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故居位于河南省項城市王明口鄉袁寨村。故居占地270畝,有明清特色和傳統風格的各式建筑248間,周圍是1800米長、10多米高的寨墻,6座炮樓及三道護城河。<br><br>舊居整體按中、東、西三軸線布局,分東、西三級縱深院落,且院落幽曲相連,形成一片完整且別具風格的建筑群。建筑群由傳統磚瓦、木材、白灰等建筑材料構成,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特色。房屋頂脊之處,皆有獅、虎、豹、馬、猴等磚雕,四角挑檐高聳,飾有龍紋獸尖、直指蒼穹,氣勢恢宏。<br>袁家原本地少人多,全靠高祖母苦心勉強維持,但袁家特別重視教育,隨著袁世凱叔祖袁甲三考中進士后,步入仕途,屢建戰功。官至漕運總督,提督八省軍門,穿黃馬褂,成為晚清重臣,袁氏家族也立刻成為一方望族。咸豐七年,花巨資買下這塊風水寶地,并建造了袁府,袁世凱也出生于此。<br>袁世凱出身一個大家族,他的生父袁保中為項城縣的地主豪紳,捐了個同知官位。袁世凱系家中第四子,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劉氏。袁世凱在1859年9月16日出生的當天,家里收到袁甲三的書信,說是與捻軍作戰得勝。袁保中大喜過望,即為嬰兒取名為“凱”,并按照家族排行,命名“世凱”。<br>袁世凱出身河南項城的一個大家族,他的叔祖袁甲三官至漕運總督,曾參與鎮壓太平軍和捻軍,是這個家族的頂梁柱。他的生父袁保中為項城縣的地主豪紳,捐了個同知官位。袁世凱系家中第四子,生母是袁保中之妾劉氏。袁世凱在1859年9月16日出生的當天,家里收到袁甲三的書信,說是與捻軍作戰得勝。袁保中大喜過望,即為嬰兒取名為“凱”,并按照家族排行,命名“世凱”。<br>袁世凱自小喜愛兵法,立志學“萬人敵”,常自謂“三軍不可奪帥,我手上如果能夠掌握十萬精兵,便可橫行天下。”不惜重金購買各種版本的兵書戰策,被人譏笑為“袁書呆”。13歲時,袁世凱曾制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 袁世凱曾兩次參加鄉試,均名落孫山,又不愿留在鄉間做土財主,因此考慮在外闖蕩。曾作詩《感事》一首自勉:“眼前龍虎斗不了,殺氣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張巨口,一口吞盡胡天驕。”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少年時代便有遠大志向。后曾一度對科舉厭倦,但又不甘心,繼續讀書,準備功名。1882年,清朝屬國朝鮮突發事變,改變了袁世凱的人生軌跡。光緒八年(1882年),袁世凱隨軍東渡,參與平定朝鮮內亂,嶄露頭角,深得李鴻章等清廷大員的器重。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欽命其出任駐扎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并一連三任。在俄、日等列強對朝鮮的覬覦中周旋應對,竭力維護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系。甲午戰爭失敗后,中國面臨空前民族危機,舉國上下一致要求練兵變法,維新圖強。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袁世凱奉召上“萬言書”,痛陳時局,深得光緒帝嘉許,欽命其督練新建陸軍,開啟了中國陸軍近代化的先河。<br>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后,為和平解決國內局勢,正式提出南北議和。1912年初,南京臨時政府成立,清帝接受優待條件,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孫中山辭職,袁世凱繼任為臨時大總統。次年當選中華民國首任正式大總統。<br>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自稱皇帝,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建元洪憲,史稱“洪憲帝制”,定于1916年1月1日舉行登基大典,為洪憲元年。12月25日,表面支持帝制的蔡鍔和唐繼堯在云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廣西相繼響應,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宣布撤銷帝制,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企圖壓制南方起義力量,但并末奏效。5月下旬,袁世凱憂憤成疾。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癥不治而亡,時年57歲。8月24日,正式歸葬于河南安陽。<br>隨著近代中國社會的劇烈變化,以及袁世凱本人社會地位的轉變,袁世凱的政治取向及思想取向也都發生明顯的改變。他由醉心科舉正途步入社會,以洋務新秀而成為新政中堅,在中國學習西方謀求近代化的道路上,引領了清末新政的一個歷史時期。倡導并力行籌備立憲,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實行了近代化的改革和建設。辛亥革命時期與革命黨人、立憲黨人共同結束了清王朝。民國建立,主持制定了共和國的法律和條例,促進了國民經濟的長足發展。而在政治上則逐漸背離共和制度,謀求建立新的權威,最后帝制自為,遭舉國聲討和反對而失敗。<br>袁世凱有1妻9妾(其中有3個是朝鮮人),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17個兒子又為袁世凱生了22個孫子、25個孫女,兒孫達79人。<br><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江县|
成武县|
乳源|
梓潼县|
扎囊县|
乾安县|
青冈县|
固阳县|
兴山县|
上虞市|
麻阳|
民权县|
河间市|
镇雄县|
泾川县|
彰武县|
仁寿县|
岳池县|
长治县|
江永县|
大连市|
绥滨县|
东丽区|
石家庄市|
南康市|
德州市|
黄龙县|
宾阳县|
衡东县|
景宁|
泸溪县|
内黄县|
柘荣县|
交口县|
南投县|
南乐县|
万荣县|
土默特右旗|
巴彦县|
梁山县|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