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教育部正式頒布了義務教育階段新修訂的各門課程標準,為更好地領會和貫徹《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2022年版)》,全面了解、準確把握新課程的實質和主要變化,提高教師解讀教材、把握教材的能力,切實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課堂教學中,新建小學在2022年暑期,就借助智慧中小學國平臺開展了線上研修活動。</p> <p class="ql-block"> 兩年來,新建小學借助寒暑假教師網絡研修、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科組教研活動多渠道開展課標研讀,進一步加強新課標的學習解讀工作,推動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有效落實,讓教師全面了解,精準把握新課標的實質,并切實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對推動學校教育質量提升,促進教師素養(yǎng)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承載著國家對時代新人的培養(yǎng)要求,細化了各學科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要求。課程標準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根本的依據,是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新課程順利實施的保證。為進一步全面了解、精準把握新課標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并作為學校學習課標活動的階段性總結,新建小校于2024年12月10日至12月13日,舉辦了“逐語之光 依標逐夢”課標解析活動。</p> <p class="ql-block"> 新建小學的課標解析活動,是分三個層級進行的,第一層是領導班子成員在外出培訓的基礎上從新課程編者的角度做全校匯報,帶領教師認識新課標;第二層是一線教師根據專家們的解讀進行自學,從理論中總結方法,在教學中實踐,迎接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第三層是級組備課組在組內解讀基礎上選拔人員進行全校解析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區(qū)教研室下發(fā)“踐行新課標精神,深化教與學變革”的課標解析方案,新一輪課標解析活動在學校如火如荼的再次展開。“逐語之光 依標逐夢”課標解析就是一場領悟課標精髓的精神大餐,語文、道德與法治、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五大學科15位老師代表本組參加解析交流活動。</p> 語文素養(yǎng)筑基石 <p class="ql-block"> 課標解析過程中,語文組6位教師研讀課標,精心準備,各展風采,各具特色。結合新教材編寫思路、整體概況、主要變化以及體系設計等方面對課標進行解析,聚焦跨學科關鍵問題,凸顯任務群的前提下去探索新教材,實踐新課堂。</p> <p class="ql-block"> 高偉偉:“理解課標 研讀教材 順學而教”問鼎如何促進會認:課前預習先“見面”,課中檢查再“見面”,游戲活動中又“見面”,在練習中仍“見面”,回到“生活”還“見面”,課外讀物中樂“見面”。提出教學建議:重視幼小銜接,把準教學起點;加強語文實踐,聚焦聽說讀寫;適時適切評價,激勵學生信心;注重培養(yǎng)習慣,著眼終身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左小會:從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基本特點出發(fā)進行解讀,有自己的見解。主抓“主題學習分析”,已有經驗、學習方法、困難之處,清清楚楚。特別三例析“游覽紅色基地”,將聆聽——傳頌——記錄——評選四個環(huán)節(jié)呈現出大單元的思路與框架,再現了作業(yè)評價中“說一說”“寫一寫”,深究語文聽說讀寫功能。</p> <p class="ql-block"> 馮小春:跨學科項目教學解讀,彰顯語文綜合性學科。積極探索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實現跨學科的碰撞,從中學會整合知識、靈活運用,以應對項目中的各種任務要求。讓語文學習更具情境性和實用性,并能深刻體會到語文在不同領域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將語文知識內化為自身的素養(yǎng)與能力,為未來適應多元化社會需求奠定堅實基礎。</p> <p class="ql-block"> 李婷老師如此說:“究竟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我自己理解就是知識和能力,在一個新的真實情景當中能用、會用、管用。素養(yǎng)是用來用的,不能用就談不上素養(yǎng),用文字去做事,還要用語言去做事,只有通過做,素養(yǎng)才能落到實處,語文就是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用思辨性閱讀和表達。”</p> <p class="ql-block"> 包海霞、宮那兩位老師研讀課標,把握航向,瞄準在文化沖突、融合與創(chuàng)新的新形勢下建立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綱、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主線的語文學習任務群是符合我國語言文字特點和文化傳統的,是體現“以文化人、學以成人”這一時代要求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p> 道法核心強素質 <p class="ql-block"> 道德與法治組從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出發(fā)進行深入的解讀,并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深入剖析課程標準在自身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落實。