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14——9.15”,拉薩——日喀則——定日,游羊湖,訪扎什倫布寺,前往珠峰途中及路上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錯坐落在山南市貢嘎、浪卡子兩縣境內。出拉薩,上拉日高速,中途轉349國道。去往羊湖途中,國道與雅江河谷并行,有好幾處觀景臺,可遠觀近賞河谷風光。</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錯,湖面海拔高4441米,藏語意為“上面牧場的碧玉湖”,與瑪旁雍措、納木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內陸湖。湖面分布很廣,呈不規則的珊瑚枝狀,湖岸曲折蜿蜒,周長250公里。</p> <p class="ql-block">羊卓雍措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溫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為一體,周圍有常年不融的雪山冰峰,最高的冰峰海拔達7000多米。湖中有很多小島,島上牧草豐茂,牛羊成群,有牧民居住。又,羊卓雍措湖是低濃度咸水湖,湖中浮游生物很多,魚餌豐富,盛產細鱗魚、高原鯉等各種魚類,所以它還是一個富饒的天然“魚庫”。加之藏民不食魚,這里便成了魚類自由繁衍生息的天堂。</p><p class="ql-block">在海拔4998米的山口遠眺,在幾處觀景臺流連,高原圣湖令人心曠神怡,久久不舍離去。</p> <p class="ql-block">告別羊卓雍錯,沿349國道繼續前行。道路兩側群山逶迤,在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多見冰峰和雪山。</p> <p class="ql-block">卡若拉冰川。</p><p class="ql-block">距離江孜縣城約70公里的卡若拉冰川, 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也是唯一一座距公路最近的冰川,<span style="font-size:18px;">冰舌前沿</span>海拔5560米,站在海拔5400米的公路上,感覺攀爬可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度詞條,</span>卡若拉冰川是乃欽康桑山峰的一部分。乃欽康桑頂峰7191米,山體雄偉,危巖嵯峨,頂部尖錐突兀,形如鷹嘴,坡嶺溝壑間的終年積雪發育了總計116條冰川,面積達118.82平方公里。卡若拉冰川是其中最大的一條,面積9.4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冰川看上去像是一只匍匐在錐狀山頭上振翅欲飛的雄鷹,氣勢非凡。</p> <p class="ql-block">自卡若拉冰川始,接下來幾天的行程都在日喀則。</p><p class="ql-block">日喀則是西藏下屬地級市,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外與尼泊爾、不丹、印度接壤;南北地勢較高,中間為藏南高原和雅魯藏布江流域。</p><p class="ql-block">百度日喀則的歷史由來。公元七世紀中,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按照地理自然分布狀況,把所轄中部地域劃分為“衛、藏”兩大部分。拉薩河谷一帶稱“衛”,雅魯藏布上游沿岸、西至岡底斯山(現阿里一部分)稱“藏”,日喀則位于年楚河下游,舊稱“年麥”,相對于“藏”區而言位置更靠南,始有“后藏”的稱謂。這里雖很早就有人居住,但仍是荒涼之所。</p><p class="ql-block">八世紀,印度高僧蓮花生應吐蕃王朝藏王赤松德贊之請進藏建桑耶寺,路經日喀則,在此修行講經,他預言雪域高原的中心在拉薩,其次在“年麥”(日喀則)。</p><p class="ql-block">“日喀則”名稱源于十四世紀初。噶舉派帕竹地方政權得到元皇室的庇護,在衛藏地區設了13個大宗溪(地方建制),其中之一設在年麥,名溪卡桑珠孜,簡稱溪卡孜,漢語音譯為“日喀則”,“如意莊園”之意。</p><p class="ql-block">日喀則市下轄一個區和17個縣,人口近80萬,在西藏地級市中人口最多。</p> <p class="ql-block">日喀則江孜縣境內。河谷間一片片正在收獲的農田。</p> <p class="ql-block">途經一處水庫,網查得知,是建于年楚河上游的滿拉水庫。</p><p class="ql-block">年楚河是日喀則的母親河,也是雅魯藏布右岸最大的河流。年楚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的雪山,由東南向西北流至日喀則,全長217公里,在日喀則附近匯入雅魯藏布。</p><p class="ql-block">年楚河流域約11100平方公里,人口占西藏總人口的7.4%,耕地面積為全自治區的21%。這里氣候適宜,土地肥沃,水源豐沛,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有“西藏糧倉”之稱。</p><p class="ql-block">滿拉水庫海拔4200米,以灌溉、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綜合效益。