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滇西邊陲,橫斷山脈的萬峰林中,有一座千年古村落叫諾鄧村。三百多幢明清時期的民宅,依山層層疊疊,紅墻黛瓦,隱遮在秋色的彩林中。一條涓涓小溪,將村寨分成東坡和西坡。雨霧茫茫,瀝瀝細雨打濕了古道石塊,光亮的表面濕滑而有質感。兩旁民居的紅泥墻斑駁凸顯蒼涼老態。</p> <p class="ql-block">下午,厚厚云層壓在山崗,細雨依然蒙蒙飄逸。我們沿著馬幫古道在東坡尋到一家四合院,蒼勁古樸的門樓,樓角高翹,門眉被煙薰成黑色,粘印上歲月的滄桑。門樓右墻下壘有二口大鍋,爐火正旺,粗圓的樹木正在爐堂內熊熊燃燒,大鍋蒸汽騰騰,沸沸揚揚煮著混濁的鹽質鹵水,一對中年夫妻,輪流用篩子攪拌,不時撈出鹵水中雜質和滓垢,他們在熬煮井鹽。緊挨著的另一口鍋,經過濾堆積起雪白的鹽粒,晶體透徹,這是半成品,還要經過幾道工序,才是成品鹽。門墻左邊堆放著四五個塑料大缸,盛放著鹽井抽來的微黃的原質鹵水。</p> <p class="ql-block">據介紹,千百年來,他們祖祖輩輩相傳了獨特的熬鹽方法,可歸為六個步驟:一是汲鹵;二是背鹵;三是煮水;四是捶鹽;五是圧模;六是烘烤。操作工藝雖然不復雜,但辛苦勞累,僅煮水熬鹽就需二十四五個小時,半夜三更隔時需起床攪拌,防結鹽燋爛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典型的手工煮鹽作坊,四合一天井的二層樓庭院,屋檐交叉錯落有五個層次,寓意財富,五谷豐登,深含白族文化底色。這老宅建于明未,有二百多年歷史,墻上鑲嵌一塊國家級文物保護的石牌子。古宅主人楊斌全,四十歲左右,瘦削精干,臉龐黝黑,他說全村大多腌制火腿了,僅存五六家煮鹽作坊,自稱祖輩是煮鹽為生,正宗的白族鹽幫,鹽馬古道是他們一步一步踩出來的,曲折蜿蜒至騰沖、保山、昆明及緬甸等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鹽井在村口的溪流洼地,鹽質鹵水富含鉀,不知流淌了多少個千百年,也不知何年何月何人發現的井口,流傳著許多古老而美麗的傳說。這口仍然噴涌鹽質鹵水的鹽井,養育了千百年白族的村民,富甲一方,這是不爭的事實。這口古井和相依存的古法制鹽工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了。</p> <p class="ql-block">小溪為界,西坡主要是民宅和祠堂廟宇,東坡沿著古馬道則是商鋪作坊、鹽街集市、官衙,古時職責功能涇渭分明。鹽是幾千年封建朝廷稅收的主要來源,當年著名的晉商和徽商,都依傍朝廷販鹽而富甲天下。東坡鹽街,隋唐時就設有鹽局。煮鹽灶戶將食鹽交于鹽局,鹽官將食鹽發放給各路鹽幫行銷。絡繹不絕的鹽幫只有拿到鹽票,才能購買食鹽,量的多少受鹽官控制,鹽幫兼混著茶幫,在山林古道運行而生。據當地資料可查,鼎盛時期的明代,諾鄧村的五井鹽課提舉司年上繳鹽課銀可達38000兩,清朝年上繳鹽課銀也有7200兩,實達實的數據,讓人吃驚!雪白的食鹽就是白花花的大洋。當年商賈集市的繁榮,產鹽販鹽的富裕殷實,在該村宅院門樓的磚雕和門窗木雕中,可見一斑。</p> <p class="ql-block">該村有許多古老的榕樹、樟樹、楓樹,尤其有株八百多年輪的古黃木樹,依然枝繁葉茂,碩大無朋的樹冠蔭庇著諾鄧村。這里曾是滇西地區的經濟重鎮,鹽幫茶幫古道的交會口,馬幫人客流云集,市集商賈物物交易繁榮,催生出又一個行當,家家戶戶腌制火腿。自明清傳承下來的制作方法,已成獨特的秘籍,制作出優良品質的火腿。</p> <p class="ql-block">用本村特有的井鹽腌制的火腿,經腌制、浸洗、發酵、掛晾等工藝,二至三年后才可食用,并可削片生吃,已成火腿中的珍品。我的同伙口水垂涎,讓我們入住的五滴水客棧店主,削下火腿片放入口中,細嚼辨著味道,連連說:好吃!好吃!我也嘗了片,細品了一下,沒有油膩的生腥感,似有一種清香的甘甜。據說,我國有三大著名火腿,浙江金華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蘇如皋火腿,諾鄧的火腿雖未入列,但品質完全可以媲美。</p> <p class="ql-block">山村的東半坡,原來是商貿區,許多人家住宅與商鋪一體,鋪面擺著火腿,廳堂更有一排排懸掛陰晾著的火腿。我們來到一戶徐姓人家,男主人七十五歲,身板健壯,臉色紅潤,十分健談好客,相傳是25代制作火腿的世家。他家樓上樓下,廳堂倉房都掛滿了晾曬的火腿,總數約有四五百只。我俏俏地問一年收入有多少?他眨巴眨巴眼睛,吞吞吐吐地擠出聲說:四十萬該會有的吧!他為我們介紹家庭狀況,面有喜色地說:三個兒子大學畢業后都當了公務員,大兒子在省城當公安分局長,二兒子在州府人大工作,小兒子在縣城公安局也當上警察了,一副得意的自豪感。老人邊說邊咪著老酒,還要拉著我們入席一起喝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夜幕降臨,寒意侵襲,昏暗的稀松的燈光,沒有勾勒出山村的輪廓,深陷于黑漆漆的山谷中,漸漸地悄無聲息,沉默了,靜寂了,睡眠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諾鄧村在白族語中意為“有老虎的山坡”。追溯諾鄧村的歷史,可逆源到滇西古王國南詔國時期,因鹽井而生,因鹽業而盛,現衰落成深山中孤寂的小山村。近年因諾鄧火腿名聲的鵲起,讓外界人們看到,其原生態的萬壽宮、玉皇閣等古建筑群獨具滇西白族特色,又包含了古井鹽和白族馬幫文化,以及“本主信仰”和“三教一體”等宗教、民族文化元素,是一個可挖掘的歷史、經濟、文化富礦,未來可期。</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庆云县|
蓝田县|
南康市|
辉南县|
元阳县|
乌审旗|
常德市|
朝阳区|
海门市|
虞城县|
浦北县|
永寿县|
定州市|
铁岭市|
濉溪县|
武平县|
枝江市|
岳阳市|
基隆市|
麻阳|
凉山|
车致|
交口县|
宁城县|
博客|
永胜县|
赫章县|
迁西县|
特克斯县|
额敏县|
温宿县|
堆龙德庆县|
合肥市|
日照市|
五大连池市|
安乡县|
满洲里市|
巨鹿县|
日土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