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19日,去新聞出版博物館看了一個關于報紙的展覽。</p> <p class="ql-block">展覽分為建國創(chuàng)業(yè)、改革春風、偉大復興三個版塊,遴選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號外、特刊、版面,呈現(xiàn)出報紙中的時代記憶。</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報》1949年10月1日頭版</p> <p class="ql-block">《解放日報》1949年10月2日頭版</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29日的《人民日報》和《文匯報》都刊登了五星紅旗的圖案和《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譜。</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人民日報》的歌譜標題只是《義勇軍進行曲》,《文匯報》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國歌(義勇軍進行曲)》。</p><p class="ql-block">仔細看,還有一個有趣之處:《人民日報》的日期“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九月二十九日)”是從左往右排的,《解放日報》的日期“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是從右往左排的,而《文匯報》標的日期還是“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二十九日”(從右往左排)。</p> <p class="ql-block">1953年--1957年,新中國執(zhí)行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標志著中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全面啟動,為國家長遠的經(jīng)濟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從這組《中國青年報》刊登的插畫和標題——《青年們?yōu)榉e累七萬萬兩黃金——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資金而奮斗》,可感受到當時的熱氣騰騰。</p> <p class="ql-block">那年月,人們鉚足了勁兒建設新中國。那年月出生的孩子,很多人名字里有“建”字:建平、建潮、建華、建中、建國、建成……還有人直接叫建設。建設,出力流汗,添磚加瓦,與共和國一路風雨兼程,是這代人的宿命。</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報》1964年10月16日號外: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時(北京時間),中國在本國西部地區(qū)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實行了第一次核試驗。</p> <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刊登中國共產(chǎn)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新時代。</p> <p class="ql-block">1990年浦東開發(fā)開放,2001年加入WTO。</p> <p class="ql-block">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中國人實現(xiàn)飛天夢。</p> <p class="ql-block">香港澳門相繼回歸,必須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簡要介紹了展覽的概貌后,還想講幾個在老報紙中發(fā)現(xiàn)的舊聞故事。</p><p class="ql-block">先看看這張1949年10月2日的《人民日報》。</p> <p class="ql-block">初看,這份報紙沒什么特別之處。但仔細一看,報頭下面有“旅大”二字,左下方《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一文的副標題是“北京人民日報社論”。嗯?莫非那時有好幾家《人民日報》?或是各家分社各自為政,版面內(nèi)容不同?上百度查詢“人民日報發(fā)展歷史”,完全沒有旅大什么事兒。再查“1949年旅大人民日報”,找到了一篇題為《珍貴!1949年10月1日的大連日報》的文章,還有圖片。</p> <p class="ql-block">你看,就是這樣標著“旅大”的《人民日報》。文章介紹了這份報紙的前世今生:1945年11月1日,《人民呼聲》報創(chuàng)刊;1946年6月1日,《人民呼聲》報改名為《大連日報》;<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9年3月31日,</span>《大連日報》和另一份報紙《關東日報》同時停刊,改出《旅大人民日報》;1956年1月1日起,《旅大人民日報》改名為《旅大日報》;1981年2月9日,國務院批準旅大市改稱大連市,《旅大日報》自1981年3月1日起恢復為《大連日報》。</p><p class="ql-block">《解放日報》的發(fā)展歷程中也有類似的插曲。</p> <p class="ql-block">在這份1949年5月31日的《解放日報》報頭大字下方,寫著“民國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創(chuàng)刊”。怎么會這樣?《解放日報》不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刊于延安嗎?莫非又是此報非彼報?還好查百度方便,馬上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1941年春,中央政治局決定停辦三日刊的中央機關報《新中華報》,將該刊與新華社編發(fā)的《今日新聞》合并,在延安出版大型日報《解放日報》,作為中央機關報。