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新區航頭鎮王樓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村里有一個傅家宅,116年前,這里誕生出了一個后來大名鼎鼎的孩子——傅雷。<br> 2009年,在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時,上海曾舉行了一項上海名人的評選活動,前十名的排序為,陳毅、巴金、傅雷。<br> 經傅雷研究會的多年挖掘和征集,這里陳列了大量照片與文字,并有傅雷藏書、家具等文物等展示,內容量頗大,薈集了傅雷的成長經歷、貢獻成就與人生坎坷,供后人瞻仰。 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重要締造者的傅雷從20世紀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國文學的譯介,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我們現在閱讀的法國名著,好多都出身傅雷的翻譯。他在翻譯巴爾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貢獻,在上世紀60 年代被法國巴爾扎克研究會吸收為會員。<br> 傅雷在短短58年的人生中,曾翻譯了《約翰?克利斯朵夫》《攪水女人》《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老實人》《天真漢》《查第格》《嘉爾曼》、《高龍巴》《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邦斯舅舅》《貝姨》《夏倍上校》《攪水女人》《于絮爾?彌羅埃》《都爾的本堂神甫》《賽查?皮羅多盛衰記》《幻滅》等世界名著33部,共500余萬字。<br> 傅雷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并變賣田產籌措資金,助他西渡法國,考入巴黎大學文學院,主修文藝理論。4 年后,傅雷與劉海粟一起回國,開始時曾在劉海粟為校長的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辦公室主任,兼授西方美術史、法語。后辭去美專職務,選擇譯書為業,一發不可收拾。 1932年,傅雷與朱梅馥結婚,兩人相敬如賓,相濡以沐,患難與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1966年9 日2 日,在連續遭到三天四夜的批斗折磨后,留下連署的遺書,雙雙告別人生。<br> 傅雷夫婦離世后,一位叫江小燕的女子冒死收藏他倆的骨灰,葬在永安公墓。后來江小燕被造反派查到了,但江小燕就是不說骨灰盒葬在哪里。1979年國家為傅雷平反昭雪時,傅家親屬尋找傅雷夫婦的骨灰盒,詢問了永安公墓的人員后,成功找到了這個管骨灰盒的工作人員,在他的陪同之下,領走了骨灰盒。<br><div>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辦傅雷朱梅馥追悼會,柯靈致悼詞,宣布1958年劃為右派分子是錯誤的,應予改正;文化大革命中所受誣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徹底恢復政治名譽。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br></div> 傅雷留下的另一筆文化遺產是膾炙人口的“傅雷家書”。直到上世紀90年年代,上海音樂學院還發現了一包當年的抄家物資——三大本給兒子傅聰的家信。讀來催人淚下。 現在的“傅雷故居”是清道光年傅雷祖父傅炳清在清末重建。傅雷在這里出生,4 歲時移居到周浦鎮。傅家舊宅占地約1500平方米,曾有房間36間。2018年12月,航頭鎮政府出資正式啟動 “傅雷故居”的修繕工程。工程由上海交大建筑規劃設計,并經4 次修改。修繕內容包括修復現留存的“傅雷故居”主體建筑及西附屬建筑,修復東部留存較為完整的民居,復原已損毀的本體建筑與附屬建筑,恢復院落及新建與“傅雷故居”風貌相一致的民居建筑等,保存著浦東傳統的歇山頂、磚木結構建筑風格。 感謝浦東新區,感謝航頭鎮,為后人留下了了解傅雷的一個好地方。 小帖土:“傅雷故居”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向公眾免費開放。公共交通:地鐵16號線到鶴沙航城站下,沿古博路向東步行約1.3 公里可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门头沟区|
岑巩县|
神农架林区|
蒙阴县|
泗水县|
祁阳县|
库车县|
乐陵市|
洛阳市|
南川市|
邻水|
蒙山县|
蒙自县|
锦屏县|
临夏县|
历史|
澎湖县|
库尔勒市|
乌什县|
安乡县|
吉安市|
祁门县|
瑞安市|
津南区|
山阳县|
资兴市|
偏关县|
岢岚县|
平远县|
定陶县|
任丘市|
福贡县|
安阳市|
景泰县|
灵川县|
方山县|
通海县|
敖汉旗|
石门县|
西安市|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