</p> <p class="ql-block"> 劉文靜:直面教材使用新問題,探究教材使用新策略,激活教材使用新思考,在讀與研、行與思、活與深上下功夫,有自己的思考,明明白白的說:道德就是一種傳承、是榜樣的力量最直接的體現;在道德方面如何提升自己的獨立思考,不應只是對課標的解讀。</p> <p class="ql-block"> 田華:立足課程內容,積極探索“國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勞動教育、信息素養(yǎng)教育、金融素養(yǎng)教育”五個融入,“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法治教育”三個強化的呈現方式,以《大家排好隊》來告知我們:很多事情都要排隊,有不同的排隊方式;既要守規(guī)則,也要懂禮讓,而不是僵化地守規(guī)則。</p> <p class="ql-block"> 楊開明:依《課標》解讀,多角度闡述課程一體化設計的整體性,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組織和呈現教育主題,凸出時代的主題,強調了以社會發(fā)展和學生生活為基礎,構建綜合性課程。</p> <p class="ql-block"> 劉娜娜:《融合課堂 別樣生長》的標題,讓我們感知到生命成長的力量,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展望:教育理念的轉變;知識融合,構建全面認知體系;教學創(chuàng)新,豐富課堂體驗形式;實踐聯動,促進知行合一轉化。讓我們看到一位教師的堅守與良知。</p> <p class="ql-block"> 劉碧霞、竇花麗:作為小學高年級的老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對課標解讀有著道法課程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yǎng)什么人,如何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思考;有著傳統教育模式與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比較的思考;有著“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重要性的理解;有著《道德與法治》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是落實培養(yǎng)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任務的清醒認識。</p> 體育藝術富內涵 <p class="ql-block"> 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學科組也選出代表參加了“逐語之光 依標逐夢”課標解析宣講活動。王靜、李文華、姚博瀚三位老師的解讀,充分體現了學科融合與跨學科的特點,把人的發(fā)展放在首位,強調跨學科主題學習,讓人們認識到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不僅僅是強健體魄、豐富文化、培養(yǎng)審美能力,更是增強素質、是打破課程界限,以促進學生進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為目的,探索開展新型教學模式的的重要節(jié)點。</p> <p class="ql-block"> 在教中研,在研中教,是新建小學老師們一貫堅持的方向。本次新課標解析活動,為教師們搭建了交流、成長的平臺。讓老師們的心中有了課標,提高了教師解讀教材、把握教學目標的基本技能,進一步加深了全體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理解,對今后教學將起到實質性的指導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解析過程中,現場聆聽的老師們思想重視、認識到位、積極思考,仔細記錄,將新課標的主要內容和變化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在記錄和思考的過程中更加明確了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如何更好地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慕清芬書記、吳峰、劉珂含、楊曄、何竺霜等老師的點評聚焦思維的火花、閃耀智慧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本次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老師們聆聽課標細解讀,用心感悟新變化,教師們不僅對新課標有了更深刻地認識,還明確了教學的方向。借朗誦辭,教師表示將以新課標為伴,努力“用好”新課標,用好教材,成為一名真正會教學、教好學的好教師。</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河县|
宁国市|
临潭县|
扶风县|
来凤县|
梧州市|
宜城市|
织金县|
抚顺县|
景洪市|
西贡区|
高淳县|
涪陵区|
诸城市|
盐亭县|
酒泉市|
池州市|
蓬莱市|
德州市|
怀集县|
普格县|
巴马|
苍梧县|
高要市|
龙海市|
贵溪市|
内丘县|
广宗县|
定兴县|
台东县|
东丰县|
军事|
黄大仙区|
瑞金市|
页游|
中超|
西盟|
舟曲县|
利津县|
海门市|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