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宋皇城”開封,簡稱“汴”,古稱大梁、啟封、汴州、汴梁、汴京、東京,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素有“八朝古都”之稱(夏朝、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宋朝和金朝)。</p> <p class="ql-block"> “開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幾座”。這是早年流傳于開封的一句民謠。多年來的考古過程中,當地陸續發現了城下疊壓著唐宋明清多個時期的城垣建筑,其中就包括3座國都、2座省城及1座中原重鎮。“城摞城”的出現,在世界考古史和都成史上都是少有的。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地下遺產,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坐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p><p class="ql-block">(此圖片選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b><i>開封城墻景區</i></b></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城墻是我國現存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是黃河文化流域文明古都開封重要的地標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微夢大梁門》3D裸眼影片</p> <p class="ql-block">《微夢大梁門》是開封城墻景區,利用開封城墻遺存,聯合遺址立面和古跡地面,形成了L形成像載體雙幕聯動,打造的沉浸式實景數字沙盤,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實現裸眼3D效果。我們就站在遺址上,直觀遺址全貌,看到了北宋東京城千年前的盛世繁華,體驗了攻城、炮火、箭雨、水患下所孕育的開封城摞城、墻摞墻、馬道摞馬道的文化奇觀。真是一次非常棒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b><i>開封府</i></b></p><p class="ql-block">開封府又稱南衙,初建于五代時期的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由于戰火的毀損和黃河的水淹,昔日的開封府早已無存。如今的開封府,是以宋代開封府衙為原型重新修建的。整體建筑風格莊重典雅,高挑的屋脊和精細的彩繪,處處體現出了宋代建筑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b><i>正廳</i></b></p><p class="ql-block">這是正廳大堂前的三口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傳說龍頭鍘用于處決皇親國戚,虎頭鍘用于處決貪污官吏,狗頭鍘用于處決刁民惡棍。</p> <p class="ql-block">在位于正廳和議事廳之間的半封閉過廳中,豎立著兩面鑲嵌于木架上的銅鏡,一面是“正冠鏡“,一面是“謁禁”牌。</p><p class="ql-block">這面是“正冠鏡”,一方面是提醒官員,衙役升堂辦案前整理衣冠;另一方面也有提醒執政官員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為官清正,執法為公之意。</p> <p class="ql-block">謁禁牌:是禁止接見請托者之條令,以示公事公辦,嚴禁前來講私情,拉關系。謁禁始于宋真宗景德元年,開封府一直堅持謁禁制度。</p> <p class="ql-block"><b><i>議事廳</i></b></p><p class="ql-block">這一組主題為“歐陽修寬簡治京師”的逼真人物雕像。條案正中端坐的是歐陽修。</p> <p class="ql-block"><b><i>梅花堂</i></b></p><p class="ql-block"> 開封府中軸線最后一進院落“槑竽堂”,緊挨開封府后門。</p><p class="ql-block">(備注:“槑”為梅異體字,“竽”同華,即為“梅花堂”)。</p><p class="ql-block">“梅花堂”是北宋時期包拯的辦公室,因包拯在此“倒坐南衙”問案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包拯在這里,下令打開府衙后門,允許百姓進入府內訴說冤情,老百姓告狀從后門進入比從府門進去大堂方便多了,因此人們稱包公“倒坐南衙”)</p> <p class="ql-block">門 聯:</p><p class="ql-block">“千衙治內無雙品, 三友圖中第一春”</p> <p class="ql-block"><b><i>左廳</i></b></p><p class="ql-block">府內左廳和右廳是北宋時期開封府副長官處理政府事物的重要機構。曾任開封府推官的蘇軾就曾在左廳里辦公。</p> <p class="ql-block"><b><i>潛龍宮</i></b></p><p class="ql-block">潛龍宮,是開封府以潛龍宮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的事跡為主體的帝王文化區。這三位皇帝未登基前曾在這里任職。</p><p class="ql-block">(潛龍宮牌匾,是宋仁宗書寫的)</p> <p class="ql-block"><b><i>明禮院</i></b></p><p class="ql-block">明禮院是開封府的科舉教育文化區。</p> <p class="ql-block"><b><i>拱奎樓</i></b></p><p class="ql-block">位于“明禮院”中間的“拱奎樓”,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是中國現存木結構建筑中最大的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拱奎樓”:狀元及第,金榜奪魁,是宋朝人的美好愿望。因而開封府就把這座用于解試的考場稱為拱奎樓。北宋一代,從這里曾先后考出過二十多名狀元,其中還有以“三元及第”聞名史冊的宋癢。</p><p class="ql-block">(宋癢——北宋政治家、文學家)</p> <p class="ql-block">臺階上的三個圓環寓意著“連中三元”,這是對考生們美好的祝愿。</p> <p class="ql-block">進“考場”前踏一下吉祥圖案,期待也能“金榜題名“</p> <p class="ql-block"> 這是拱奎樓里拱奉的主管科舉考試的“天神魁星”。