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又到一年寒冬季,冬日里暖陽下,紅楓文學(xué)社的社員們從四面八方趕來,相聚在永松路社區(qū)活動室,參加紅楓文學(xué)社今年的最后一次活動,總第106次活動,這次活動的內(nèi)容是研討秦朝政治家、文學(xué)家李斯的散文《諫逐客書》,活動由沈西萍社長主持,郭引麗老師主講。</p> <p class="ql-block">李斯是秦朝時期大臣,政治家、文學(xué)家、書法家。李斯早年跟隨荀卿學(xué)習(xí)帝王之術(shù),后入仕秦國。勸說秦王嬴政滅諸侯,成帝業(yè),一統(tǒng)天下。秦王嬴政由于聽信了宗室大臣的進言認為來秦的客卿大抵都想游間于秦,于是在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嬴政下令,驅(qū)逐六國客,李斯時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上書《諫逐客書》,擺事實,設(shè)比喻,深入淺出的道理使秦王嬴政隨即取消逐客令,李斯官復(fù)原職,后升為廷尉。秦統(tǒng)一六國后,李斯參與主持議定皇帝名號以及有關(guān)的禮儀制度,堅持以郡縣制取代分封制,并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車軌、文字和度量衡制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諫逐客書》是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奏議。此文先敘述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皆有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國若無客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說明秦王不應(yīng)重物而輕人。文章立意高遠,始終圍繞“大一統(tǒng)”的目標,從秦王統(tǒng)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并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全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p> <p class="ql-block">郭引麗老師做了詳細的準備:</p><p class="ql-block">李斯生于戰(zhàn)國末年的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年輕時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吏。《諫逐客書》從篇名看“諫”就是進諫,是臣下對君王提建議;逐客,就是驅(qū)逐外來的人才;書,是古代公文書體。簡單來說,《諫逐客書》是李斯為了勸秦王取消滅亡而寫的一篇公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為什么要寫此文呢?這要從秦王嬴政發(fā)布的《逐客令》說起:公元前237年。年方23歲,但已經(jīng)即位10年的秦王嬴政發(fā)出《逐客令》,告令凡是在秦國的其他各國人員一律限期離開秦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戰(zhàn)國初期。秦國原本實力弱小,到中期,秦孝公痛定思痛決定打開國門,以極大的誠意發(fā)布《求賢令》,吸引各國人才進入秦國,特別是采納商鞅的變法舉措之后,秦國逐漸走向富強。經(jīng)過100多年的勵精圖治秦王嬴政繼位之后,秦國已然擁有了吞并天下的實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見,秦國的崛起源于開放,開放的秦國,社會階層結(jié)構(gòu)是多元而不是單一的。秦國的官吏,以及行政人員有四分之三來自他國,一半手工業(yè)者也來自他國。這些人員在秦國占領(lǐng)了一定的位置。秦王嬴政下《逐客令》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秦國宗室大臣害怕客卿影響自己的權(quán)勢,因此建議秦王逐客,如此龐大的外來人群都屬于被驅(qū)逐的行列,李斯也在驅(qū)逐之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通過《諫逐客書》,論述嚴謹,有理有據(jù),論證了《逐客令》導(dǎo)致的嚴重后果,從邏輯和實踐的角度闡述了《逐客令》的錯誤,秦王嬴政讀著讀著,怒火逐漸消除,終于收回成命,立即取消了驅(qū)逐外客的國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篇《諫逐客書》對于中國歷史的影響是:全國沒有自毀長城,10多年憑借實力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了春秋戰(zhàn)國數(shù)百年征戰(zhàn)不一的混亂局面,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國家政治格局,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李斯《諫逐客書》是一片完美的展示邏輯力量的千古雄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馬長旺老師賞析《諫逐客書》:</p><p