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5日,父親楊子才過95歲壽誕,我哥嫂專程從美國回來,父親的下級、父親戰友的后代、軍報發小、我的戰友和親友前來祝壽。 參加人員有:閻進通、張泓、王小偉、劉業勇夫婦、李健、周燕、王魯佳、張坤、邱大建、趙建、施偉、張旗濤、戰軍武、曾桂梅、曾慧梅及家人五人。原國防大學政委趙可銘上將送來了花籃,軍報發小王爾強也送了花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親九五大壽賦</p><p class="ql-block"> 楊小漣</p><p class="ql-block"> 甲辰之冬,月壇楊府,玄英時序,喜迎慶典。家翁九五,耄壽之年,在望期頤,恭逢大喜,嘉賓如云,勝友紛至,鮮花盛開,美酒佳肴,實人生之樂也。</p><p class="ql-block"> 父諱子才,云南人士,庚午馬年, 生于宜良, 氣候宜人, 四季常花。 南撫仙而東石林, 控昆明而引版納。 蓬萊鄉間, 高橋村前, 楊氏族人, 居此百 年。 我祖先人, 金陵楊氏連綿;明朝初年, 隨軍遠征云南。 滇中糧倉, 魚米之鄉良田;宜良山川,祖宗墓地綿延。詩書家傳,且有秀才前瞻;及至高祖,已是農耕度年。降生世德,文詞高于甲觀;延及后世,楷模盛于方圓。 伯仲四人,為解危難, 代兄從軍, 弱冠之年, 遠離鄉間。 抗戰勝利,隨滇軍越南海防受降 ,內戰爆發,乘美艦赴東北驅馳;海城起義, 隨朔端加入解放之師 。三下江南,南拉北打激對弈;四保臨江,血戰鏖兵獲 勝利,塔山阻擊,功勛銘記到地老;事關存亡,兩日攻克錦州城。正是:東北解放成正果,勞苦大眾迎翻身。敵軍被殲五十萬,四野大軍入平津。遼沈平津雙雙勝,渡江南下掃昆侖。 東方日出新中國,世界格局重劃分。 </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東南沿海守海礁;一紙調令,去到軍報筆做刀。“八六海戰 ”,前線戰況搶先報;英雄賢得,腦漿溢出不動搖。“中印戰爭”,高原采訪張國華, 邦德拉峰,建功連隊勇穿插 ;《草原鐵流》,高原雪域開奇葩 ;記者標兵,常 年奔波迎朝霞 。六十年代,中樞機關“快報”編;政壇風云,風急天高猿嘯哀;魯迅手稿, 奉命押送抵安全;下放勞動, 廣西富川苦中閑。九一三起,重拾舊業駐南粵;西沙海戰,臨危受命永興夜。宣傳典型, 主筆撰寫硬六連,采訪人物,元帥及至公務員;三十余年,普通記者到總編。 離休之后, 筆耕不輟譜新篇;縱論古今, 螢窗雜文出九集; 詩詞整理, 民國詩集創第一;家璠評論,前無古人今日稀 。七百人物,古風《螢窗詠史詩》;洛陽紙貴, 眾家評議熱一時。 九五老叟, 故鄉情景常回憶;最愛談論, 一生讀書經驗兮:“博學審問篤行之 ”,諸子百家老莊墨。 史記通鑒閱夫子,苦學勤行學用和。 詩詞歌賦余最喜,立德立功立言樂。</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楊老子才九五之壽,敬撰聯以獻,聊表寸衷而已。</p><p class="ql-block"> 白山黑水烽煙,歷塔山炮火,八桂叢山,百粵征途,煉就赤膽紅心,留得華章弘史冊;</p><p class="ql-block"> 晨露夜深伏案,擔新聞大任,十卷螢窗,五車典籍。勾沉漢魏唐宋,遨游學海望期頤。</p><p class="ql-block">南疆舊部,八七后學彭明道,遙寄于岳麓山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賀楊老子才九五尊壽</p><p class="ql-block">文武雙全案牘疆場留杰影</p><p class="ql-block">德才兼備人緣業績耀榮光</p><p class="ql-block">晚生周明理甲辰年冬月敬獻于花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才子儒墨,魯鄒于斯</p><p class="ql-block"> 趙建</p><p class="ql-block"> 才子儒墨:楊叔天降大才,經史子集,百家之言樣樣通曉。</p><p class="ql-block">墨儒子才:翰墨大筆,飽學詩書唯崇楊叔。</p><p class="ql-block">魯鄒于斯:孔孟學風即在楊門。</p><p class="ql-block">斯于鄒魯:楊叔學問直追孔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雄師一儒將,楊慎魂幸生君前。</p><p class="ql-block">彩云五色筆,郭璞夢囑傳子漣。</p><p class="ql-block">(畢小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楊子才”詞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楊子才,原解放軍報總編輯(正軍級)、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北京雜文學會副會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特邀理事,高級記者。1930年12月生于云南宜良縣高橋村。</p><p class="ql-block">主要成就:戰爭年代曾累立兩大功,曾被評為解放軍報標兵記者。</p><p class="ql-block">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隸屬第四野戰軍第四縱隊第十一師,參加過東北解放戰爭中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及遼沈(塔山阻擊戰)、平津和南下湖南、廣西的諸多戰役。戰爭年代曾累立兩大功。1958年初改行做新聞工作,歷任記者、記者組長、新聞科長、副主編、主編,采訪過東南沿海歷次海戰空戰及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參與1974年收復西沙群島之戰的戰地報道。