</p><p class="ql-block">天神魁星,是文化與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b><i>清心樓</i></b></p><p class="ql-block">清心樓是開封府內最高的建筑,取自包拯生前所寫的一首言志詩“清心為治本,直到是身謀”。清心樓最初作為觀察整個京城火情的瞭望臺,后來改成樓閣式建筑。外觀四層挑檐,實為七層,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功能,是了解北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p> <p class="ql-block"><b><i>三清殿</i></b></p><p class="ql-block">位于天慶觀大門院內,是這座四合院內的主殿,,殿內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位主神。</p> <p class="ql-block">開封府作為北宋時期的天下首府,承載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漫步其中,可以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氛圍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曾是包拯、歐陽修、范仲淹、蘇軾、司馬光等杰出人物任職的地方,造就了以“清廉剛毅、除暴安良”為特色的開封府官衙文化。</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一城宋韻半城水 八朝古都千古韻”</b></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以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以1:1的比例復原的大型宋代文化主題公園。是《清明上河圖》里熙熙攘攘的汴梁,是《東京夢華錄》里熱鬧非凡的大宋。</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清明上河園,仿佛穿上了華麗的夜妝,月色與燈光交織灑落,亭臺樓閣被光影籠罩著,各種彩燈和燈籠將園區裝扮的如夢如幻。</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恍若置身于繁華的汴梁街頭,仿宋的店鋪鱗次櫛比,遠處,燈火通明的東京城樓巍然矗立,照亮了歷史的天際線……</p> <p class="ql-block">在園區內還推出了各種夜間表演和活動,如燈光秀,舞蹈表演,情景劇等。當然,最值得一看的是《大宋?東京夢華》。</p><p class="ql-block">(進園區前最好到服務中心領取一張演出的時間表,有免費的演出也有收費的表演,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觀看)</p> <p class="ql-block">“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p> <p class="ql-block"><b><i>云臺山紅石峽</i></b></p><p class="ql-block"> 云臺山紅石峽(溫盤峪)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是云臺山景點的精華,它集泉、瀑、溪、潭、澗諸景于一谷,融雄、險、奇、幽諸美于一體,被專業人士譽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p> <p class="ql-block">紅石峽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以其深藏14億年的地質遺跡,使得其成為了縮小版的山水世界,有“盆景峽谷”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紅巖絕壁,中國北方地區少有的丹霞地貌峽谷景觀。</p> <p class="ql-block">這里,泉水在巖壁上流動,撒下點點水珠,在綠色苔蘚植物的映襯下,形成了一幅獨特的天然壁畫。</p> <p class="ql-block">唐王試劍石</p> <p class="ql-block">紅石峽不僅是自然景觀的精華,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具有極高的科學和美學的價值。</p> <p class="ql-block"><b><i>萬仙山——郭亮村</i></b></p><p class="ql-block"> 萬仙山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西北部的太行山腹地,是一個以奇絕水景和絕壁峽谷的“掛壁公路”聞名的于世的,被譽為“太行明珠”。</p> <p class="ql-block">該村三面環山,一面臨崖,交通極為不便,以前村民出入需走險峻的“天梯”。</p> <p class="ql-block">“天梯”,是由石塊和直接在90度的石崖上開鑿的石階組成,是一條“之”字形道路,非常的險峻。現在已經被封鎖了,開的這一小段,只是作為歷史遺跡供后人參觀體驗。</p> <p class="ql-block">坐測寬度,方感此“路”之險峻</p> <p class="ql-block">探崖一望,唯有敬畏</p> <p class="ql-block">1972年,在村黨支部書記申明凱的提議下,郭亮村村民自發集資購買工具,開始在絕壁上開鑿公路,歷經5年時間,于1977年5月1日終于將這條絕壁長廊打通,解決了村民出行難題。</p> <p class="ql-block">絕壁長廊全長1250米,寬6米,高4米,隧道開有30多個“窗戶”,從這些“窗戶”往下看便是萬丈深淵。</p> <p class="ql-block">“絕壁公路”被稱為“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條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天池、天池瀑布(位于郭亮村北村入口處)</p><p class="ql-block">這個小巧精致的水潭位于峽谷之中,周圍有流水潺潺,兩側是紅色疊加的巨石。天池瀑布落差高達幾十米,水流湍急而下形成壯觀的水簾。</p> <p class="ql-block">郭亮村曾有60多部影視劇在這里拍攝,因此,郭亮村被稱為影視基地、華夏第一影視村。</p> <p class="ql-block">“華夏之根“鄭州,史謂“天地之中”,古稱商都,今謂綠城,是五朝古都(夏朝、商朝、西周時期的管國、春秋時期的鄭國和戰國時期的韓國),在上古時代屬于九州中的“豫州之域”。</p><p class="ql-block">這里是華夏文明的發軔之地。軒轅黃帝逐鹿中原、炎黃聯盟,大禹治水、鑄造九鼎,列子御風而行普王化,楚漢爭鋒畫鴻溝,達摩渡江創禪宗,都與鄭州這片土地息息相關。