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潺潺流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圖片:源于網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歌聲:選自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致廣大知青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張望》第四章因身體欠佳今遲遲發出,很抱歉!雖未痊愈,是知青情懷與保爾.柯察金精神,觸動自己不忘初心,堅持續下去。所書欠佳,獻丑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年伊始,萬物更新。在塞北嚴寒季節里,公社放映隊的一場露天電影,社員們高興的觀后各自散去了,知青們都在生產隊的文化室(男知青的寢室)小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家因長時間缺乏文化生活,看了電影余興未減,就湊在一塊談論起了電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崇拜英雄豪杰的年代,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郭建光,還有阿慶嫂就成為談論的重點,反面人物胡傳奎、刁德一也成為話題。大家贊美了在沙家浜養傷的新四軍,鞭撻嘲笑了一番反面人物,樊枝華又情不自禁唱起歌來。因為第二天還要出工,女知青就要回駐地了,高文達就送幾名女知青回宿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上,興致勃勃的樊枝華說出來自己的建議,她建議晚上收工后知青都聚在隊里的文化室,唱唱歌曲,拍幾個小節目,或演唱樣板戲中的某個片段。這樣的話就活躍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也不顯得生活枯燥無味。高文達覺得建議很好,女知青都贊同,就說回去與男知青商議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東北的大冬天很冷,一行人踏著有積雪的路面,發出吱吱嘎嘎的響聲。不一會兒,女知青的寢室到了,高文達就與大家話別,一個人走在回文化室的路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文達很快就回到宿舍,看到了男知青多數的人已經躺在炕上的被窩里了,只有李志勇在煤油燈下面看報紙。他摘下自己的帽子掛在墻面釘的釘子上,然后與看報紙的李志勇說話。他把送女知青的路上,樊枝華建議晚收工后,集中在文化室唱革命歌曲,排練小節目,豐富大家的文化 生活的話說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躺在被窩里的男知青聽了,就有人接著話茬說:“這是一個好事,一天就干活,枯燥無味沒意思,何樂不為呀!” 李志勇放下報紙,他讓高文達多張羅一下。被窩里的其它人都精神起來了,你一言我一語,說自己喜歡唱的歌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文達看到大家都贊成,就主動張羅定節目單,好在第二天大家聚在一起時商量一下,形成統一的計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知青點接到大隊通知,告訴本集體戶需要接收本縣紅衛鎮安排來的知青插隊落戶。男知青名字叫齊玉凡,還有兩名女知青。囑咐上海的知青與本縣紅衛鎮的知青一定要搞好團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時東北農村普遍吃兩頓飯,晚飯,地域不同的知青聚在一起見面吃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晚上收工后,知青點請來了大、小隊的部分領導參加。大家便都聚集在生產隊的文化室,因為都喜歡文藝活動,知青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每個人都自報自己的節目。獨唱類上海知青有的人準備唱“樣板戲”,還有的人想唱紅色歌曲《紅梅贊》,高文達他說準備給大家講一個抗美援朝的小故事,樊枝華說女知青集體合唱《大紅棗兒甜又香》,紅衛鎮剛來的東北知青齊玉凡見狀,也躍躍欲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文達拿著筆,把大家的節目記錄下來了,宣布分頭各自去準備在文化室演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節目開始,高文達第一個節目就率先講一個抗美援朝的小故事。他講的故事是真實的,是自己父親在冰天雪地的戰場,跟隨彭老總入朝作戰。每天,天上美國佬的飛機盤旋轟炸志愿軍的運輸車,自己的父親臨危不懼不怕犧牲,開汽車硬在敵人的血腥轟炸中,把給養與戰略物資安全送到前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故事話音剛落,齊玉凡自報奮勇,要說快板書《華鎣山游擊隊之歌》,高文達、樊枝華等人鼓掌歡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只看他右手拿著“竹板”(由兩塊大點的竹板,頂端的四個小孔用皮繩組合成),左手拿著“穗子”(小一點的幾塊竹板類同大竹板組合),站立文化室地中央,面向大家躬身施禮。然后,昂首挺胸面向對面土炕沿坐著的全體人員一個“亮相”造型,接著就是有節奏的竹板噼里啪啦美好的聽覺視覺效果。大家都被這開場秀奪了眼球,一陣一陣的掌聲再響起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華鎣山巍峨聳立萬丈多,嘉陵江滾滾東流似開鍋……”,齊玉凡嫻熟的打著竹板,清晰的快板書留在知青們的耳畔,朗朗上口馬上就吸引大家的眼球,感覺如臨其境?!耙p槍老太婆如何在路上設伏,解救自己的戰友,咱下回接著說”!快板書結束了,哇,太棒啦,誰能想到,在寂靜的小村莊的文化室,能有如此精湛優質的節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下來,樊枝華女生獨唱,她高歌一曲《紅梅贊》,紅衛鎮的女知青馬芳萍拉二胡,演奏了一曲“賽馬”,上海女知青朋友的合唱《大紅棗兒甜又香》,樣板戲紅燈記選段《奶奶,你聽我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青朋友們自發的文藝演出結束了,大、小隊的領導認為水平很高,非常滿意,大隊書記說,這就是文藝集體戶的標準,倡議以后全大隊要活躍大家的文化生活。</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太保市|
镇沅|
岗巴县|
邵阳县|
章丘市|
张家川|
芜湖县|
涟源市|
甘德县|
奈曼旗|
义乌市|
鹤山市|
霞浦县|
北碚区|
伊春市|
长乐市|
巩义市|
鹤峰县|
治县。|
万安县|
湖北省|
凤山县|
泸溪县|
双城市|
兴安盟|
乌拉特前旗|
固安县|
收藏|
达尔|
囊谦县|
无棣县|
望江县|
辉南县|
嘉义县|
长寿区|
东阿县|
花莲市|
柘城县|
建瓯市|
潞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