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朱鹮,是“秦嶺四寶(朱鹮、金絲猴、羚牛、大熊貓)”之一,屬于國家乃至全世界珍稀物種中的寶貝。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數千年,也曾歷經盛衰滄桑,不知什么緣故所至從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初,朱鹮似乎嗄然與世隔絕,不見蹤跡。一度列為極危等級或者絕跡物種,令世人非常惋惜。</p><p class="ql-block"> 物以稀為貴嗎,說起朱鹮歷史上或當今那些了解并見識過它真面目的人士肯定會贊不絕口的喲!</p><p class="ql-block"> 嬌俏朱鹮,世屬稀罕。頭掩銀錦綻鳳冠,軀披白羽點絳染。振翅躍翔蒼宇里,縮翼筑巢深林間。生性溫靜啼聲慢,形影俊逸謫降仙。曾經幸寵廟堂上,依然留戀終南山。一度頻危蹤跡絕,九州無奈人默然。屬人患?是天演?眾論難統一,專研無進展。日月盈仄,百物競天。數年沉寂,時來運轉。當時代的車輪轟轟然,行進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間,神州龍脈所在地的秦嶺上空喜訊傳。洋縣林深處,朱鹮七只顯,喜訊暢環宇,世人趨前覽。</p> <p class="ql-block"> 多年來從報刊、電視乃至影友們的影視作品中認識、了解了一些有關朱鹮的知識。但一直沒有機會見識它們的優美姿容。退休后的十多年里緣于對攝影的愛好,曾經憧憬著有朝一日一定去會會那些嬌貴可愛的朱鹮們,親臨現場用鏡頭觀賞并留下它們嬌美的倩影。</p><p class="ql-block"> 心想事成吧,今年暮秋之際我們一行6位老伙計相邀著真的去了秦嶺腹地轉游了一圈。并在朱鹮發現地的洋縣華陽古鎮之側的朱鹮生態園和華陽人工繁育基地停留了小半個上午時間。</p><p class="ql-block"> 緣于時間緊張,不便于在野地樹林中尋覓拍攝那些在自然環境下生息的朱鹮。只好走?徑,趕到距華陽古鎮僅兩公里的朱鹮人工繁殖地觀賞拍攝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大概觀賞拍攝朱鹮的心情太迫切了,等我們一行那天一大早趕到目的地后,才知道繁殖基地還沒有上班呢。經人指點可以先到距此地3公里外的“秦嶺四寶園”看看,于是我們只好又匆匆忙忙趕到另一處崇山環繞、綠木林立、溪清水秀的“秦嶺四寶園”。先拜訪了金絲猴、羚牛、大熊貓后才轉回到“朱鹮濕地公園”。</p><p class="ql-block"> 進入朱鹮園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處茂林秀樹的小山峰。峰巒四周陡然樹起一些高壓電桿一樣的物件,一個個鐵塔似金屬桿連接著圍起一圈的細鋼筋編織大圍網。那圍網有數十米高,鐵桿上方整個罩著一頂偌大的繩網。上上下下形成一個頂天立地的大網籠,里面完全是一種野外的自然環境,有濕地、大樹、灌木、草地、河流等。一只只朱鹮或棲息樹枝上巢穴旁、或徜徉在水岸田間、或展翅翱翔在空中,似乎各自正在自由的覓食、戲嬉、舞動者。一片祥和、安寧、幽靜狀態。</p> <p class="ql-block"> 等我們沿著山間由石塊鋪成的棧道,一步步攀登到鐵網籠旁邊時,才逐步看清楚這架大網籠的建造相當的精密和壯觀。原認為游人可以通過購票等形式進入網籠內欣賞、拍攝并與朱鹮近距離互動的。當沿著網籠外緣上上下下的攀爬了一陣子,才知道那圍籠上的進出小門都是“鐵將軍”把守,非管理人員是禁止入內的。既然不得入內,遠距離又隔著那層精密的鐵網,遠觀可以看得見一只只朱鹮,但要用手機、相機的拍攝它們,留下一幅幅它們那嬌俏的倩影難度太大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大老遠驅車來到這里,大目的實現了但小目標確遇到難題,而且是朱鹮看得見卻拍不到,真的是欲罷不能。