候寫過幾句勵志詩:“意志碎磐石,雄心為五洲。不知群兒愚,回首看渺流”“此生此世此心中。信念情感兩相存。情感綿綿柔似水,信念錚錚挺身行”;年齡大了的時候,寫了反映自我心態的一首詩《我是一棵青翠的小草》,抒發了自己草木人生的情懷:“我是一棵青翠的小草,天地間挺直自己的腰……我很平凡,枝枝葉葉不足以讓人賞眼細瞧。我很普通,也許只能襯托著鮮花美麗的微笑……我以自己柔美的生命,染綠世界的天涯海角”。</p><p class="ql-block"> 人的生命是堅韌的,但又是脆弱的。我的不少朋友先我告別了人世,而我自己活到年過古稀,到了古人說的“七老八十”的時候。雖然現在重病纏身,可自己覺得很滿足,相對比較圓滿。</p><p class="ql-block"> 我喜歡一位朋友對我們晚年生活的一句評價總結:清茶一杯,伏案揮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12.25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庄市|
崇文区|
白河县|
武鸣县|
龙泉市|
永寿县|
克什克腾旗|
齐齐哈尔市|
苍溪县|
嘉义县|
习水县|
霍城县|
靖宇县|
宾川县|
杭州市|
大冶市|
泸州市|
玛曲县|
基隆市|
宣化县|
鹤岗市|
锡林郭勒盟|
长治县|
东乡县|
洛阳市|
都昌县|
林州市|
哈尔滨市|
沈阳市|
阿拉尔市|
措美县|
定安县|
鄢陵县|
齐河县|
永丰县|
隆化县|
房产|
永宁县|
秦安县|
赤水市|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