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稱:過客 美篇號:1118672 <div>原創攝影:過客 圖文編輯:過客</div>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化國際都市。為了圓孫子銘銘的天安門升旗之夢,元旦后我們就踏上了旅途,開啟了一段短暫的北京自駕之旅。這也是我們首次在冬季出行,北方的寒冷對于我們一直生活在南方人來說,的確是一次考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雖然這是我第三次來北京,但與第二次進京的時間間隔卻是38年之久,京城的變化無疑是巨大的。藍天白云下,清冷中透著溫暖,冬季的北京以獨有的皇家氣勢和時尚的現代風貌迎接著我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圓明園,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歷經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代帝王的營造,有“萬園之園”之稱。它繼承了中國3000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筑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園林的溫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式園林的精華,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筑融為一體,被法國作家雨果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縱火焚燒了圓明園,導致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毀。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侵占北京,圓明園的建筑和古樹名木遭到徹底毀滅。清朝滅亡后,殘存的圓明園又遭官僚、軍閥、奸商的巧取豪奪后僅存遺跡。建國后,我國開始對圓明園開展保護整修工作,在遺址上建起的這座主題公園——圓明園遺址公園,1988年6月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圓明園遺址公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遺址總面積約352公頃。西洋樓遺址是圓明園遺址公園中知名度最高的建筑群,占地面積約80畝。</p> 大水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水法位于西洋樓遺址海晏堂內,是海晏堂十景之一,建于清乾隆十年至二十四年(1745年—1759年)。大水法的殘垣斷壁是圓明園的象征,是園中的一處重要景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水法是園內最為壯觀的歐式噴泉景觀,由噴泉、水池、雕塑和建筑組成,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據資料記載,大水法的噴泉設計十分精巧,其建筑造形為石龕式,下邊有一大型獅子頭噴水,形成七層水簾。前下方為橢圓菊花式噴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銅梅花鹿,從鹿角噴水八道,兩側有十只銅狗,從口中噴出水柱,直射鹿身,濺起層層浪花,俗稱“獵狗逐鹿”,十分壯觀。</p> 觀水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水法對面是觀水法,是圓明園中相對保存較為完整的建筑之一。它坐南朝北,是清朝皇帝觀賞大水法噴泉的地方。觀水法正中石臺上設寶座,其后是由五件石雕并列而成的大型石屏風,分別雕刻有西洋軍旗、甲胄、刀劍、槍炮圖案。圍屏東西側各列漢白玉方塔一座,再向外側還各有一座巴洛克式西洋門。</p> 海晏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晏堂最為人所知的,莫過于那十二座栩栩如生的生肖銅雕,這些銅雕以水報時聞名,曾讓無數人為之驚嘆。海晏堂是西洋樓各組建筑中最大的宮殿,主建筑正門向西。殿門前臺階下有大型噴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列著十二生肖人身獸首銅坐像,按中國古代計時法十二時辰由相應的動物依時噴水,正午時刻,十二只銅獸同時齊噴,俗稱“水力鐘”。如今,這一貝殼形狀的巨大石雕,仍然屹立在亂石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截至 2023 年 7 月,圓明園十二獸首中,鼠、牛、虎、兔、馬、猴、豬七尊獸首已回歸祖國,龍首目前在中國臺灣,而其余四尊獸首仍下落不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海晏堂主建筑后面的蓄水樓,是為噴泉提供足夠水壓而蓄水之用。</p> 方外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方外觀,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這座歐式小宮殿實際上是一座清真寺,曾是乾隆的愛妃(即容妃,也稱香妃)做禮拜的地方,如今也只剩下殘留的石塊記錄著它曾經的摸樣。</p> 線法畫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線法畫,位于西洋樓景區最東端,主景是在方河(線法山東側矩形河池)東岸修筑七道左右對稱的八字狀斷墻,墻面懸掛西方景物油畫,從方河西岸線法山上東眺,形成透視深遠的西方街市民居風光,可見利用畫面的透視效果來擴大建筑物的空間感與深遠感,早在我國清代的皇家園林中已有應用。