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徐州之行2024.12.16-21

伊水清潺潺

徐州留影 2024年12.16驅車去徐州旅居了一個周,回來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越來越知道因自己對歷史的無知而忽略了一座城。徐州這座城不僅山美水秀,而且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令我激動萬分。   十年前在濟寧支教時,魚臺距離徐州很近,因為對歷史不了解,所以一直對徐州不感興趣,這次覺著閑著也是閑著,就去那里呆幾天吧,臨時簡單做了一下攻略,了解到徐州主要景點有:回籠窩、戶部山、云龍湖、云龍山、龜山漢墓、寶蓮寺、文廟、金鷹、乾隆行宮、徐州博物館、鐘書閣、戲馬臺、淮海戰役紀念塔。據說那里的美食也值得去嘗嘗。差不多三個小時的駕駛路程,很快就到達。 落地徐州,首先選擇的是手搟面,徐州叫板面,很勁道,十元一碗,好吃便宜,在小店里,有三個大哥在聊出游的經驗,他們去過新疆,他們說去新疆九月份住宿便宜,但是草原就不太綠了,他們還計劃去西藏,我們也分享了去西藏的心得。簡單快樂的人,走到哪里都能聊起來,開心起來。 第二天首選距離較遠的景點——寶蓮寺和龜山漢墓,駕車不到20分鐘,路很好,環城路很寬敞,到達景區,人很少,不了解寶蓮寺的歷史,只是感覺有印度元素,一個大殿比一個大殿震撼,尤其是有一個壁畫和最主要的通天閣,讓我這個去過西藏青海福建,見過很多寺廟的人,都驚嘆了一番!后來查看了一下徐州的歷史,真是感嘆! (一)寶蓮寺 ?徐州寶蓮寺位于江蘇省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蟠桃山麓,占地面積約1100畝。?該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劉宋永初年間,原是中國第一座具有印度風格的寺廟。寶蓮寺歷經多次興廢,曾稱龍華寺、洪峰寺、紅蓮寺,在清乾隆年間定名為寶蓮寺。2009年,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決定重新修建蟠桃山歷史文化景區,由香港金鋒公司發起立項,并得到江蘇省宗教事務局批準。重建后的寶蓮寺內有“八殿、兩閣、一院”,建筑風格顯盛唐特色。其中,七佛殿是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建筑面積達2377平方米,殿內藏有長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觀音壁畫,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佛教題材壁畫。此外,寶蓮寺內還有高59.88米的通天閣,供奉著彌勒菩薩真身——天冠彌勒,佛像高39.88米,是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 在江蘇這片佛教文化繁盛的土地上,寺廟星羅棋布,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水之間。蘇州的寒山寺、南京的雞鳴寺、鎮江的金山寺等,都是游客耳熟能詳的名勝。然而,在徐州,卻隱藏著一座低調的寺廟——寶蓮寺,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四項全國之最的成就,靜靜地訴說著千年的傳奇故事。 寶蓮寺景區擁有國內“四個第一”: 1?? “七佛殿第一”:擁有國內最大的大雄寶殿,占地超過2000平方米,高度26米。 2?? “通天閣第一”:國內最高的佛閣,高度達59.88米,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 3?? “天冠彌勒佛像第一”:國內最大的室內鍛銅佛像,高度39米。 4?? “獨占鰲頭塑像第一”:國內最大的鰲型塑像,高度約10米,長度約18米,寬度約13米。 寺外的菩提圣蓮廣場、蟠桃勝境山門以及天龍八部(須彌山)廣場,與寺內的通天閣相互輝映,共同形成了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的核心中軸線。