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福建順昌上坪頭自然村的銀杏林堪稱八閩銀杏第一群,一到金秋季節,銀杏葉慢慢變黃,吸引八方游客紛沓而來。</p> <p class="ql-block">南方的秋來的遲,與實際的節氣相差甚遠,立秋過后,銀杏葉仍然翠綠。要真正賞銀杏黃葉要至11月份,也就是冬季才是賞葉的最佳季節。銀杏分為公母,公樹軀干挺拔雄偉,似偉岸的將軍,在藍天白云下挺立。上坪頭的銀杏全是公樹不結果,只供欣賞,所以看不到當地住民出售銀杏果。銀杏被譽為活化石,新石器時代就有的物種,幾萬年上億年依然不滅。</p> <p class="ql-block">上坪頭村的住民都是外地遷徙而來的外地人,有江西的,閩西的。早年主要有造紙作坊的工人,洋口是福建四大碼頭之一,被稱為小福州,商賈云集,順昌生產的毛邊紙近似于宣紙,作為重要的商品在洋口碼頭上船至福州,轉駁大輪船出口到南洋諸國。上坪頭作為重要的造紙基地,解放后被收編到供銷社的名下,生產毛邊紙。</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住戶有幾十戶,廖姓人家比較出名,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幾十戶人家紛紛下山進城謀生,創業發展,廖姓人家縣處級領導出了好幾位,還有廳級的女干部。這上坪頭村也當屬一塊風水寶地。</p> <p class="ql-block">上坪頭村是自然村,沿著山脊幾百米,錯落散居著十幾戶住民,主要靠種植養<span>殖</span>謀生。當年原始狀態時,攝影協會的攝友經常上山采風,交通不便,租當地拉毛竹的農具車上山,租金50元。上山之后,找當地一戶農戶,定購一條家養土雞,外加幾個青菜,就滿山野去采風了。三四個小時照片照了一大撂,到農戶家吃上一頓農家飯,心滿意足,開心一天,打道回府,也算是攝影人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為了發展旅游,當地政府投入巨資,修建了觀景平臺,每年舉行曬秋節,轟轟烈烈搞了很多場,收取一些門票收入,也算是對投資的一點回報。</p> <p class="ql-block">其實銀杏葉最美的時段只有十來天,寒風一吹,只有幾天,銀杏葉就撒落一地,風光不再,有點曇花一現之勢。</p><p class="ql-block">那么才引發出"銀杏葉撒地也很美"這個話題。</p> <p class="ql-block">因為我當年經常與影友上山采風,時間可以追溯到膠片時代。所以后來搞什么旅游節我一次都沒去,因為自己早過了湊熱鬧的年齡段,停留在原始狀態的回憶中好像有一種沉淀之美,難以抺去。</p> <p class="ql-block">其實上坪頭村是天臺天山脈中的一座村落,離上坪頭村五公里的那座山才是天臺山。</p><p class="ql-block">天臺山在中國地理標志上有很多座,浙江天臺山數最著名。順昌天臺山相比之下,名聲不大。現在人們習慣把上坪頭銀杏林說成天臺山銀杏林。</p><p class="ql-block">從上坪頭村有一條林間小路延伸至天臺山半山腰,以前我駕駛北京吉普車,行駛幾公里,又徒步登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上怪石嶙峋,有通天大圣,齊天大圣的石碑。還有兩座古寺,一座是順昌縣,一座是沙縣的。這天臺山是兩縣的界山。因為交通不便,這兩座古寺香火也很難旺起來。</p><p class="ql-block">上坪頭主要是銀杏林,別無歷史遺跡,如果把道路修好,把天臺山古遺跡融納進來,應該更好一些。</p> <p class="ql-block">上坪頭村我零零星星去過了幾次,轉眼即逝。今日上山,時間充裕,我也就沿林間小路,穿過毛竹林,栗子林,去探究幾十年前采風的銀杏林。</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修建了好幾座觀景平臺和木棧道。只是行人稀少,大部分游客在上坪頭小范圍轉一轉,拍幾張相片就下山,這山谷間的銀杏林卻無人問津了,非常遺憾。</p> <p class="ql-block">其實山谷間銀杏林細細品味更有味。總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宣傳力度,引導游客深入山谷銀杏林,攀登天臺山頂,讓這塊旅游勝地有血有肉豐滿起來,吸引更多的游客來觀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镶黄旗|
孟津县|
雷波县|
方正县|
仪陇县|
莎车县|
鲁山县|
三明市|
镇雄县|
甘谷县|
游戏|
长兴县|
石狮市|
莱州市|
恩平市|
潮安县|
宁津县|
黎川县|
滕州市|
阿巴嘎旗|
西乌珠穆沁旗|
望城县|
曲阜市|
平南县|
正阳县|
凤台县|
克山县|
六盘水市|
长顺县|
宜阳县|
屏东市|
班戈县|
应城市|
武乡县|
高雄市|
大邑县|
郑州市|
称多县|
东莞市|
图们市|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