</p> 黃花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黃花陣位于諧奇趣北側,是仿照歐洲迷宮而建的花園。黃花陣為南北長方形,四面設門,陣中心為高臺圓基八方西式亭,寓意“天圓地方”。方陣鑲卍字雕花青磚墻面,也稱萬花陣。1987年和1989年,先后在原址按原樣修復全部陣墻和歐式圓亭。</p> 諧奇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諧奇趣建成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最早建成的一處歐式園林建筑,其建筑風格獨特,由諧奇趣樓和樓前后的噴泉群及西北側的供水樓組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體建筑平面呈半圓弧形,如今雖然只剩下遺留的石墩、石柱等建筑殘跡,但整體的格局還在,依然可以看出當年繁盛時期的壯觀景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諧奇趣主樓三層,頂層三間,一二層皆七間,樓前左右九間弧形游廊連著兩層八角樓廳,規模龐大,是為皇帝演奏中西樂器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樓兩側一邊是大型海棠式噴水池,池內設有銅羊、銅鴨和西洋翻尾石魚等組成的噴泉,另一邊是一座小型菊花式噴泉池。噴泉的供水樓在諧奇趣西北,稱作蓄水樓。1753年(乾隆十八年)葡萄牙使臣巴哲格曾在此觀賞水法奇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諧奇趣北噴水池,此噴水池為菊花式,直徑4.5米,池深0.33米。鼎盛時池內設有四條銅魚、四個小噴水塔等組成的三層噴水機關。該噴泉正北就是歐式迷宮黃花陣。圓明園被毀后,此噴水池流散于北京城內,1987年在修復黃花陣陣墻時,該噴水池亦同時復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諧奇趣作為圓明園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它是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相互交融的典范,也見證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變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諧奇趣的文化價值不僅體現在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歷史背景,還在于它對今日之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啟示作用。眼前的諧奇趣讓我們從中感受到古代皇家園林的富麗堂皇,也領略了其獨特的藝術魅力。</p> 茜園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茜園位于圓明園思永齋正南,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仿自瓜州錦春園,雖然占地面積不大,但整個園子小巧玲瓏,匠心獨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幼兒園就跟著我拿起相機的銘銘,如今已經可以獨立拍攝了,小小的卡片機是他的最愛,選景、角度、構圖自信而果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茜園在乾隆十七年(1752)就已基本建成,但嘉慶十三年(1808)又對茜園進行過改造與添建,是長春園內移植江南園林比較成功的一處,據說乾隆皇帝非常喜歡這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茜園是圓明園內的一處獨特景觀,以其優美的環境和別具一格的園中園設計而著稱。這里的風景如詩如畫,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古典雅致與現代氣息的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季的圓明園蕭瑟中別有一番意境。結冰的湖面反射著藍天和陽光冷暖色調的融合之美,金色的樹葉和蘆葦在夕陽映射下更是為園子增添了一抹難得的深秋景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獅子林水域的黑天鵝雕塑記載著圓明園黑天鵝的家族史。黑天鵝原產澳大利亞,是世界著名觀賞珍禽。2008年2月,一對黑天鵝偶然飛臨圓明園,從此就留在園中繁衍生息,逐漸形成了如今圓明園的黑天鵝族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踩著夕陽西下的余暉漫步園中,清冷的光影下,我在一幅幅精美的畫卷中流連忘返不忍離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曾經的萬園之園,如今的一片廢墟,盡管這是我第二次走進圓明園,卻依然痛心疾首感慨萬千。圓明園的設計融合了中西方藝術,即使是殘垣斷壁,也能感受到那種超越時空的藝術震撼。眼前的廢墟是對歷史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的警示:勿忘國恥,珍惜和平。</p><p class="ql-block">備注:部分文史資料摘編于網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政和县|
潜山县|
扎囊县|
铅山县|
抚宁县|
宝兴县|
东港市|
揭阳市|
三门县|
武强县|
全椒县|
乐陵市|
久治县|
新乡市|
五华县|
虹口区|
兴山县|
油尖旺区|
安陆市|
巩留县|
赞皇县|
建宁县|
平南县|
开封县|
广德县|
东海县|
迁西县|
禹城市|
赣榆县|
沿河|
东宁县|
富民县|
且末县|
青田县|
扬中市|
奇台县|
濮阳市|
长汀县|
广河县|
鱼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