class="ql-block">李斯的《諫逐客書》,是向秦王進諫的奏議,當時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違反這一欲望就難以立足,凡是利于達到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緊緊抓住秦王的這一心理,把秦國的大業(yè)作為整篇諫書的靈魂,貫串始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論說的首層,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戌,“治強”,“蠶食諸侯”等去聳動秦王,總之,每個層次都反復(fù)論述這樣一個根本的利害關(guān)系,招賢納士,強大秦國,逐客就有亡國危險,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朱月祿老師賞析《諫逐客書》:</p><p class="ql-block">李斯的《諫逐客書》圍繞著逐客之過的核心觀點,從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角度論證了逐客令導(dǎo)致的錯誤結(jié)果。提出中心論點后,李斯馬上從無可駁斥的事實出發(fā),秦國過去由弱到強都是因為四代秦王用了客卿,讓秦國實力日益增長強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從常理的角度論證了逐客的謬誤,給出了一系列金句來升華主題。再一次結(jié)合秦王無敵天下的夢想進行了描繪。李斯既功高蓋世,但也罪惡滔天:他諫輔親王嬴政作出了“天下一統(tǒng)”的抉擇,為秦朝收攬各國人才,鞏固秦統(tǒng)一,南平百越,北逐胡人。罪過是:擴大焚書事態(tài),摧毀文化典基,屈從趙高,逼死蒙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過李斯的《諫逐客書》總結(jié)以下:啟迪思維,登高遠眺,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為大秦帝國而自豪,為《諫逐客書》拍案叫絕,為古典詩文情有獨鐘。</p> <p class="ql-block">楊麗艷老師賞析《諫逐客書》:</p><p class="ql-block">《諫逐客書》</p><p class="ql-block"> 是秦朝大臣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奏議。全文872字,文章立意高遠,雄辯滔滔,始終圍繞“大一統(tǒng)”目標。用強有力的事實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那么秦王為什么被李斯的文章說服,用24個字概括:</p><p class="ql-block">邏輯嚴密,論證有力;切中要害,觸動心弦;文彩斐然,感染力強。</p><p class="ql-block"> 作為秦國的重臣,李斯在秦王心中有著較高的威望。他的才能和智慧得到秦王的認可。因此,當李斯提出反對逐客令的意見時,秦王更容易傾聽和接受。</p><p class="ql-block"> 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秦王最終廢除逐客令 。</p> <p class="ql-block">印建幸老師談中國歷史:</p><p class="ql-block">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可以追溯到數(shù)千年前,涵蓋了多個重要的歷史時期和文化成就,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蘊含豐富,源遠流長,應(yīng)走出國門,讓世界認識中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國古老的文字更是獨一無二,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字。承載著千年的文化智慧。漢字蘊含著深厚的哲學(xué)思想,每一個字都有我們祖先智慧的結(jié)晶,是我們傳承文化的重要工具,漢字也是我們溝通的橋梁,讓我們能夠交流傳承文化其獨特的意義和寓意。</p> <p class="ql-block">吳佩芳老師有事不能前來參加活動,發(fā)來:</p><p class="ql-block">《諫逐客書》是秦朝大臣,文學(xué)家,李斯寫給秦王嬴政的奏議。</p><p class="ql-block">此文先敘述秦國自秦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國若無客則, 必強大的道理,然后列舉各種女樂珠玉,雖非秦地,所產(chǎn)卻,被喜愛的事實作比,說明秦王不應(yīng)重物而輕人。</p><p class="ql-block">文章立意高遠,始終圍繞“大一統(tǒng)”的目標,從秦王統(tǒng)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并舉,說明客卿強國的重要性。