這一布局不僅突顯了徐州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蘊,更讓游客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濃郁的宗教氛圍。 天龍八部廣場,以“彌勒佛國”為主題,巧妙地融合了佛經中的八個護法神形象,象征著世間眾生。而通天閣則屹立在廣場之畔,與周圍景致相映成趣,共同構成了蟠桃山佛教文化景區的一處亮點。 寺廟內的眾多建筑均以通天閣為中心,沿南北軸線鋪展開來。通天閣作為核心景點,其樓高達到59.88米,傲然矗立,目前已成為國內最高的佛閣,吸引著無數信徒和游客前來瞻仰。 通天閣內莊嚴地供奉著彌勒菩薩的真身——高達59.88米的天冠彌勒佛像。這座佛像不僅是國內最高的室內鍛銅佛像,更以其宏偉的氣勢,吸引著無數信徒和游客前來朝拜。 七佛殿,占地2377平方米,坐落于寶蓮寺的中心位置,不僅作為大雄寶殿承載著寺廟的核心功能,更被譽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大雄寶殿。 七佛殿內莊嚴地供奉著七尊佛像,包括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以及釋迦牟尼佛。這些佛像靜靜地凝視著每一位來訪者,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佛家故事。 殿內還珍藏著一幅長37.5米、高9.5米的南海拜觀音壁畫,這幅壁畫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佛教題材作品,其宏偉的規模令人嘆為觀止。 在寶蓮寺,你能深刻感受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所蘊含的深遠哲理,體會到“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那份純凈無瑕的境界,更能細細品味“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所展現的釋然與豁達。這座寺廟,融合了異域風情與山水人文,歷經滄桑卻依舊熠熠生輝,佛光與神秘交織,讓人流連忘返。 (二)龜山漢墓   龜山漢墓距離寶蓮寺駕車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免費停車,門票80元每人,提前一天每人69元,景區包括龜山漢墓,點石園、圣旨博物館三個景點,是此次徐州之行最值得去的地方,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 龜山漢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注的夫妻的合葬墓。走進龜山漢墓幽暗的墓道,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千年前的氣息撲面而來。該墓依山為陵,鑿石為藏,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和15間墓室組成,總面積是700多平方米,容積量達到2600多立方,工程浩大,幾乎掏空了整座山。龜山漢墓南甬道由26塊塞石堵塞,分上下兩層,每層13塊,每塊重達6-7噸,石塊間接縫緊密,難以塞下一枚硬幣,主要的作用是防止盜墓。真的贊嘆過去帝王的奢華。 “點石園”三個字來源于清代康熙皇帝御筆,取“點石成金”之意,也寓意園中的石刻文物具有獨特、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園子除了冬季,其他季節應該比較美。圣旨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展出皇帝圣旨和明清科舉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填補了我國博物館事業的一項空白。圣旨博物館建筑面積8千余平方米,館藏文物3萬余件套,是一座綜合性、多功能、現代化的博物館。 (三)戶部山 戲馬臺西楚霸王秋風戲馬,英氣長存 古民居深宅大院畫堂春色,庭院深深 快哉亭蘇東坡激昂文字,快哉長風 回龍窩乾隆皇帝龍驤虎步,九曲回環 …… 來云龍 總要到戶部山 感悟兩千余年的文化底蘊 戶部山位于徐州市云龍區,是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4A級景區,被譽為“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 戶部山原名南山,因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建戲馬臺而得名。公元前206年,項羽定都彭城,并在山頂建造戲馬臺,使其成為徐州的第一勝跡。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因黃河水患,徐州戶部分司遷署于戲馬臺之上,從此戶部山得名。 ? 戶部山不僅是一個自然景觀豐富的地區,還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其林木茂密,四季分明,山水相依,巖石形態各異,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此外,戶部山擁有豐富的歷史遺跡和民間傳說,如漢墓、古建筑等,展示了徐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戶部山街區擁有2000多年歷史積淀和300多年商業傳承的城市文化記憶,是徐州“彭城七里”歷史文脈的核心地段,是徐州楚漢文化、運河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商業文化的薈萃地,文化底蘊深厚。 戶部山是古代富人居住區,我去了崔家大院和余家大院,據說崔家大院是2022年12月免費對外開放,第一次來到徐州就有幸參觀了這個深宅。崔燾故里,走在里面把我轉得暈頭轉向,就像迷宮,每個院子都是那么講究,那么讓我贊嘆,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間,擴建于清道光年間,是清道光年間翰林崔燾的家人及家族的聚居地。戶部山崔氏先祖崔海是明嘉靖翰林,十世崔燾為清道光翰林,一門雙翰林。 崔家大院現存下院和上院的前半部。占地5 2 0 0平方米,有1 2個四合院,房屋1 5 0余間。在正門廣場上立著兩個旗桿,高近2 0米。上懸掛著崔字旗幡。民國時期規定,凡有舉人或進士之家可以在家門口樹立旗桿,崔家明清兩代進士,所以家門口樹立兩個旗桿。 戶部山余家大院是清康熙年間,徽商余氏三兄弟買下了戶部分司舊衙署,改造成民居,俗稱余家大院。余家大院由中、東、西三進院落和兩座花園組成,中軸對稱,氣勢恢宏。共有房屋106間,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從那里回來我查閱了資料方知很多關于余家大院的故事:   余家大院的中院,那可不是一般的民宅,它原來是明代徐州戶部分司的官府公署。戶部,當時掌管國家的田地、戶籍、賦稅等一切財政事宜。明代徐州位于黃河岸邊,又設置國家四大糧倉之一的廣運倉。彼時的黃河是大運河的漕運之道,徐州作為大運河的重要中樞,大運河來往公私商船頻繁,為了收稅,在徐州設立戶部分司,位于奎山腳下。即“分司駐此榷商稅”,來往貨船在此榷稅,官員高至三品。 明代天啟四年(1624年),黃河在奎山決口,駐在奎山的戶部分司遷移到徐州南關,不久又遷移到徐州高聳的南山。在南坡依山而建戶部分司公署,南山由此也改稱為戶部山。后戶部分司遷走,公署為富戶尚家購置成為民宅。 余家購置大院是在乾隆中葉,院落地勢好、風水好,向陽,在南坡的高阜上,后鄰項羽戲馬臺。正門前,視野好,蒼茫云龍、巍峨泰岳,舉目可得;門前是開闊的坡地,可開辟園圃。據余家第十二代傳人余宗城先生介紹,現在的余家大院,包括東中西三個院落,是先有中院,再有東院、西院,那是經過二三代人的艱苦創業、不懈積蓄陸續添置的。 在余家第二進院子堂屋里,懸掛著余家族譜圖表,這是根據余家第十二代傳人余宗藩先生經過多年時間、耗費多年心血整理的族譜繪制而成。 余家第二代傳人,長子名諱失傳,后來改行做南北貨食品店,店號“余福泰”,遷居到下街(解放路)。次子余元昌,繼承父業仍然做茶商。余家第四代次子余煥文,是遷居戶部山的始祖,自茲余家轉入從文。第五代考取秀才,第六代長子余錫齡字夢九,篤孝嗜學,后為恩貢,選授江浦縣儒學教諭;次子余鶴齡字云客,中武舉,后遷入徐州南高家營村。 