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流淌了千年的古運河旁,潞水河畔,楊村鐵路橋下,曾經有一座存在時間不是很長的小學――楊村鐵路小學。在那里,我上完了小學一年級。</p><p class="ql-block">小時候,從家里出來,繞過后房檐,沿著池塘邊高高低低的小路,一、二百米的距離就到了學校。</p><p class="ql-block">許多年以后,每次路過前進道,在楊村鐵路橋旁看著腳下緩緩流過的大運河,努力的在記憶里面尋找童年的痕跡。腦海中僅有的、尚存的已經不太清晰的一絲絲痕跡也已經在拆遷改造過后徹底的了無蹤跡了。只能憑借回憶,大概判斷出原來的校址就在現在的八中那里。</p><p class="ql-block">校門開向東,門前一條短短的通向上坡居民區的小路,分割開了一池清澈的水塘。左邊水池大一些,右邊的偏小一些,池塘上面架著一道由廢舊枕木搭建的簡易小橋。</p><p class="ql-block">校門口的這一方小小的池塘,很淺很淺,很容易看到河底。錯落的生長著蘆葦、蒲草,狗尾巴草等水生植物。神奇的是,這一汪碧水不盛產魚蝦,卻有著許多許多的黃澄澄的大泥鰍。家里曾經養了幾只小鴨子,這個池塘也就成了小鴨子嬉戲的地方。把小鴨子趕到水里,也就沒有了什么事情,坐在岸邊,找一根樹根,在淤泥里面胡亂的一攪和有時候就會挖出尺把長的大泥鰍。</p><p class="ql-block">走進校園,一排平房圍成了凹字形。校舍不多,左面是辦公室和庫房,對面和右面是不多的幾間教室。學生很少,一個年級也就十來名學生。據說這里的老師大部分來自于北京,每天坐火車通勤到這里教課。這所小學也是為了照顧鐵路職工子女而修建的。在招收鐵路子女的同時也招收附近居民的適齡兒童,離學校近一點的居民大多把孩子送到這里。也有一小部分居民會把孩子送到稍遠一些的上下園小學。</p><p class="ql-block">辦公室的門前有一個沙坑,緊鄰沙坑的位置立著單杠、雙杠等一些體育器具,這里也是上體育課的地方。在校園的另一角,印象中有幾平米的空地,種了向日葵等一些植物,對于初入校園的我們,這不起眼的園子就成了我們探索校園、了解自然最重要的地方,采摘植物的葉子做標本是最喜歡的事情。除了這里,在辦公室外墻和居民宿舍中間還有一條一米來寬、數米來長的胡同,稀稀落落的生長著一些樹木。開春的時候,在池塘邊、在這條胡同里擼柳樹芽、擼榆樹錢兒來滿足饞饞的嘴巴,又成了另外一種樂趣。</p><p class="ql-block">學校后面就是京杭大運河,清澈的運河水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水里有鯽魚、黑魚、鯰魚、有河蚌有蝦,還有盤子大的甲魚。一場大雨過后,校園里面偶爾會出現慢慢爬行的甲魚,真的有盤子那么大。低年級的同學只會圍在邊上好奇的哇哇叫,膽子大的高年級同學才會上手去捉。</p><p class="ql-block">沿著校門口的那條小路上坡,穿過三兩戶居民宿舍,再下坡,三條小公路出現在了面前。一條向左,直通上下園村和六街橋頭。一條向右通向百米以外的百年楊村火車站。一條向前,直通楊村第四中學。這里就是我童年的大部分世界。</p><p class="ql-block">一年以后,因為搬家,轉學到了上朱莊軍民小學,也就是現在的楊村育才小學的前身。</p><p class="ql-block">再后來,沒有幾年聽說鐵小撤校了。有的同學轉學到了上下園小學,有的轉學到了王莊軍民小學。十來位同學大部分都忘記了,不僅僅是相貌,包括名字也是無從想起了。后來見過的、現在記住的也只有兩位同學了。</p><p class="ql-block">這么多年了,隱隱約約記得在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這么一篇課文:懶惰的小白兔,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啃著新鮮的大白菜,不肯去為即將到來的冬天儲藏食物。冬天來了,別的小動物都有食物可以過冬,獨獨懶懶的小白兔斷了糧,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才度過了寒冷的冬天。課文最后,小白兔認識到了錯誤,變得勤快了起來。這篇課文還配了插圖,是一只可愛的小白兔翹著二郎腿躺在床上大口的吃著白菜,地上也堆著很多的大白菜。</p><p class="ql-block">總覺得這是我一年級學的第一篇課文,不知道對不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嘉荫县|
浙江省|
乌鲁木齐县|
潜山县|
淳化县|
玛曲县|
南京市|
揭阳市|
囊谦县|
武强县|
南康市|
许昌市|
洛扎县|
英超|
溧阳市|
博爱县|
中山市|
河南省|
石首市|
永城市|
宁都县|
集贤县|
威海市|
婺源县|
奉新县|
鹰潭市|
东阳市|
玉田县|
读书|
黄陵县|
汕尾市|
竹溪县|
开原市|
西盟|
大邑县|
紫阳县|
张家界市|
乐陵市|
山阴县|
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