</p> <p class="ql-block"><b><i>嵩山少林寺</i></b></p><p class="ql-block">位于鄭州市登封市的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由北魏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素有“禪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稱,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p> <p class="ql-block">鐘樓</p> <p class="ql-block">在少林寺有七個主要景點,也叫七朵蓮花,它們分別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方丈樓、達摩洞和祖師殿。</p><p class="ql-block">在佛教中,數字“七”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佛祖釋迦牟尼出生后,向東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蓮,因此“七”被視為佛教的定數。</p> <p class="ql-block"><b><i>天下第一祖庭</i></b></p> <p class="ql-block">達摩亭,又稱立雪亭,建于明代。相傳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于此,并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p><p class="ql-block">(據導游介紹,說普京來華訪問少林寺時,也曾住過一宿)</p> <p class="ql-block">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p><p class="ql-block">這里藏經閣三個字是趙樸初(中國佛教學者)寫的,在他題寫“藏經閣”三個字時,有意去掉了“藏”字左邊的兩筆畫,有一種說法是為了隱含“天地本不全”的含義。</p> <p class="ql-block">從天王殿到大雄寶殿的途中,地面都有蓮花造像的地板,佛日:步步生蓮,寓意吉祥,我們當然不會錯過這美好的寓意,走一走,沾沾福氣。</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銀樹:樹干上許多大小不一的孔洞,相傳是當年少林寺的武僧苦練金剛指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b><i>華夏文明看登封,心靈家園在嵩山</i></b></p><p class="ql-block">(登封市是中華民族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都城、24節氣發源地,因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岳而命名的古老小城。)</p> <p class="ql-block"><b><i>鄭州博物館</i></b></p><p class="ql-block"> 這是河南省鄭州市的一所宗合性城市博物館,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這里收藏了饕餮紋銅方鼎、牛首饕餮紋銅尊等珍貴遺物,展示了古代工藝的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通過“文明晨曦”、“創世王朝”、“王權國威”、繁華商都”、“商邑民生”、“商都之謎“、“故國故城”、“青銅絕唱“等幾部分,詳細介紹了鄭州地區數量眾多的夏代古城遺址,商族的起源、王權的確立、商都的規制以及凝重瑰麗的王室重器。并展示了在遺址范圍內出土的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文物以及青銅禮器、玉器、酒器等以及堪稱瓷器鼻祖的原始青釉瓷尊,較為全面的揭示了上至貴族階層、下至平民階層生活的重要內容。</p> <p class="ql-block">魯侯方壺(春秋早期)</p> <p class="ql-block">春秋青銅編鐘</p> <p class="ql-block">菩提達摩雕像</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鎮館之寶:</p><p class="ql-block">1、青釉瓷尊(商代)</p> <p class="ql-block">2、牛首銅鼎(商代)</p> <p class="ql-block">3、獸面乳釘紋銅方鼎(商代)</p> <p class="ql-block">4、象牙化石(第四紀更新世)</p> <p class="ql-block">5、蘇軾書《醉翁亭記》刻石(清代)</p> <p class="ql-block"><b><i>“天地中華 中華腹地”</i></b></p><p class="ql-block">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六千年的大河村部落、五千年的黃帝文明、三千六百年的商城……</p><p class="ql-block">黃帝故里、五次為都、八代為州,中華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p><p class="ql-block">古之大象出沒,現代地綠水清;古商城遺址橫亙市區,新商戰烽火點亮神州……</p> <p class="ql-block">二七紀念館,這是國家二級博物館,由鄭州二七罷工紀念塔、二七紀念堂、鄭州鐵路職工學校舊址、鄭州紡織工業基地、原日本駐鄭州領事館舊址五處近現代遺跡組成,是鄭州地區唯一一座近現代革命舊址類紀念館。</p> <p class="ql-block"> 《走進中原大地——河南四大古都》游記到此已全部結束了,這是一次難忘的中原之旅。</p><p class="ql-block"> 這里的每一座古都,都各自有著獨特的歷史韻味和文化傳承,就像是一部部鮮活的史書,記錄著華夏文明的興衰變遷,也承載了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堅韌的品質。無論是古老的建筑、雄奇的山川,還是悠久的歷史、璀璨的文化,都令人深感敬畏和自豪。</p><p class="ql-block">《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扬州市|
河南省|
乌什县|
禄丰县|
浦城县|
施甸县|
吉林省|
溆浦县|
扎囊县|
巴林左旗|
揭东县|
安西县|
额济纳旗|
德兴市|
宜章县|
璧山县|
时尚|
乌海市|
东乌|
瓦房店市|
会昌县|
乌海市|
河西区|
江油市|
博兴县|
肥城市|
浦城县|
承德市|
通道|
炉霍县|
获嘉县|
慈溪市|
寿阳县|
元谋县|
隆回县|
虹口区|
湖南省|
阿尔山市|
陇西县|
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