全文理是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復(fù)了李斯的官職。</p> <p class="ql-block">蘇峰老師學(xué)習(xí)李斯《諫逐客書》有感:</p><p class="ql-block">《諫逐客書》無論政治價值還是藝術(shù)價值都是極可貴的,但人們最看重的還是它的政治歷史意義。</p><p class="ql-block">逐客令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是函谷關(guān)外六國聯(lián)合攻秦,關(guān)內(nèi)連年大旱,莊稼欠收。恰恰韓國為疲秦以鄭國為間人入秦,幫秦修渠以解大旱。經(jīng)呂不韋推薦,秦王采納便修鄭國渠。當一切都在順利進行時,,呂不韋為推行寬政緩刑的王道治國政策,曾向秦王進獻呂氏春秋,不見采納,便公布于眾征求一字師,,明告誰改一字</p><p class="ql-block">,便賞千金,其目的在于向廣大民眾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以便秦王親政后執(zhí)行王道國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關(guān)鍵時刻,雍城事件暴發(fā),趙姬、嫪毐叛亂被平后,呂不韋被罷相,遷其封地洛陽,因六國遺老趁機聚集于此,為防不測,秦王命呂改遷巴蜀,呂一看大勢已去,便服毒自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正在親政后的秦王為外御六國,內(nèi)修鄭國渠</p><p class="ql-block">連日奔忙,累的支撐不住時,傳來鄭國是韓國為疲秦而來的間人的消息,秦王被激怒了,—想到這一切都是呂不韋所為,全是山東士人毀秦,加上嬴族元老火上加油,一怒之下便下了逐客令,所有在秦外邦士商及在秦任官之山東人士,限旬日內(nèi)離開秦國,否則一律以間人論罪。</p><p class="ql-block">遂后便昏睡不醒,一連三日,等有人將李斯《諫逐客書》送到面前,他才如夢方醒,立即命趙高駕王車追回李斯,不僅當面認錯,并向李斯請教如何恢復(fù)已經(jīng)癱瘓的政務(wù)事體。在一切恢復(fù)正常后,還讓太史官把逐客事件列為國恥以警后人。作為皇帝,能如此面對錯誤,歷史少有。這也證明,諫逐客書的作用和意義。而其文學(xué)藝術(shù)方面的價值,也只能列居其次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通過大家學(xué)習(xí)賞析李斯的《諫逐客書》總結(jié)如下:</p><p class="ql-block">這篇《諫逐客書》對于中國歷史的影響很大,秦國借憑實力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了春秋戰(zhàn)國數(shù)百年征戰(zhàn)不一的混亂局面,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國家政治格局。對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一生既有功也有過:他提出了“上農(nóng)除末,黔首是富”的經(jīng)濟政策和“百姓當家,則力農(nóng)工”的經(jīng)濟思想,修筑馳道,輕刑薄賦,獲取民心。但他嫉妒賢能,逸殺韓非,陰弒扶蘇,逼死蒙恬,中了宦官趙高的圈套,篡改秦王嬴政立下的遺詔,助胡亥上位,皇帝一怒之下將他腰斬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斯最終遭遇悲劇的結(jié)局,確實與他的性格密切相關(guān),他過于看重個人利益,使得在秦始皇去世后做出了極為錯誤的選擇。結(jié)果一步錯步步錯。還好,歷史,不容假設(shè)。</p> <p class="ql-block">紅楓文學(xué)社第106次賞析李斯《諫逐客書》的活動在大家的熱烈發(fā)言氣氛中圓滿結(jié)束。</p><p class="ql-block">下次活動時間:二零二五年二月下旬(具體時間待定)請大家及時關(guān)注群里。</p><p class="ql-block">活動地址:永松路社區(qū)二樓活動室</p><p class="ql-block">活動內(nèi)容:《春聯(lián)趣談》每人準備兩幅春聯(lián),(其中自寫一幅或兩幅都可以,須自寫一幅,另外摘抄一幅其他有內(nèi)涵有風(fēng)趣的也可以)</p> <p class="ql-block">李斯的《諫逐客書》</p> <p class="ql-block">朱月祿老師的書法《諫逐客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面是活動會掠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颍县|
蕲春县|
荆州市|
多伦县|
沙田区|
柞水县|
宁波市|
佛冈县|
龙口市|
渭南市|
凌源市|
黎平县|
阳泉市|
石楼县|
厦门市|
武平县|
惠州市|
大荔县|
民勤县|
秀山|
灌南县|
庆元县|
松阳县|
五大连池市|
探索|
阳泉市|
施甸县|
武山县|
清水河县|
孟村|
二手房|
墨玉县|
水富县|
涟源市|
全椒县|
栾城县|
太白县|
涞水县|
合水县|
临沭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