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屹論·攝影》</p><p class="ql-block">第四季~第73篇</p><p class="ql-block">圖/文:畢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哪一張照片更好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看到美景,遇到美食,發現美女,便毫不猶豫地拍攝下來,不過多思考,只是抬手就拍。</p><p class="ql-block"> 拍下來的照片,也就是一個記錄,屬于一眼美景,沒有太多回味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那有沒有什么方法,既把這些美好的元素拍下來,又能讓觀眾有所聯想和思考呢。</p><p class="ql-block"> 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找陪體。就是為了更好地突出美景、美食、美女的美,找一些陪襯物來襯托。</p><p class="ql-block"> 大多數情況下采用對比法。</p><p class="ql-block"> 如表現山谷的寧靜,幾只飛鳥的出現,就會用動來襯托靜。</p><p class="ql-block"> 或表現紅色花朵的艷麗,幾根帶有綠葉的枝杈加入畫面,便能更加突出色彩的對比。</p><p class="ql-block"> 而今天和朋友們介紹的是一種聯想法。</p><p class="ql-block"> 分享的這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個場景下的兩次拍攝。</p><p class="ql-block"> 第一張,一目了然,是路邊的一個停車專用的塑料隔離墩。</p><p class="ql-block"> 這幅照片的拍攝,就屬于發現“美景”,然后直白地、如實地拍攝下來,只是一個記錄,毫無藝術可言。</p><p class="ql-block"> 而第二張照片的內容,很明顯地增加了元素。一個僅僅拍了四分之一面積的汽車輪胎出現在了畫面的左上方。</p><p class="ql-block"> 這個輪胎的攝入,有三個目的。</p><p class="ql-block"> 一是有了主體(隔離墩)和陪體(輪胎)兩個元素出現,畫面有了主次之分。</p><p class="ql-block"> 二是面積的大小和主次的對比,令作品有了一種立體效果。</p><p class="ql-block"> 三是隔離墩的樣子,是已經被壓扁的狀態。</p><p class="ql-block"> 誰干的?怎么造成的?多長時間了?明明寫著禁止泊車,為什么旁邊還有汽車出現?已經都被壓扁了,怎么還在使用?</p><p class="ql-block"> 這一系列問題的產生,就會讓觀眾因為畫面中多了一個汽車輪胎而產生聯想。是它嗎?還是它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p><p class="ql-block"> 在這里,汽車輪胎就是我們在拍攝時尋找的襯托物,它的攝入畫面,必然比簡單直白地拍攝一個壓扁了的隔離墩要更有意義,也更有故事感。</p><p class="ql-block"> 如果您也覺得這樣的創作更為有趣,下次拍攝時,就多留心一下周圍的環境,適當地加入一些陪襯物,您的作品,一定會更加耐人尋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交城县|
安丘市|
井研县|
砚山县|
将乐县|
耒阳市|
安化县|
临西县|
丰原市|
天等县|
南部县|
云龙县|
浠水县|
庄河市|
新野县|
囊谦县|
闸北区|
孙吴县|
左贡县|
承德县|
肇州县|
泰和县|
安多县|
碌曲县|
靖江市|
北安市|
廊坊市|
阿拉善盟|
许昌县|
新邵县|
洞口县|
竹溪县|
仁寿县|
荥经县|
信阳市|
嘉荫县|
满洲里市|
上栗县|
义马市|
本溪市|
墨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