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從與河北人結緣,便開啟了我家冬至餃子夏至面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結婚后才知道,原來河北人的餃子可以吃全二十四節氣及幾大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八月十五和冬至臘八。說到臘八不得不提他家的臘八蒜,那是和餃子一樣讓我從抵觸到接受,再從接受到漸進,直至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儀式。</p><p class="ql-block"> 公婆在世的時候,每逢節令都會喊我們回去吃餃子,后來肉餡成了我們回家的最好伴手禮。婆婆常說:站著不如倒著(也說側歪)好吃不如餃子。</p><p class="ql-block"> 餃子餡兒的拌料大多都是白菜、蘿卜、韭菜,除了過年時一般都是選一種,過年必須是兩種以上。</p><p class="ql-block"> 如今節令還在,餃子依舊,只是少了那兩個最喜歡餃子的人。</p> <p class="ql-block"> 如今陜北普遍知道,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而且在傳統餃子的基礎上創造出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花哨餃子。受傳統思想影響,總覺得傳統餃子比花色創新餃子更有味。</p><p class="ql-block"> 從我的記憶說餃子,作為陜北土著,餃子是大年初一和初七的主角。冬至只是炒干鍋,就是把一年里的收成,能炒著吃的都炒點當零嘴,主要就是黑豆玉米、瓜子花生啥的。如果家境好的會煮羊骨頭下水或者是羊肉。當然,那時我還年輕,確切說是還小。說起羊肉又不得不提臘八,我的老家不泡臘八蒜,得吃臘八飯——燜飯,羊肉丁燜飯,那是融進血脈里的一種特殊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 再說我小時候的餃子,那時叫扁食,這種叫法在我二十歲前都一直存在。記得在外祖父家捏扁食,餡兒是親手剁的,劑子是用手揪的,皮子是用雙手的大食中三指捏出來的(方言說套皮),因此包餃子叫捏扁食。當然現在也仍然有人這樣叫,比如我二姨,雖然餡兒不是自己剁的,皮子也不是自己捏的。</p><p class="ql-block"> 其實不管叫什么,包餃子都是一件最省事省時的事兒,比整一大桌雞鴨魚肉要簡便的多,而且隨包隨吃,人多手多。所以現在本地好多人家在嫁娶期間會用餃子待客,餡兒和面都存冰箱里,隨吃隨取還不占地方,而且在包的過程中更能體現一個家族的融洽和溫馨氣氛。</p> <p class="ql-block">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今日冬至,山河伴月,順問冬安,愿舒眉展,流年無恙,三冬暖。</p> <p class="ql-block"> 據說今天是128年來最早到的冬至,并且陰陽歷同一天,從太陽西沉來看,今天要比昨天早個幾分鐘。</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新郑市|
乳山市|
筠连县|
沂源县|
宁都县|
青海省|
遂昌县|
定日县|
邯郸市|
岑溪市|
台中市|
黑河市|
宁远县|
陆良县|
扎赉特旗|
南充市|
耿马|
开原市|
峡江县|
昆明市|
乐都县|
西安市|
温泉县|
河间市|
浦东新区|
台江县|
庄浪县|
屏东县|
离岛区|
临西县|
锡林浩特市|
英德市|
慈利县|
大竹县|
伊川县|
长海县|
平利县|
定结县|
东方市|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