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格致古社藏品拍攝 <p class="ql-block">這是一件明代奇楠沉香雕魁星,是一種結合了傳統雕刻技藝與沉香獨特材質的藝術形式。沉香個頭不大,僅10公分大小,但屬于小件大器類,異常難得。只見魁星面目多少有些猙獰,兩耳豎直,雙眼圓瞪,坦胸露背,瘦骨梭棱。左手捧著元寶,端坐凝望。作品呈褐黑色,沉香紋理清晰可辨。最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幽然</span>奇楠香氣,輕微可人。</p> <p class="ql-block">魁星作為科舉神祇,產生于宋朝,是科舉考試盛行的產物。魁星的形象通常是一手執筆,一手捧斗,寓意“魁星點斗、獨占鰲頭”。在一些描述中,魁星的形象還包括一腳踢斗,象征著“魁星踢斗”。問題來了,此件作品的沉香是左手捧元寶,并非右手握筆,左手持冠。又是為何?</p> <p class="ql-block">幾乎翻遍所有資料,都缺少手捧元寶的魁星記載。因此起初人們都將此物看成是招財猴。招財猴形象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它通常與猴子的靈動、智慧以及吉祥寓意相關聯。招財猴的形象可以追溯到清代。在首都博物館的藏品中,就有一只木雕黑猴,它不僅是主人的心頭好,還是一家經營氈帽店的“活招牌”。這只黑猴被認為具有招財進寶的寓意,它的形象和故事體現了猴子作為商業吉祥物的傳統。</p> <p class="ql-block">借圖:但首都博物館的這件招財猴,活脫脫就是一只猴子,紅紅的臉,圓圓的耳,妥妥的孫大圣模樣,雖然靈動可愛,但與沉香雕作品形象相似度相去甚遠。</p> <p class="ql-block">于是,關于這件作品的討論,有了傳奇般的過程。原來的主人是一位資深玩家,當時他是作為明代竹根雕猴兒轉來的。在最初的把玩中,忽然覺得有奇楠香氣襲人,聞了,卻是明代沉香。在確定并非合香之后,這件作品引起了大家興趣。因為確實有點猴王感覺,就姑且定名招財猴了。</p> <p class="ql-block">這天,格致古社團隊學術活動,當下活躍在我國博物館與公安系統古代碑拓類文物釋讀大家、格致古社古代碑拓首席官葉伯瑜先生,認定為明代沉香雕刻魁星。原來,手捧元寶的魁星出現很早,早在元代前后,那時讀書與發財直接聯系著,魁星形象里就有了手捧元寶的形象。后來演變過程中,元寶元素沒了,改成了握筆與踢斗。就是今天人們常見的那種形象了。</p> <p class="ql-block">有佐證嗎?還真有。2019年的湖北十堰晚報記載,記者在武當山腳下湖北道緣文化傳播公司,見到了一尊明代“魁星點斗”像。這尊“魁星點斗”重420克,像高14厘米,加上底座一共高22厘米。“魁星點斗”像材質為紫銅,做工很精細。這尊“魁星點斗”像描繪的是一個魁星的造型,右手持筆,左手持元寶;右腳立地,左腳抬起,踢著一只斗,意為“魁星點斗”。魁星頭部似鬼怪,面目可懼,怒髪沖天,身穿綢裙,飄帶纏繞其間。這篇報道的意義在于,魁星手捧元寶的形象在明代客觀存在。</p> <p class="ql-block">沉香雕刻藝術起源于隋唐時期,當時沉香被皇室貴族大量用于建筑與家具裝飾。到了明清時期,沉香雕刻在皇室貢品中得到較大發展,尤其是小件的沉香雕刻如沉香山子、筆筒等。沉香雕刻的刀法特殊,有拖刀、抽刀、刮刀等,與普通木雕的切、鏟、削不同。雕刻時需用心和手上細微的感覺去雕,尤其是對于小部分不穩定的材料,要求極高。沉香雕刻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精神。沉香因其尊貴的身價備受矚目,雕刻后更增加了藝術附加值。</p> <p class="ql-block">沉香雕刻以其獨特的香味、天成的紋理和堅硬的質地而著稱。雕刻者需根據每一塊沉香的形體特征施以雕飾,隨形就勢,這是沉香雕刻的一大特點。這件作品質地異常堅硬,由一塊完整結香精心雕刻而成,下刀果斷,技藝精湛,由于時代久遠,存量缺如,所以十二分珍貴。</p> <p class="ql-block">魁星沉香雕刻是一種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且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展現了沉香的自然美,也融入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創造力。</p><p class="ql-block">輕輕打開匣盒,取出奇楠魁星,您所聞到的,絕不是一般的沉香氣味,而是我國文化的幽然雅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汽车|
武穴市|
惠州市|
霍山县|
宁武县|
胶州市|
宝坻区|
城口县|
大庆市|
石棉县|
大兴区|
株洲县|
建水县|
阳朔县|
沁水县|
金寨县|
淮北市|
漾濞|
罗江县|
河北区|
北辰区|
涞源县|
象山县|
萝北县|
扶沟县|
桃源县|
綦江县|
城口县|
武城县|
梅州市|
莱西市|
高淳县|
郓城县|
盖州市|
阿拉善右旗|
富阳市|
余干县|
微山县|
余江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