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磯濕地是贛江注入鄱陽湖后流速變緩泥沙淤積形成的天然湖泊草洲,地處南昌市新建區(qū)最北端,鄱陽湖之腹地,是全國唯一一個地處省會城市的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因濕地內(nèi)有南山島與磯山島兩島而得名,合稱為南磯山。南磯山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有高等植物約600種、鳥類205種、魚類136種、底棲動物類62種、蝦蟹類20余種,被譽為“國際級重要濕地”。每年遷徙此處越冬或過境的水鳥近90種,總數(shù)量達(dá)到8萬余只,其中不乏全球關(guān)注的瀕危物種,如東方白鸛、黑鸛、灰鶴、蓑羽鶴、丹頂鶴、白枕鶴、鵜鶘、白額雁、白琵鷺、金雕、海雕、中華秋沙鴨等等。這里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青、草、鰱、鳙四大家魚和鯉、鯽等經(jīng)濟魚類的重要產(chǎn)卵和育肥場所,是中華鱘、河豚、鱸魚、鰻鱺等珍稀洄游型魚類的重要洄游通道,因而可以說是野生魚類的天然基因庫。</p><p class="ql-block">南磯山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怡人。冬季的南磯山是候鳥天堂,一望無際的草洲、湖泊、沼澤地和濕地,寥廓的濕地保護區(qū)為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餌。在亞熱帶濕潤季風(fēng)的召喚下,候鳥追逐著季風(fēng)從遙遠(yuǎn)的西伯利亞、北大荒等地翩翩飛來,在這里越冬、覓食、繁衍生息。一瞬間,濕地的每一片湖水、每一塊淺灘上都洋溢著生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歲月的年輪不僅雕琢了南磯山的質(zhì)樸與大美,而且沉淀了許多美麗的歷史傳說。公元1363年,明太祖朱元璋與陳友諒大戰(zhàn)于鄱陽湖,因兵力懸殊潰不成軍,幾乎全軍覆沒,明太祖在走投無路之際被湖區(qū)百姓援救。湖區(qū)百姓皆姓陳,與明太祖的娘舅同姓。明太祖心懷感恩,親昵地稱呼當(dāng)?shù)匕傩諡椤袄媳怼薄4壣街畮p的平安塔,始建于南宋,明軍將士出征前均會在此燒香祈福,十分靈驗。磯山島西邊有一突出的平臺,花影扶疏,林木蔭翳,劉伯溫常常在此釣魚,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苦思破敵良策。馬子山、藏兵洞、陣頭咀等等,都曾是明軍厲兵秣馬之處。硝煙散盡,走過一個個歷史遺址,凝望迷霧籠罩的湖面,似乎仍能隱約看到旌旗獵獵,聽到兵士擂鼓吶喊之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仁县|
德保县|
桑植县|
广宁县|
嵊泗县|
霍城县|
鹤山市|
商洛市|
城步|
成安县|
巴彦淖尔市|
渭南市|
新和县|
交城县|
木兰县|
建始县|
百色市|
纳雍县|
江川县|
亚东县|
贵南县|
丘北县|
陕西省|
拉萨市|
普格县|
兴安县|
巴东县|
柳林县|
成安县|
武定县|
舞钢市|
徐州市|
科技|
吉木乃县|
海晏县|
绥中县|
新晃|
辰溪县|
尉氏县|
城市|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