為日喀則用電和流域內的農業灌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p> <p class="ql-block">過江孜古城。</p><p class="ql-block">江孜古城(現為江孜縣)距日喀則市90公里,是一座歷史悠久、名勝集中的歷史名城,因其位于交通要沖,工商業繁榮,逐漸成為西藏繼拉薩、日喀則之后的第三大城鎮。</p><p class="ql-block">江孜還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04年,江孜軍民為保衛祖國領土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城堡上至今還保留著抗英的炮臺。</p> <p class="ql-block">與古城堡相鄰的白居寺,建于1427年,歷時10年竣工,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寺主要有兩大特色,一是薩迦、噶當、格魯三個教派共存一寺,寺內供奉及建筑風格也兼收并蓄、博采眾長。另一特色是白居寺的標志菩提塔,是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塔中有寺,寺中有塔”,渾然天成。塔內佛堂、佛龕以及壁畫上的佛像總計有十萬個,因而得名十萬佛塔。白居寺的建筑特色為后藏地區寺院建筑所獨有。</p> <p class="ql-block">兩張近景塔照來自網上,致謝!</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附近,還有一處帕拉莊園,是舊西藏十二大貴族莊園中唯一保存最完整的。百度資料,舊時西藏貴族分為四個等級,帕拉家族屬于第二等級五大“第本”家族之一,僅次于由歷代達賴喇嘛家族組成的“亞奚”家族,在舊西藏眾多貴族中,具有較高的地位。帕拉莊園的房屋建筑包括下人和奴隸的居所、生活器具等均為實物,是舊西藏真實生活的縮影。帕拉莊園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途經江孜縣時已是傍晚,古堡正在維修,寺院莊園已經關門,匆匆一過。現在回想,那晚如果在縣城留宿,第二天看看寺院莊園才好,與這兩處非常值得一游的人文景觀失之交臂,甚為遺憾!</p> <p class="ql-block">入住日喀則。一早,去看扎什倫布寺。</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藏語意為“吉祥須彌寺”,始建于公元1447年,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一世達賴喇嘛根敦朱巴興建。17世紀四世班禪擔任寺院住持時加以擴建,后成為歷代班禪大師的駐錫地。</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是西藏格魯派四大寺院之一,也是格魯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場。</p><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A級旅游景區,還是宗教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依山而建,背倚山坡, 坐北朝南,宮墻沿山勢蜿蜒逶迤,長 3000 多米。 與建于山頂的布達拉宮相比,沒有那般居高臨下的氣勢,但寺院規模宏大,殿宇僧房循序排列,鱗次櫛比, 有一種后有依傍,足有根基的實在感。</p> <p class="ql-block">按照游覽線路,自西向東,依次參觀。</p><p class="ql-block">雖然是第二次來到扎什倫布寺,但強巴殿(彌勒佛殿)、十世班禪靈塔殿和其他幾位班禪的靈塔殿,其莊嚴肅穆,其裝飾華美,依然令人感覺震撼。</p><p class="ql-block">強巴殿入口。強巴佛殿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扎什倫布寺最宏偉的建筑</span>。強巴佛,即漢地佛教的彌勒佛,是掌管未來的未來佛,很受信徒重視。佛殿高 30 米, 為五層大殿,由九世班禪主持,建于 1914 年。 所供銅佛高 26.2 米,共用黃金 6700 兩、 黃銅 23 萬多斤,僅佛像眉宇間鑲飾的鉆石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就有 1 400 多顆,令人咋舌。銅佛由 1 1 0 個工匠用時 4 年完成,是世上最高最大的銅塑佛像,也是巨型雕塑中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十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1989 年,十世班禪主持五至九世班禪合葬靈塔殿建成儀式,在日喀則視察期間因操勞過度而圓寂,國家即撥重金在扎什倫布寺修建大師遺體靈塔祀殿,供世人瞻仰和朝拜,緬懷他愛國愛教的業 績。 靈塔祀殿近 2000 平方米,能容納很多祭拜者。 中間的靈塔面積 253 平方米,高 1 1 . 5 米,塔身金皮包裹,遍鑲珠寶,瑰麗無比。</p> <p class="ql-block">四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與五至九世班禪大師的靈塔殿在前后相通的兩個院落里。