在余家大院里的東屋,懸掛著“余家后人捐贈的家具”,向世人展示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余家大院第三進院子,堂屋是主房,長條案擺放花瓶、插瓶表示平平安安,古鐘和鏡子象征終身平靜,是大老太爺以及長子余宗藩的居室。東廂房曾經是戶部山余氏第11代后人余霆和許瑩夫婦的居室。余家使用的家具是中國古典式家具,做工考究、精美細致,是家槐木料做成。至今,這些家具依然完好。1999年他們搬出了這所房子,余霆表示這些家具都是優秀文化的傳承,把它們捐給徐州民俗博物館,供世人觀賞。 余霆捐贈的十多件祖傳的老式家具中,北間擺放整面描金鏤花架子床,上面有清末徐州著名畫家王琴舫畫的水墨花卉畫。兩個床頭柜,一個雙門站柜。這副描金鏤花架子床就是太老奶奶以前的陪嫁床。南間是余霆夫婦當年使用的雕花架子床,床板、托架扣上雕刻著精美的“將軍探家 狀元回門”場景。這些家具展現了余家人的生活品位、解讀出一個家族的整體生活方式。 據余宗城先生回憶,過年過節的時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也是余家大院里最熱鬧歡樂的時候。正月初一,余家大院里紅燈高掛,鞭炮聲聲,春聯梅花墨香伴著花香,彌漫飄逸。各家大人首先要給長輩拜年,然后是帶著孩子到東、中、西院子互相串門拜年,你來我往,喜氣洋洋。正月十五上元節,各家門前都懸掛各色各式的燈籠。孩子們則更有趣,有一年,孩子們每人都有一盞裝有轱轆的燈籠,從下街(解放路)上開始,大小相間排列起來,每人用繩子牽引著,迤邐北行,繞道馬市街西去,再由上街折向南,到勞動巷回到下街,轉了一大圈,燈籠顛倒了就笑,蠟燭滅了再點,好不開心! 走在大院里,可以想象到當時這里該有多么熱鬧和繁華! 多么希望這些老宅里恢復往日的繁華熱鬧,而不是成為今日豪華確實冷冷清清的博物館。但是那樣又是怎樣的貧富懸殊,確實很多矛盾。 再說說云龍山,云龍山位于徐州市城南,又名石佛山。我查閱了資料,了解到云龍山 海拔142米,長達3公里。山分九節、蜿蜒起伏、狀似神龍,昂首向東北,曳尾于西南。云龍山以“溢洪道”為界,溢洪道以北屬云龍區,以南屬泉山區。通常所稱的云龍山多是指北部的部分山峰。 云龍山既有自然風光,又有人文景觀。山上文化古跡眾多,有北魏時代的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的放鶴亭、招鶴亭、飲鶴泉、張山人舊居,明代的興化禪寺,清代的大士巖、山西會館、船廳、御碑亭、碑廊等歷史文物古跡。解放后云龍山又修復和新建了幽邃軒、洞天小廬、跨云閣、云龍書院、杏花村、觀景臺、同心臺等歷史景點。 云龍山有佛教文化,從北魏到清代,逐步建起興化寺、大士巖、唐宋摩崖石刻等著名歷史古跡。每年農歷2月19日都會舉辦云龍山廟會。   宋代蘇東坡任徐州太守時,曾多次攜友游覽云龍山,留下許多傳世佳作名篇。先后登臨云龍山的歷代名人有劉邦、劉裕、蘇軾、乾隆、邵大業、毛澤東、蔣介石、胡錦濤、李鵬、朱镕基、李可染等。 有一種說法, 公元前206年,劉邦在豐西澤斬白蛇,舉義旗,宣布抗秦起義,隱匿于芒碭山、云龍山之間,總有一片祥云,形狀如龍,圍繞在劉邦頭頂。因劉邦后來當了漢朝的開國皇帝,皇帝是“龍”,他藏過身的山,也就稱為云龍山了。 我比較喜歡這種說法,因為最近在聽三國演義,所以對劉邦在徐州這段時間比較感興趣。 云龍山比較感興趣的是兩個寺廟,興化寺和大士巖。 興化寺原名石佛寺,初建于唐朝開元年間。歷經數朝代,古跡眾多:大雄寶殿、濟公殿、鐘樓、藏經樓等,其中較出名的是北魏時期的大石佛,唐代的摩崖石刻。石佛為釋迦牟尼佛半身像,高約三丈二尺。這就是與云崗和龍門石窟同時代富有盛名。我進門就被深深震撼,等我轉了一圈又一次返回來,還是進去拜見了一下石佛。興華禪寺有著濃濃的歷史味道,一進檢票口,我就感覺到了,被眼前的建筑吸引了。我總是能在厚重的歷史建筑中靜下來。 大士巖是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徐州知州姜焯創建的,原為放鶴亭僧舍。興建僧舍挖地基時,發現一巨石長約八丈。姜焯授意工人雕為觀音大士像,原石當中有白紋一道,橫亙腰間,隨示名玉帶觀音,統名為大士殿。大士巖院內有清代種植的古柏兩株,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這個建筑很講究,我忍不住在石階上坐下來留個影,還有大佛字前的光影,真的很美。 