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記不起是哪年了,反正也是冬至前后,我與北京的幾位老兵網友在南站會和,然后乘車前往京郊牛欄山下的一個老兵農場,那個農場是天山老兵創建的;他曾經在新疆天山腳下當過兵,起網名天山老兵;他比我們年長,大家都稱他老哥;因為他常在某退役軍人網站曬和聊他的農場,我們既喜歡又很好奇,在老哥邀請下,我們幾位踏上探訪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開始走的內環,出東直門后一路導航向東北方向而行,走走停停的,因為路不熟,那時郊區道路指示牌還不完善,一眼望去是一片片田野,也沒有標志性建筑,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行,遠遠地終于看到路邊有座廠房,近前打聽,門衛給我們指了指遠處的高山,說在那山腳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不一會兒,我們終于看到路左手邊有個木牌,上寫老兵農場,車拐進去,看到一個中等身材男子站在大門口朝我們招手。因為見過天山老兵照片,我一眼就認出是老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車停下來,天山老兵快步走來,像老班長似地,先讓我們做自我介紹,接著招呼農場的人幫助我們卸背包拿東西,并給我們分配休息房間;我推開房門,室內一塵不染,床鋪都是新的,連洗臉水都為我們準備好了,我們都是從軍營里走出來了,看到這一幕,仿佛又回到軍營,感覺無比親切溫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飯是老哥為我們舉辦的接風宴,也是滿滿的軍營味,除雞鴨魚肉外,主食是餃子,這些人里我歲數僅比老哥小,其他都是弟弟妹妹,聽說要包餃子,我趕緊幫著搟餃子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宴席開始,最活躍的是女兵瀟灑,她年齡最小,自主擇業又在幼兒園任職,這下更長不大了,見滿桌子的肉菜,活躍得像小班的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山老兵拿出幾瓶當地的名酒“二鍋頭”,這亦是北京酒友的最愛。老哥說農場不遠就是二鍋頭酒廠,邊吃邊喝中,我們還聽他講了這酒的來歷:據說二鍋頭是趙氏三兄弟的源升號酒坊于1680年釀造的,坊里的釀酒師發現天鍋里冷卻后流出的第一鍋和第三鍋酒都不及第二鍋的好,第二鍋里酒不僅醇厚甘洌,還清香純正,便起名“二鍋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酒坊所在的小鎮不遠就是牛欄山,那時牛欄山遠近皆知,趙氏三兄弟為給自家的酒揚名,便把牛欄山加在前面,叫牛欄山二鍋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哥還說也是有故事的,傳言早年牛欄山里有頭金牛,力大無比,白天山下為百姓開荒耕地,天黑回山夜宿,故而得名牛欄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轉天早晨,天山老兵帶我們參觀他的農場。他說他的農場只有六十畝地,他感覺很遺憾,但京郊幾百畝以上的農田不好找;雖然他現在種了麥子、玉米,養雞、羊、豬等,那都是權宜之計,總不能讓地閑著。農忙時他就雇幾個附近的村民幫助搭理農活。他還養了幾條看家的狗,其中有一只藏獒,儼然是農家過日子的架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哥說,北京城里人,再細說我倆小時候竟然是一條小馬路相隔的兩個大院住的鄰居,可惜那時孩子們沒有串院交往的習慣,盡管住得很近卻彼此不認識。但說起那兒的商店、電影院卻又像老朋友一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哥說,現在沒事他不進城,過的是純農村生活,干的也是農民的活,雖然農忙時雇人,但他每天總要到地里轉轉,除草、澆水、喂雞,啥活都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天老哥還帶我們在他的“領地”里轉了一圈,他邊走邊講,雖然已是深秋,走在地頭,我仿佛看到麥浪滾滾,聽見清水沿著水渠奔跑歡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還說準備把最南面的一片房改造成接待城里游客的小別墅,春季游人來這里踏青;夏秋時節來這里消夏,形成春游、夏消、秋嘗、冬享的立體化農莊模式,讓游客們盡情感受農莊不同季節的樂趣和瓜果梨桃的芬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客房邊有幾只羊在低頭吃草,我一下想起老哥去年除夕老哥發論壇里他接生小羊羔的那張照片來,穿著橘紅色的防寒服,抱著新生的羊羔,一臉“豐收”的喜悅,這不就是農民的幸福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農場處于荒郊野外的,為了安全,老哥還養了幾只狗,其中有只體型碩大的藏獒,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看著兇巴巴的,不過在主人面前卻異常溫順,老哥說要看家護院還得靠藏獒這樣的狗,那幾只小狗有事沒事都叫,是瞎叫,而藏獒白天夜里都不會叫,除非真有危險來臨才叫,所以夜里如果藏獒叫,他都會起來查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哥的美好規劃,我們都希望他夢想成真。希望他的農場在他的辛勤經營下越辦越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哥不僅有軍人本色和創業精神,而且還多才多藝,寫得一手漂亮的隸書,令我們佩服,相比之下,我們都成了小學生,當離別時老哥讓我們也寫個字留念時可難住了我們,最后我只得硬著頭皮寫下一行此行的寓意和對老哥農場的美好展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車前老哥又送給我們每人一件出乎意外卻令人驚喜的禮物:老哥親手為我們每人篆刻了兩枚印章。我雖然不會篆刻,但也見過些許印章,發現他還會刻漢印和白石大師的刀法,老哥另送我一枚他喜歡的閑章“人長壽”。這幾枚印章端莊典雅、又透著秀氣,令我驚訝,再三詢問才知老哥文革前后老哥在王府井榮寶齋還有過“代刀”的經歷。太不簡單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來,我與天山老兵又在北京城里的一個書法展中相見,老哥依然精神抖擻,風采依舊。我以為他的農場發達了,他說還是老樣子,也可能是因為他一直保持著軍人的直率和樂觀精神,到這個歲數也把一切看淡了,每天能有事做,能做事,就是快樂,就是幸福!我很贊同也贊賞他現在的精神狀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霄县|
中宁县|
卓资县|
胶州市|
孟州市|
贵溪市|
故城县|
黄石市|
镇赉县|
阳西县|
中西区|
镇宁|
江西省|
千阳县|
崇仁县|
永胜县|
闻喜县|
乐山市|
泸州市|
集安市|
石门县|
麻栗坡县|
诸暨市|
弋阳县|
三门峡市|
皋兰县|
呼和浩特市|
景德镇市|
新蔡县|
新安县|
雷山县|
文昌市|
靖边县|
韩城市|
赤水市|
普格县|
连平县|
南通市|
延吉市|
化州市|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