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灤州市第三實驗小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長津湖戰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東線戰場在長津湖地區的一次反擊作戰。戰役中,中國人民志愿軍第9兵團3個軍,在氣溫零下30多攝氏度、凍傷較多、兵力不足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愿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觀看戰爭影片《長津湖》,三個小時,仿佛親臨戰場,帶來沖擊視覺的轟鳴戰機、隆隆坦克、紛飛的炮彈、殷紅的鮮血,讓人看得心驚肉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化身劉秘書的毛岸英、零下四十度的低溫啃著凍土豆的志愿軍、空曠地帶亂石灘上被敵機炸飛的十八歲小戰士、堅守高地成為永恒的“冰雕連”,還有把飛機標識彈運到敵方的“雷爹”,犧牲前哼唱著家鄉的沂蒙山小調,留下最后一句:別把我一個人留在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個個場景讓人淚奔,心痛,更多的是在憤怒與仇恨中燃起的強國決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影片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的長津湖戰役為背景,講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慘烈戰爭史:74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在極寒嚴酷環境下,東線作戰部隊憑著鋼鐵意志和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一路追擊,奮勇殺敵,扭轉了戰場態勢,打出了軍威國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曾經,抗美援朝只是歷史教科書里冷冰冰時間、地點、事件、意義以及邱少云、楊根思、黃繼光等幾個英雄人物。在“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熏染下,對此次戰爭卻有著略帶詩意的豪邁,對戰役的慘烈度實在缺乏想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事實上,這場戰爭發生在零下40度的低溫,志愿軍在物資極度匱乏的條件下,穿著單衣與武裝到牙齒的王牌美軍“北極熊團”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爭,在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戰斗精神支撐下,志愿軍最終將“北極熊團”這一番號,從美軍的戰斗序列中永遠抹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片中主角團群像塑立的都非常成功:爆裂又溫情的伍千里,倔強又質樸的伍萬里,老練又孩子氣的雷睢生,儒雅又勇猛的梅生,調皮又樂觀的余從戎......讓人們記住了“最可愛”的七連戰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影片開始,頑皮的伍萬里遇到帶著大哥伍百里骨灰回鄉的哥哥伍千里,白發蒼蒼、以船為家的老父母沒有哭天搶地、怨天尤人,在睡夢中拉開漁船的簾子,又無聲目送被緊急召回部隊的兒子離去。他們唯一的財產就是“骨肉”,卻把三個骨肉都送上了戰場,真是傾盡了所有。滿門忠烈,國之精魂。正如傳說中“打不死的英雄”三營長談子為問伍萬里的那句:你覺得誰是英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英雄正是偉大的中國人民,是英雄戰士背后的英雄父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伍百里、伍千里、伍萬里三兄弟構成了百、千、萬先后走上戰場,這也是無數中華兒女的一個縮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靜謐的漁村如夢似幻,伍千里蓋房子的心愿,與“萬里長城美如畫”的畫面,這些場景與后來慘烈的戰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烘托出影片深層內核:“我們為什么要打這場仗?”一句臺詞讓人記憶深刻,“這場仗我們不打,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這樣一組鏡頭:軍列上,和戰友打鬧的伍萬里拉開車門,一瞬間,遠處的萬里長城映入眼簾。這一幕很美,很壯闊,有一種激越的家國情懷油然而生。萬里長城代表了什么?代表了中華民族,代表著錦繡河山,代表著要把敵人擋在國門之外的意志和決心、戰士們默默地注視著長城、山河,為祖國而戰的念頭再次在每個人心中燃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漢家男兒戍邊關,縱橫沙場未等閑。千百年前的中華先人們的雄心壯志在這一刻和1950年的志愿軍們重合了,這也是一種傳承,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承:保家衛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長津湖》里的長城就是要告訴我們,保家衛國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信仰和決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都不會改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毛岸英主動請纓上戰場,用一句:“幾十萬老百姓的孩子,一道命令就上了戰場,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說服的彭德懷。戰場上的轟炸中,為搶救那張重要的戰略地圖,他奔回司令部作戰室。爆炸產生的玻璃碎片在他臉上,劃出一段段血痕,他奔跑的速度卻并未減慢,這段特效的細節處理:玻璃碎片的方向,與他的方向是逆向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下一個鏡頭,雪天里,作為領袖的父親高大的背影,四合院中獨自徘徊,不說一字,無盡哀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領袖的孩子,漁民的孩子,同時置身戰場,他們此刻命運相融,目標一致:保家衛國、抗美援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電影中圣誕節那天,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伙食的巨大反差。當敵人喝著咖啡、吃著香腸、火雞、看著美女圖片,披著厚厚棉衣唱著圣誕歌時,我們的志愿軍戰士只能靠著硬的都咬不動的凍土豆來充饑。