我與云游四海兩位索性繼續沿圍籠外緣攀爬著,并踅摸著找個離朱鹮最近的樹枝、水岸抓拍幾張即可。當我爬上那個山峰一側較高點位時,突然透過圍網發現山下近150米遠的溪水中有幾只朱鹮正在覓食、戲嬉,其中一只朱鹮還飛落在水中一塊大石頭上。繞著圍網轉了大半圈就這只算是最近的了,我立即靠上圍網踮起腳尖,將我那24一一240鏡頭的索尼微單相機抵在鐵網上隔著網眼開拍了。從高處往下面拍攝時樹枝樹葉遮著,水邊的草叢搖晃著,我還恐怕那只吉祥之鳥瞬間飛跑了,真的著急。我左瞧右瞅了好一陣子始終對不準焦,感覺這手中的相機真是勉為其難了呀!好孬撳動快門抓拍了幾張后,那只朱鹮真的耐不住寂寞,“撲楞”振翅飛走了。</p> <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朱鹮,也稱為朱鷺,是一種珍貴的鳥類,被譽為“東方寶石”和“吉祥之鳥”。成年雄性朱鹮體重大約在1700至1885克,而雌性則輕一些,約為1465克。它們的羽毛主要是白色,嘴黑而彎曲,臉和嘴基紅色,翅膀和尾巴粉紅色,腳短且紅色。朱鹮因其優雅的體態和獨特的朱紅色羽毛而極具觀賞性。朱鹮飛行時,翅膀緩慢扇動;行走時腳步輕盈;棲息巢中或在田地中休息時頭上的羽冠隨風飄動,有著一種相當飄逸雅致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朱鹮對棲息之地的生態、自然環境要求較高,一般選在溫帶地區海拔400米至1200米的平原和中低山地區。它們通常在靠近樹林、稻田、河流、濕地和溪流等有水的區域活動和覓食,并在樹上筑巢。朱鹮的棲息地土壤類型多樣,包括水稻土、潮土、淤土、黃棕壤和棕壤,其中以黃棕壤分布面積最廣。朱鹮在食物鏈中處于頂級捕食者,可以控制小魚、泥鰍、小蝦、青蛙、蟋蟀、蝗蟲、田螺等獵物種群。</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朱鹮在地球上似乎已渺無蹤跡,成為極危物種。直到1981年5月,中國科學家在秦嶺腹地的陜西省洋縣八里關鄉大店村姚家溝的山林中有所發現,只有兩個朱鹮的巢穴,棲息著7只野生朱鹮,其中四只為成鹮、三只為幼鹮。從此秦嶺成為了拯救朱鹮的“諾亞方舟”。自此起我國在陜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朱鹮保護地13個,總面積達4230公頃,此外為了擴大種群,北京動物園還積極開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機構。(部分資料來源于景區、網絡、李亞寧先生,在此一并致謝!)</p> <p class="ql-block"> 謝謝欣賞和鼓勵!</p><p class="ql-block"> 文字編寫: 尹新中</p><p class="ql-block"> 攝 影: 尹新中</p><p class="ql-block"> 配 樂: 竹枝詞(笛子)</p><p class="ql-block"> 拍攝地點: 秦嶺深處的洋縣華陽古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西县|
阳山县|
石楼县|
镇远县|
卢龙县|
景德镇市|
五莲县|
车致|
石渠县|
南投市|
石林|
融水|
玉树县|
兴义市|
英德市|
大洼县|
治多县|
塘沽区|
客服|
钟祥市|
抚顺市|
永靖县|
宜昌市|
文化|
炎陵县|
敦化市|
民勤县|
永定县|
和政县|
和平区|
克东县|
隆回县|
安多县|
南平市|
共和县|
穆棱市|
青州市|
临朐县|
栖霞市|
清丰县|
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