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于福州城市中軸線八一七北路西側,總占地面積約40公頃。</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于福州城市中軸線八一七北路西側,總占地面積約40公頃。它以南后街為中軸,西側有三個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東側有七條巷(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合稱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且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2009年,三坊七巷入選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淀,福州形成了以“三坊七巷”文化等為代表的獨特閩都文化。多年來,福州持之以恒推進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開發,延續福州坊巷文化,突出城市地方特色,留住城市故鄉記憶。</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發軔于晉朝,成形于唐、五代,完善于兩宋,鼎盛于明清,被譽為“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這里名人故居、花廳園林、祠廟堂館毗連,基本保留了唐宋時期的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時期的建筑,其中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9家。</p> <p class="ql-block">區域內現存古民居約270座,其中159處被列為保護建筑。以沈葆楨故居、林覺民·冰心故居、嚴復故居等15處典型建筑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閩都名人聚居地”。這里人杰地靈,歷史上曾經涌現出150位進士、300多位舉人,以及300多位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杰出人物,如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等。因此,三坊七巷也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的盛名。</p> <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坊七巷,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參觀嚴復故居。他強調,保護好傳統街區,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歷史和文脈。</p> <p class="ql-block">近幾年,三坊七巷依托古厝資源,先后引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海上絲綢之路展覽館等業態,并吸引脫胎漆器、軟木畫、牛角梳、油紙傘、肉燕等非遺入駐古厝。</p> <p class="ql-block">攝像:記憶</p><p class="ql-block">地點:福州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時間2024.12.1</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共和县|
贵州省|
石屏县|
孟津县|
普格县|
广宗县|
襄城县|
芮城县|
临邑县|
敦化市|
峨眉山市|
绍兴市|
绥宁县|
芷江|
兰州市|
舞钢市|
米易县|
麻阳|
乌兰县|
襄垣县|
延寿县|
应城市|
荥经县|
金昌市|
宁远县|
南昌县|
长葛市|
宁陵县|
汉川市|
松原市|
通化市|
呼玛县|
虹口区|
罗城|
灵丘县|
乌海市|
拉萨市|
察雅县|
鲁甸县|
华蓥市|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