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編寫:長安人</p><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長安人</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冬日的約會</p><p class="ql-block">定稿時間:2024.12.2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年上新街因為有眾多文保單位、優秀歷史建筑而備受關注。這是一條充滿“寶貝”和“故事”的老街,見證了諸多滄桑往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新街片區包括營盤街、南新街、廣智院街等,過去居住的都是濟南的學者、高官、買辦、企業家等名流政要,傳統民居及古建筑較多,如老舍、舒同、方榮翔故居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連濼源大街,南接文化西路。這里是趵突泉到千佛山的慢坡地帶,南高北低,取步步高升之意,故名上新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上新街、南新街等老街巷里,一種歷史感和文化氣息會無聲地彌漫在身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舊時濟南內城通往城西南方向的重要通道,尤其是民國時期,其東南側是齊魯大學,東側有廣智院和濟南共和醫院,南端有濟南萬字會等機構、單位,當時不少文化、政治、社會和經濟界名人聚居在周圍,使這條街成為一條充滿濃厚人文氣息的街,也是當時整個老濟南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座建筑全稱為“世界紅萬字會濟南母院”,也被稱為“濟南道院”。始建于1934年,1942年竣工,占地面積13975平方米,是近代濟南最大的仿古建筑群。這座大院是一座混凝土仿清代宮殿式建筑群,共有四進院落,沿中軸線有照壁、正門、前廳、正殿、辰光閣等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新街南頭路西就是大名鼎鼎的萬字會舊址,這是一座在濟南人眼里有著“神秘”色彩的深宅大院。這座大院很少有人進去過,現在是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辦公場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萬字會舊址是一處非常重要的歷史建筑,不只是濟南市、山東省最重要的民國時期歷史建筑,也是全國范圍內比較少見的一處民國時期仿古宮殿式建筑群,被認定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萬字會舊址西側斜對著的一條小巷內,在路北的一座老院落里,現存的幾座房屋和萬字會舊址為同時期建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房屋的用磚上可以看出,這座房屋的用磚和一般民宅的用磚不一樣,要大一些,據說使用的是當年修建萬字會剩余的磚,而且壘砌的方式也明顯比一般民宅要精細,這座房屋和院落在當年應該是萬字會高層人員的居所,同樣是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建筑,應該和萬字會舊址統一進行保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貼著萬字會舊址高大的院墻再往北走,路過的第一座較為重要的建筑是上新街108號院,這是日偽時期濟南市市長朱桂山的故居,大約建造于20世紀30年代。這是一座二層六角形紅磚小樓,造型獨特,英式建筑風格,保存狀況很好。整體呈矩形,西立面北半部改為梯形狀,類似于望塔結構。二層西立面和南立面開有圓券式的窗戶,窗臺上砌有扶手,其他為比例修長的矩形窗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式樣的小樓在濟南市就這么一座,又是當年濟南重要政治人物的居所,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也是濟南老建筑里非常重要的一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往北,在萬字會舊址高大的北墻外,就能看到路西的“景園”門樓,這應該是上新街沿街最精美的一座建筑。這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風格的建筑,門樓上方匾額上雕刻著“景園”二字,房屋為磚石結構,硬山式屋頂,院內對稱排列著保存完整的中式小院。這座門樓的規格之高檔,絕非一般富人家庭所能擁有。曾有人說這里是清末民初時期軍閥王占元的家產,院落里居住的是他的三姨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景園”門樓不遠處,還有幾處胡同中的院落,也都很有特點。比如44號的馬家老院,這個院落是兩進的獨門小院,前院正屋是硬山式青磚黛瓦老式民間住宅,后院內為三間房屋,院子中還有一棵大樹。這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代跤王”馬清宗的故居,這位跤王曾于上世紀50年代多次獲得全國摔跤比賽冠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遠處的沙家公館,包括上新街的46號、48號、50號、52號、54號,小院在胡同里面,胡同臨街還留有門樓,但大門已經沒有了。小院院墻是青磚砌成的,院門為濟南傳統式樣。院落整體保存較為完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規模比沙家公館稍微大一點兒的田家大院,包括上新街64號、66號、68號、70號、72號、74號、76號、78號,胡同口的門樓僅剩框架,上方還留有長方形匾額的印記,說明這個大院以前的主人也是富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這些老民居中,比較引人注意的有兩處。一處是120號——著名京劇藝術家方榮翔的故居。這處院落也是民國時期的老建筑,門樓為如意門形制,院里的正屋為硬山式磚木結構。方榮翔唱腔優美,唱念做表俱佳,被譽為“藝精德重,梨園留芳”。名人故居是上新街、南新街這一片區的最大文化特色,應該好好保護和改造,如果能建成方榮翔紀念館,將可以為濟南留下更多的文化記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有一處是上新街35號院的徐家花園。這處舊址內的建筑大都被翻建過,但院落的門樓保存較好,也是民國時期的歷史建筑。這處老院落所在的小胡同的名字叫做徐家花園街,可以想見當年徐家花園的規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整條上新街及兩側的胡同非常安靜,讓人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成為難以尋找到的城市中的“凈土”。高墻內的“濟南道院”暫未開放,但已給游人心中帶來更多期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街的北頭,路東有一條很窄而且非常曲折的小胡同,你可別小看了這條小胡同,它的街名非常獨特——國貨商場。這就是民國期間,濟南大名鼎鼎的國貨商場的所在地。商場是早就沒有了,只留下這樣一點舊的模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新街80號院落,山門內東西分布有兩個四合院,兩院山門之間有一影壁墻砌于東院西廂房南平房的南墻上。兩四合院內建筑均為硬山式、帶前出廈的平房;112號院是一個四合院,大門外還保留有影壁墻,院南排的房屋已經改建為二層樓房,院內正屋為一帶有地下室的二層樓房,廡殿頂、帶前出廈,樓房南立面立有六個磚砌墻垛的立柱來支撐前檐,墻垛下立有類似須彌座式的基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新街又連接著南新街,北端口繼續往前走看路標右拐就是老舍故居,老舍在這里居住了4年間,曾寫下了著名的散文《濟南的冬天》。“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記:據了解,改造升級后的濟南上新街,老瓶裝新酒,定于春節期間試營業。</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思茅市|
固镇县|
陵水|
乐都县|
上蔡县|
汪清县|
禄丰县|
漳州市|
隆回县|
阳城县|
巴东县|
乡宁县|
安福县|
霍林郭勒市|
沂水县|
陇川县|
平山县|
蓬溪县|
西林县|
玉溪市|
高碑店市|
开平市|
比如县|
浪卡子县|
高清|
沙田区|
桂平市|
磐石市|
孟连|
弥勒县|
徐闻县|
高邮市|
寿阳县|
西林县|
尚志市|
乐至县|
会昌县|
大洼县|
铅山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