</p><p class="ql-block">這是四世班禪靈塔殿。四世班禪17世紀住持扎什倫布寺 60 年間,對 重修擴建扎什倫布寺貢獻最大,深受僧眾愛戴,他的靈塔殿最為豪華。</p> <p class="ql-block">五至九世班禪靈塔殿在 “ 文革 ” 中大部遭毀, 1984 年,國家撥款,由十世班禪主持重建了合葬的靈塔殿,歷時5年完成。殿內不能拍照,從門外拍攝的照片能看到大殿正中靈塔前供奉著九、十、十一世班禪大師的照片。九世班禪在位時,主持建造了強巴殿,在藏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p> <p class="ql-block">措欽大殿(大雄寶殿)。中間主殿供奉釋迦牟尼,兩側配殿為彌勒殿和度母殿。</p> <p class="ql-block">大經堂是寺內最早的建筑,建于寺院興建初期。經堂前600平方米的場地,是班禪為僧人講經和辯經的場所,可容納2000人聽課。扎什倫布寺現有五大扎倉,是顯密雙修的寺院。格魯派僧人學修佛法的最高考試也在這里舉行。2021年10月26日,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經過近20年對佛法的學習研修,在這里接受多位大德高僧的嚴格考核,順利通過并獲得藏傳佛教格魯派顯宗最高學位“嘎欽”。</p> <p class="ql-block">扎什倫布寺的曬佛臺,也是藏區四大格魯派寺院中最為高大最有氣派的。</p> <p class="ql-block">感覺藏區寺院與內地寺院最大的不同,是沒有燒香勸香一說。信眾拜佛敬佛發自內心,與金錢并無太大關聯。僧人們專心專注于學修經法,也專心專注于灑掃庭除和侍花弄草的日常,寺院處處清靜而潔凈。</p> <p class="ql-block">曲徑,高墻,深院,兜兜轉轉間,依然感覺,與布達拉宮的森嚴莊重、大小昭寺的恭敬虔誠相比,扎什倫布寺的氛圍似乎更文化,更“俗常”,因而也似感覺更親和、更親切。</p> <p class="ql-block">人們常說,西藏缺氧,但不缺信仰。此前感受,多來自于藏區遍布的寺院、白塔、經幡、桑煙等畫面;來自于藏民們虔誠崇拜的身影所帶來的視覺與心靈的沖擊。一路走來,尤其是參觀了幾座格魯派寺院,與僧人及普通人的簡短交流,對藏傳佛教傳承教育體系之龐大完整,對其在藏民心中影響之根深蒂固,對佛學佛法研習途徑之漫長嚴謹,對佛學佛法之博大精深更多了一些了解和感受。希望能更多的了解它。</p> <p class="ql-block">日喀則城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告別日喀則,重返318,繼續下一段行程——去看珠峰。</p> <p class="ql-block">珠峰坐落在日喀則市定日縣。途經拉孜縣,農田,草場,村莊一路相伴,飽覽藏南農區的豐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路旁,318國道5000公里路牌和紀念碑。停車,拍照。</p><p class="ql-block">自瀘定初啟318,一路辛勞奔波,一路風光大美,一路欣喜快樂!為古稀之年體力尚可,勇氣猶存;為依然葆有的旅行熱情和執著;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堅持的小團隊精神點大贊!</p> <p class="ql-block">駛過拉孜縣城后,海拔逐漸升高。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p> <p class="ql-block">過山口不久,進入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p> <p class="ql-block">保護區簡介,摘要:</p><p class="ql-block">——保護區建于1988年,1994年晉升為國家級,2004年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p><p class="ql-block">——保護區位于中國和尼泊爾邊境,覆蓋日喀則市吉隆、聶拉木、定日、定結四個縣,面積33879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保護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護區之一。平均海拔4200米,從最高海拔8844.43米到最低海拔1440米,相對海拔落差7404米。</p><p class="ql-block">——保護區內,除了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還有極為珍貴的人文景觀。</p> <p class="ql-block">遠眺喜馬拉雅的雪山群,期待明天好運氣!</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万宁市|
云霄县|
岑巩县|
屏山县|
灌云县|
江北区|
南汇区|
东乡族自治县|
五家渠市|
和田县|
滨州市|
隆回县|
澄城县|
庆城县|
丹凤县|
蛟河市|
岳池县|
云阳县|
富锦市|
富顺县|
台北市|
兴安盟|
九江市|
湖州市|
洛川县|
高阳县|
云林县|
宜黄县|
肃南|
东阳市|
六安市|
永和县|
武定县|
马龙县|
巴塘县|
东阿县|
云林县|
马鞍山市|
柏乡县|
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