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味必淡,真水無香。遲志鴻書</p> <p class="ql-block">? “大味必淡”出自西漢揚雄的《解難》,《解難》中提到,真正的美味并不是追求宏大微妙,而是淡泊寧靜,大道也不是直線向前,而是迂回曲折,沉思默察。?意思是真正的美味并不是濃烈的味道,而是淡泊的滋味。?強調的是一種去掉妝容、境界天成的修為。</p><p class="ql-block">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大味必淡”強調的是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例如,書畫作品的“平淡中見至味”,如同弘一法師所說的“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絢爛后的平淡才是至味。這種思想在文學和藝術創作中也有體現,強調去除浮華,追求境界天成的美。</p> <p class="ql-block">? “真水無香”最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其含義是用水性來比喻上德有道者,即圣人謙而不爭的人格品性。老子在《天長地久》中,用樸素辯證法的觀點說明利他與利己是統一的,利他往往能轉化為利己,以此說服人們都來利他,持守謙退無私的精神。?明代張源的《茶錄·品泉》亦有此詞,本意是表水,真水不在于顯示自身價值,而能助茶發揮到極致。后引申為一種境界,指真正的好水是沒有味道的,比喻真正至純至高的境界是表面平淡、不張揚的質。</p> <p class="ql-block"> “真水無香”的字面意義?是指真正純凈的水是沒有香味的。這里的“真水”代表純凈、自然的水,“無香”則強調其不張揚、無修飾的特性。在道家看來,“真水無香”是對自然之道的最好詮釋。道家追求“無為而治”,真水無香正是這種思想的體現,它代表著一種自然、平靜、清澈、淡漠無痕的至高境界。“真水無香”在現代常被用來形容一種平靜的身體狀態與心靈慰藉。真水無香提醒我們,真正的幸福與滿足往往源自于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其倡導一種淡泊名利、回歸自然的生活態度。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應該學會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欲望與追求,像真水一樣保持內心的純凈與清澈,享受簡單而真實的生活。可見,“真水無香”不僅是一種深刻的哲學思想和生活態度,還鼓勵我們追求內心的純凈與平靜,以更加真實和自然的方式去面對生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贡嘎县|
庆云县|
镇赉县|
犍为县|
盐源县|
巴中市|
平昌县|
德州市|
门源|
宁乡县|
衡阳县|
曲阜市|
犍为县|
汕头市|
鄱阳县|
巴彦县|
静乐县|
福安市|
淳化县|
田阳县|
休宁县|
高阳县|
静宁县|
乐陵市|
夏河县|
米泉市|
麻江县|
康定县|
舞阳县|
夏津县|
皋兰县|
四川省|
威海市|
旬邑县|
嘉善县|
玉屏|
始兴县|
外汇|
若尔盖县|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