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久聞陳所志墓多年前被盜,因山高林密,難以尋找,2024年12月20日,幸得陳先生向導,我們一行人探訪明代進士陳所志墓,陳先生已年過六旬,一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荊棘叢生,攀</span>山越嶺,先生不辭辛勞,在此表示感謝。</p><p class="ql-block"> 陳所志(1573-1621),字六還,號遹庵,廣昌縣長橋鄉中堡村科頭人,萬歷甲午年(1594)為縣庠生,萬歷丙午年(1606)中舉,萬歷丁未年(1607)聯捷成進士,初授北京行人司行人,奉旨出差荊州府、武昌府、靳州、康陵,萬歷乙卯年(1615)主持滇南鄉試,萬歷丙辰年(1616)考選暫擬兵部主事,戊午年(1618)考適授給事中,萬歷庚申年(1620)實授北京刑科給事中,天啟元年(1621)年正月十五日抵京,五月二十六日返回廣昌,六月初三日去世,享年四十九歲,列康熙《廣昌縣志*人物志》名臣。父親陳輔,嘉靖三十七年(1558)舉人,長子陳經文崇禎癸未年(1643)進士。</p><p class="ql-block"> 陳所志墓位于某處山場,前為千頃良田,后為高聳山峰,墓穴位于山腰,灌木將這座墳墓覆蓋。該墓由中明堂、小明堂、墓穴封土、兜堂構成,小明堂位于墓室前面,為圓形構造小坪,直徑四點六米,四周用石塊堆砌成高約二十五厘米的圓形矮墻環繞;墓穴封土也是圓形構造,直徑四點六米,四周用長約六十厘米的條石砌成高約五十厘米的圓形矮墻環繞,封土正中見一直徑六十厘米的盜洞,墓穴封土與小明堂構成葫蘆圖案;中明堂位于小明堂外,環抱小明堂,為長度約六十厘米的條石砌成直徑十點四米的半圓擋土墻;兜堂為墓碑兩側的矮墻,右側兜堂有一直徑約五十厘米的盜洞;墓碑及扣石被撬,墓碑處有一直徑約五十厘米的盜洞,墓碑前的小明堂堆放著盜墓賊留下的堆土及長度約六十厘米的扣石。</p><p class="ql-block"> 在墓前撿獲一塊墓碑殘片,上面陰刻 “旨出差康陵”、“暫擬兵部主事”、“科給事中辛”、 “慶陵有功欽”、“月二十六日”、“鄉□公事出”,根據陳所志履歷對照此殘碑推斷,此墓為陳所志墓無疑。</p><p class="ql-block"> 據陳先生介紹,該墓于九十年代初被盜,由本地某個村民勾結外縣盜墓賊所為,因分贓不勻,本地村民一無所獲,被老婆責罵,羞愧自盡。</p> <p class="ql-block">墓碑殘片</p> <p class="ql-block">中明堂擋土墻</p> <p class="ql-block">盜洞</p> <p class="ql-block">小明堂</p> <p class="ql-block">按登科錄中記載,陳所志考取進士時的年齡為二十五歲,此為“官齡”,官齡為官方記載的年齡,為了延遲退休時間,獲取仕途年齡優勢,往往上報年齡比實際年齡小,這在古代屬于常見做法。</p> <p class="ql-block">《訪明進士陳遹庵墓》</p><p class="ql-block">長橋孤冢臥云龕,諫草風雷遺鐵骨。</p><p class="ql-block">一水襟懷分碧野,千畦棋局對煙嵐。</p><p class="ql-block">殘碑苔雨蝕玄談,九秩劫灰驚盜火。</p><p class="ql-block">欲酹寒泉呼不起,青山與我兩眈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阳县|
兴海县|
开阳县|
二连浩特市|
三门峡市|
海林市|
四会市|
锦屏县|
台中市|
建昌县|
阳泉市|
五大连池市|
县级市|
伊宁市|
民丰县|
维西|
鹿泉市|
定州市|
滦平县|
谢通门县|
佛学|
罗城|
康乐县|
呈贡县|
合川市|
古丈县|
微山县|
辽阳县|
门头沟区|
泽库县|
京山县|
萝北县|
灵丘县|
汨罗市|
凤台县|
成安县|
隆子县|
上蔡县|
营口市|
剑阁县|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