從云龍山東門下來,巧然進到一家酒店,實在隱秘靜謐,真喜歡這樣的地方,又一次知道了自己認知和經歷的有限。再往西門轉的過程中,找到了乾隆行宮、徐州博物館、云龍書院,這些都是徐州獨特的厚重的歷史文化。 第一天去云龍湖,風比較大,有些冷,但是還是喜歡上了那里的杉樹林、椰子樹,沿湖垂柳倒影,美醉了!偶遇三位穿漢服的帥哥和美女,實在陶醉深處不知寒啊,趕到大劇院正好是夕陽西下,鳥兒一次次自由起飛,伴著紅透的天邊,我也美美地留下了倩影兒。第二次再到云龍湖岸邊,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很是溫暖,有一個薩克斯愛好者吹著《心愿》這支曲子,我忍不住跳起舞來,這兒無愧國家級園林城市。 下面是徐州云龍湖管理單位對徐州的一段描述,我也借用過來,作為對此次徐州之行的總結:   徐州,是一座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兩千五百年建城史的古城,是江蘇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堯封彭祖于泗水之濱,彭祖據此建立大彭氏國,故此地稱彭城。大禹定九州,徐州名列九州之一,而彭城位于徐州中心,故彭城又稱徐州。徐州曾作為大彭氏國和西楚帝國的國都。秦以來,徐州先后作為郡、路、州、府、縣等不同級別的行政區治所。漢初,高祖劉邦封其弟劉交為楚王,號楚國,都彭城。徐州因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僅有記載的戰事就多達400余次。最早的一次,發生于公元前21世紀,即彭伯壽征西河。楚漢相爭,張良一曲《楚歌》令項羽八千兵散;韓信九里山十面埋伏,令項羽兵敗垓下,自刎烏江。三國角逐,陶謙三讓徐州;曹操屠城,彭城血流漂櫓。拓跋燾屯兵云龍山,留下千年石佛遺跡。公元1948年發生于徐州及其周邊地區的淮海大戰,更是驚天地,泣鬼神,成為舉世聞名的經典戰例。 徐州是個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山水古城,“山包城,城包山”是其地理特征。自然山水構成了徐州城市空間格局——“群山環抱,一脈入城;兩河相擁,一湖映城”,自然景觀條件十分優越。在徐州主城區周圍,分布著大小山頭72個,這些山頭怪石嶙峋,草木茂盛,其中,云龍山分布著眾多文物古跡,如北魏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蘇東坡遺跡、張山人放鶴亭,明代興化寺,清代大士巖、云龍書院,泰山碧霞祠,漢王拔劍泉等名勝古跡,聞名中外。 悠悠數千載歷史,造就了徐州這座古邑名城,也孕育了徐州楚風漢韻的地域文化特色。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徐州 “漢代三絕”、云龍山水、東坡遺跡享譽全國,蜚聲海內外。近年來,按照建設生態徐州、綠色徐州、園林徐州、人文徐州的目標,徐州以綠美城,以文立城,把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變為生動時尚的創意與建設詩意家園的創舉,打造出魅力四射的蘇北園林城市,同時,也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 云龍湖旅游景區是徐州旅游的名片。 寫下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在聽藏族歌手旦正才仁和楊秀措唱的歌《想念的禮物》,實在太應景了,我在靜靜地想念這幾天看到的美景,想念我的幸福,想念我的獲得。這一切都是多么珍貴的禮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辽阳市| 喀什市| 香港| 蓬安县| 棋牌| 荥阳市| 东港市| 潜江市| 灌阳县| 山东省| 珠海市| 东兰县| 江川县| 金川县| 皋兰县| 翁牛特旗| 耒阳市| 土默特左旗| 无为县| 合肥市| 平潭县| 仙居县| 获嘉县| 双牌县| 磐安县| 莫力| 山阳县| 子洲县| 重庆市| 醴陵市| 吉水县| 兴义市| 莱阳市| 杭锦后旗| 亚东县| 西贡区| 邮箱| 务川| 青川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