曾被評為解放軍報記者標兵,《新聞業務》等刊物向全國介紹過其事跡。1985年起,任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內部主任、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1989年初至1993年夏,任解放軍報副總編輯、總編輯。 在從事新聞工作的40年中,發表過大量的新聞作品。</p><p class="ql-block">著作</p><p class="ql-block">90年代以來,有雜文著作《螢窗雜文集》、《螢窗二集》、《螢窗三集》、《螢窗四集》、《螢窗五集》,《螢窗六集》,《螢窗七集》、《螢窗八集》、《螢窗九集》及《楊子才雜文選》《楊子才詩文選》《喬梓詩文集》等,創作及編著作品達八百余萬字。楊子才的雜文,每每被人轉引,不少篇章并被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作為精品收入《新華文摘》、《北京雜文選集》、《上海雜文選集》、《朝花作品精粹》(1956-1996)、《花地夜雨·羊城晚報花地副刊作品精粹》等書籍。其文章特色是筆鋒犀利,說理深刻,文采昭然,自成風格。</p><p class="ql-block">編著有詩詞曲選本12部:《清三百家詞箋釋》、《古今五百家詞鈔》、《歷代詠史詩鈔》、《歷代懷古哀時詞曲鈔》、《民國六百家詩鈔》、《民國五百家詞鈔》、《古今七律觀止》、《萬首清人絕句》、《歷代哲理詩鈔》、《八大家詩醇》、《蘇辛暨古今百家詞箋釋》、《古今百家散曲鈔》。詩與散曲有《散曲學步甲乙丙稿》,《螢窗詠史詩》兩部專著出版。</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起,解放軍報原總編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91歲老人楊子才攜家人數次向廣西師范大學桂學博物館捐贈300余件(套)古代文物、名人字畫及史料,其中包括古代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以及化石、書法、繪畫、篆刻、圖書、書信等。其中有清代嘉慶“三元及第”狀元陳繼昌的書法作品、清代進士陳宏謀、桂林狀元劉福姚等人書法、清代桂林狀元龍啟瑞繪畫,民國時期桂系代表人物李宗仁的印章、白崇禧的書法對聯,當代畫家馬萬里繪畫作品、黃獨峰繪畫作品、葉侶梅繪畫作品等。2023年10月,廣西師范大學建“楊子才周作楊小漣捐贈文物陳列館”。</p> <p class="ql-block">參加祝壽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兩個兒子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老戰友那啟賢女兒周燕握手</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老戰友王孟秋女兒王魯佳握手</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劉業勇夫婦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王小偉交談</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王魯佳、周燕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張泓、張坤、楊小漣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閻進通、王小偉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親戚曾桂梅、曾慧梅合影</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張旗濤、戰軍武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父親過90歲生日時一家人合影,母親此時很健康</p> <p class="ql-block">哥哥楊小冰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著名畫家張坤特地為祝壽繪制的的國畫</p> <p class="ql-block">專門在景德鎮訂制的瓷器</p> <p class="ql-block">我為父親祝壽畫的國畫“松鶴圖”</p> <p class="ql-block">張坤書寫的壽聯,壽聯作者周明理、趙建</p> <p class="ql-block">91歲高齡的施善玉叔叔書寫的壽聯</p> <p class="ql-block">客人與父母一一握手</p> <p class="ql-block">父親與與老戰友王孟秋女兒王魯佳見面時說起的往事,令人感動。</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楊小漣,筆名柳岸,1960出生于廣州。中國旅游報社記者,曾任部門主任,北京雜文學會理事,廣西師范大學榮譽教授,研究生導師。1996年合作出版《清代民窯彩瓷500圖》,2022年10月《喬梓詩文集》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充市|
陇南市|
健康|
咸阳市|
栾城县|
蒲城县|
类乌齐县|
甘孜|
金阳县|
温宿县|
阳泉市|
织金县|
枣强县|
曲周县|
通道|
乌兰浩特市|
凤城市|
墨竹工卡县|
武平县|
江西省|
洛浦县|
灵武市|
陇南市|
榆社县|
鹿邑县|
新源县|
延长县|
祁阳县|
增城市|
隆林|
安平县|
石阡县|
仙游县|
荃湾区|
南召县|
海城市|
驻马店市|
商河县|
衡阳市|
东源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