1941年5月16日,《解放日報》正式創(chuàng)刊。1947年3月,國民黨軍進犯延安,3月27日《解放日報》停刊。1949年4月24日,中央決定把《解放日報》的報名交給上海,作為中共中央華東局機關報和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1949年5月28日,上?!督夥湃請蟆穭?chuàng)刊。</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是翻老報紙看“舊聞”,這個細節(jié)還真不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來看看1949年5月26-31日,報紙售價的變化。</p> <p class="ql-block">從上至下:</p><p class="ql-block">《申報》,5/26,售價金圓玖拾萬元;</p><p class="ql-block">《新聞報》,5/27,每份售一百萬元;</p><p class="ql-block">《大公報》,5/27,每份金圓玖拾萬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公報》,5/31,每份售人民幣拾伍元;</span></p><p class="ql-block">《金融日報》,5/31,售人民券拾元;</p><p class="ql-block">《解放日報》,5/31,每期人民幣拾伍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從網(wǎng)上進一步查詢那段時間報價的變化,竟意外看到了《申報》1949年5月20-27日頭版的圖片。</p> <p class="ql-block">從20-22日的報紙可看出,每天都寫明“今日本報一大張”,說明版面沒有增加,但售價卻大相徑庭:20日,每份售金圓叁拾萬元;21日,每份售金圓伍拾萬元;22日,每份售金圓玖拾萬元。此后至27日,皆為每份玖拾萬元。上海解放前夕的物價飛漲、金圓券貶值,可見一斑。</p><p class="ql-block">5月31日起,報紙的售價改為人民幣。這個過程是這樣的: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28日上海市軍管會頒發(fā)了《關于使用人民幣及限期禁用偽金圓券的規(guī)定》,宣布人民幣為唯一合法貨幣,6月5日以前暫準金圓券在市面流通,過期即嚴禁使用;30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成立,即在全市開始以1:10萬元的比例對金圓券實施收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9年5月27日《大公報》上的一則消息頗耐人尋味。</p> <p class="ql-block">用放大鏡使勁看,內(nèi)容大致如下:</p><p class="ql-block">【合眾社華盛頓廿六日電】據(jù)悉:美國已要求英、法及菲律賓等國家利用時機,在外交上承認中共政府。美國的代理國務卿韋白在記者招待會上證實,關于承認中共政府的問題,美國正與十二個國家保持接觸?!f:協(xié)商正在進行,以便在適當?shù)臅r候我們能努力做去。……</p><p class="ql-block">韋白又告訴新聞記者們說:美國尚未采取任何步驟去凍結(jié)華人在美的資產(chǎn)。華人在美的銀行存款,據(jù)說有二億美元。</p><p class="ql-block">關于解放軍進入上海的情形,韋白說:美國駐滬總領事卡勃特發(fā)來的報告,與報界的消息密切相符。據(jù)卡勃特報告:美僑生命財產(chǎn)迄今都沒有損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從這篇報道看,美國政府似乎并沒有“把新中國扼殺在搖籃之中”的惡意,但事實是,中美關系不久就掰了。</p><p class="ql-block">前幾年整理中國唱片業(yè)發(fā)展歷史,在新中國唱片業(yè)奠基環(huán)節(jié),我做過一個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上海(也是中國)最有實力的唱片公司是百代、勝利、大中華三家,百代是英商企業(yè),勝利是美商企業(yè),大中華是國民黨政府的國有企業(yè)。上海解放的第三天,解放軍就接管了大中華;1951年6月,人民政府將處于管制狀態(tài)的勝利公司的資產(chǎn)作為公股投入,成立了公私合營上海唱片制造有限公司;1952年1月,人民政府與百代公司簽訂租賃合同,租用百代公司的廠房和設備成立了華東工業(yè)部上海唱片公司。后來幾經(jīng)整合,三家公司合而為一,成為中國唱片廠。</p><p class="ql-block">為什么同是外商企業(yè),我們可以有償租用英商百代,卻對美商勝利實行管制呢?查資料得知,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對英資企業(yè)和美資企業(yè)并無區(qū)別,但美國政府于1950年12月16日宣布管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美國轄區(qū)內(nèi)的公私財產(chǎn),并禁止一切在美注冊的船只開往中國港口。1950年12月28日,我國政務院發(fā)布命令,管制美國政府和美國企業(yè)在華的一切財產(chǎn),凍結(jié)一切美國在華的公私存款。而這一切,源自朝鮮戰(zhàn)爭的爆發(fā)。75年前《大公報》的這則報道,為這段歷史增添了真實的細節(jié)。</p><p class="ql-block">讀舊聞,有時比看新聞更有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万安县|
安溪县|
任丘市|
昭苏县|
英吉沙县|
慈溪市|
依兰县|
保亭|
内黄县|
宿迁市|
陇川县|
景德镇市|
普格县|
商水县|
疏附县|
东海县|
景德镇市|
钦州市|
万州区|
格尔木市|
讷河市|
张家港市|
积石山|
砀山县|
宁安市|
瑞金市|
枣庄市|
阿鲁科尔沁旗|
富宁县|
渭南市|
绥德县|
马边|
盐津县|
荥经县|
遵义县|
古丈县|
海丰县|
滨州市|
塔河县|
黔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