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快樂的心情,還調侃著:這美國人生個蛋就高興成那樣,生活也不咋樣嘛!所以優越的物質條件并不是決定成敗的根本因素,人的意志才是關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長津湖戰役,粉碎了美軍回家過圣誕的美夢。在戰前,美軍上將麥克阿瑟對陸戰一師說,趕到鴨綠江,打掃完戰場之后就可以和家人共進圣誕節的晚餐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結果,美軍突然遭遇志愿軍主力部隊的奇襲,打了一天不到,志愿軍就徹底粉碎了“聯合國軍”發起的“圣誕節”攻勢,重創美軍最為精銳的陸戰1師,迫使其在東線戰場進行了慘烈的死亡撤退,遭遇最頑強的阻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此時,片中還原了楊根思犧牲的一幕:狙擊戰場上,彈藥用盡,僅剩一人的他抱起最后的炸藥包,沖進敵群與40多個美軍同歸于盡。這位孤膽英雄的定格一躍,串起了“歷史”與“傳奇”,是真實再現,畫風看似“突兀”,實則非常必要,因為七連主角團,每個人身上都有著楊根思的影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阻擊美軍陸戰一師南逃的陣地上面,出現了震驚世界的“冰雕連”。他們的身體成為一個個永不傾倒、潔白無瑕的冰雕,以戰斗隊形在陣地上堅守到了最后一刻,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最為悲壯的冰雕連,也強烈震撼了美軍官兵,他們鄭重敬禮:這樣意志堅定的中國軍人,我們永遠也打不勝他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長津湖戰役勝利徹底扭轉了戰局,將戰線由清川江推至三八線,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此次戰役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觀看的只是一幕電影,戰爭的一角,就足以讓我們唏噓,真實戰爭的慘烈狀況,電影根本拍不出來,永遠無法還原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長津湖“冰雕連”幸存者,親述戰役:在真實的長津湖戰役里,志愿軍面對的氣候之惡劣,作戰條件之艱苦,戰役之慘烈,根本就不是一枚“凍土豆”所能表達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宋時輪將軍曾說:“(這一戰)艱苦的程度,超過了長征。”因為長津湖一帶的環境、氣候異常惡劣,幾乎是一個“無人區”。讓人想不到的是,當時的朝鮮出現了50年不遇的酷寒。戰役時,長津湖地區的溫度已經達到了零下40度。志愿軍中的主要成員大多是南方。接到入朝的命令后,這些戰士,穿著膠鞋和單衣,就直接開拔到了極寒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天3個“凍土豆”?這還是志愿軍在剛進朝鮮的時候,找當地農民籌措的軍糧。后來,為了避開敵人的空中偵察進了山,補給也就跟不上了,有些部隊更是直接斷糧三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志愿軍很多戰士都被凍壞了,槍也凍得卡殼了,手榴彈的引信都拉不燃了。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志愿軍還要和美軍的王牌部隊作戰,并且還全殲了美軍精銳“北極熊團”。這個團參加過太平洋戰爭,并且還擅長水陸兩棲作戰。不過他們其實也不耐嚴寒,但是當時美軍是帶著鴨絨被、營養罐頭來的,所以美軍的防寒準備是很充足的。美軍方面不但擁有制空權,還占領交通干道,并且修建了簡易機場。即使在被志愿軍包圍后,依然能夠通過“空投”,獲得糧食和軍械方面的補充,不會出現餓著肚子、挨著凍,進行作戰的情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通常美軍會先派出空中力量進行偵察,然后找準目標,萬炮齊轟,然后坦克開道,士兵跟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同時,志愿軍的軍事設備和通信設備,只有團級單位才有。而美軍的通訊設備,卻是下放到了每一個排。如此一來,志愿軍既吃不飽,穿不暖,在情報聯絡上也有了問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由于身上的棉衣太過于單薄了,又無法通過食物補充身體散失的熱量。為了隱蔽行軍,志愿軍在雪地里匍匐了三天三夜以后,成功地讓美軍陸戰一師的偵察機,成了“瞎子”和擺設。當戰士們聽到沖鋒號響起的時候,有的再也站不起來了。甚至出現了“冰雕連”。這就是飲冰臥雪,如磐石,似冰霜,以血肉之軀,抱赴死之決心的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網上有人說很多家長嫌電影場面太血腥怕嚇到孩子。如果穿越回74年前,這樣的家長會把自己培養的“娘炮”送到戰場嗎?他們知道在勝利的背后,有無數不被人知曉的英雄故事嗎?其實電影所能表現出來的,都只是其冰山一角而已。戰役的慘烈程度,根本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如果沒有偉大軍人犧牲!祖國哪有現在的繁榮富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正是先輩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鑄就了新中國這長盛不衰,持續穩步發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電影中,準備犧牲的雷爹說“不要把我一個人留在這里”。現實中, 我們已經迎回了一批批志愿軍烈士的遺骸回國。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埋骨他鄉數十載的英魂終歸故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撫今追昔,長津湖里,異國他鄉,流淌著多少英雄的獻血。讓我們牢記歷史,告訴我們的后輩,現在的和平是用無數烈士的鮮血換來的,圣誕節不是我們的節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太平盛世,山河雖已無恙,但我們也要銘記歷史,致敬英雄,吾輩當自強。</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宾川县|
荆州市|
新郑市|
武城县|
洛隆县|
剑河县|
武穴市|
建宁县|
海丰县|
新乡市|
信阳市|
安康市|
乌鲁木齐县|
奉新县|
东安县|
兴海县|
洱源县|
广丰县|
简阳市|
东丽区|
荣昌县|
南漳县|
西平县|
阳西县|
龙井市|
湟中县|
沁阳市|
理塘县|
咸阳市|
德昌县|
易门县|
湟中县|
闽侯县|
临沭县|
隆安县|
丰台区|
临夏市|
宁都县|
金川县|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