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桂枝香·金陵懷古》</p><p class="ql-block">北宋·王安石</p><p class="ql-block">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p><p class="ql-block">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p><p class="ql-block">王安石17歲那一年,其父王益調任江寧通判,全家老小隨之遷至金陵城。</p><p class="ql-block">他在金陵度過青少年時代,21歲赴開封應試從此步入仕途,其間經歷拜相、辭相、三任江寧知府,并于55歲回到金陵直至66歲終老。可以說,金陵是他的起點,也是他的終點。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一句,拗相公王安石,金陵人也。</p><p class="ql-block">相比較拗相公王安石,我更喜歡詩人王安石,哪怕他退居金陵的背影是那么落寞。可就是這份寂寥,和金陵的山水,秦淮的煙雨確是那么匹配。一生的風云激蕩,突然就冷了,慢了,淡了,散了。“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閑。”閑的不是山水,而是心境。從執拗到平和,王安石實現了從宰相到詩人的質變。他舍棄了人生一層層外在華麗的包裝,卻重拾了最為本真的內核。在金陵,在半山園,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歸宿。原來退才是人生的常態,閑才是生命的充盈。“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這是王安石在金陵寫下的詩詞中,我最喜歡的的兩句,它不像金陵懷古中“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的大氣深沉,它是那么細微,細到你甚至可以聽到每一朵花落下的聲音。它不是“往事悠悠君莫問,檻外長江空自流”的豁達瀟灑,它是那么沉著,讓你知道只要沿著那條小徑,你終將找到人生最后的歸途。</p><p class="ql-block">此心安處是吾鄉,在這里他終于找到了他的安心之地。難怪蘇軾來金陵拜訪他時,會寫下這樣的詩句:騎驢渺渺入荒陂,想見先生未病時。勸我試求三畝宅,從公已覺十年遲。從公已覺十年遲,這從來不是一份遲到的友誼。在北宋最偉大兩個人物一生的交集中,政敵從來不是他們對彼此的定位。蘇軾是懂他的,他比任何人都知道王安石的胸襟氣度,也比任何人都更欣賞他的退隱從容。黃州之于蘇軾,金陵之于安石,都是相互成就。人生際遇就是如此,至今我們在半山園的那條綠蔭道上,還能遙望他騎驢緩步的背影。</p><p class="ql-block">金陵王安石,1033歲生日快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诸暨市|
文成县|
右玉县|
荥经县|
习水县|
海门市|
扶风县|
塔河县|
金堂县|
房产|
南乐县|
延庆县|
独山县|
辛集市|
长春市|
荥经县|
合川市|
博野县|
扶沟县|
裕民县|
新乡市|
陇西县|
闻喜县|
玉林市|
镇巴县|
新竹市|
南岸区|
湖北省|
礼泉县|
小金县|
台江县|
兰州市|
彝良县|
富宁县|
怀集县|
恩平市|
赤水市|
高唐县|
义马市|
新泰市|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