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國浩瀚的詩海中,僅憑半句就封神的詩句有很多。但是有這么一句唐詩,在中國詩歌史上卻被文人引用得最多,它就是那一句耳熟能詳的:“天若有情天亦老”。那么,它的原創作者是誰呢?</p> <p class="ql-block"> 它的作者是唐朝人,此人身材瘦小,體態佝僂,面部長著連心眉。他每次出行時,總是喜歡騎著小毛驢。他為了在外面尋找靈感詩句,讓這匹小毛驢馱著一個布袋,布袋里還裝著很多小紙團。他想到什么詩句,就將其記錄在紙團里并放進布袋里?;氐郊依锖螅巡即锏募垐F倒出來,把紙團里的詩句重新整理一遍,就成為有名的“錦囊佳句”。他就是著名詩人李賀, 人稱“詩鬼”,也就是這位“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原創作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么,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詩的背后究竟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李賀是李唐皇室的遠親,此人非常有才華。在他16歲的那年,寫下了一首干謁詩,名為《雁門太守行》,他的老師就是有名的大詩人韓愈。李賀本來可以重振家族的輝煌,但卻在眾人的流言蜚語面前變得不堪一擊。甚至有人還把李賀給告了一狀,其原因是父親的名字叫李晉肅。因為在古代很講究避諱,李晉肅的“晉”字和進士的“進”字是同音,所以李賀要避諱。于是,李賀因此事而被迫取消了考進士的資格,感到很悲傷。</p> <p class="ql-block"> 后來,在恩師韓愈的引薦下,李賀終于當上了一個小官,叫朝散郎。可沒當多久,李賀又因為體弱多病而被迫辭官。于是,他要從長安回到他的家鄉洛陽。在告別長安的時候,他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西漢時期,漢武帝很注重長生不老,他曾經在建章宮前立了一根高大的銅柱。在銅柱上筑造了一個銅仙人,手里端著一個承露盤,想用這個盤子來接天上的無根之水,然后再將接下來的無根之水做成丹藥。后來,西漢和東漢都被滅亡后,到了曹魏時期,魏明帝曹叡也想學漢武帝追求長生不老。于是,曹叡就命令他的官員將這個金銅仙人要準備從長安搬到洛陽去。結果當曹魏的官員在把這個盤和金銅人拆下來裝上車的時候,這個銅仙人流下了眼淚。所以李賀有感這個故事,寫下了這首《金銅仙人辭漢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銅仙人辭漢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詩中的第一句“茂陵劉郎秋風客”中的“茂陵”指的是漢武帝埋葬的地方,也正因為漢武帝劉徹曾經寫過一首著名的《秋風辭》,李賀稱他為“秋風客”。</p><p class="ql-block"> 于是,李賀感慨道:茂陵里埋葬的劉郎啊,你只不過是秋風中的過客。晚上聽到了茂陵戰馬的嘶鳴聲,早上起來后卻什么都沒有了。相當于曾經的千秋大業到頭來是一場空。</p><p class="ql-block"> 在那些離宮別院里,欄桿里種植了花草樹木,吐出了陣陣的清香。在長安城周圍的三十六處離宮別院里,臺階上都長滿了青苔。</p><p class="ql-block"> 曹魏的官員們即將用車馬將金銅仙人裝載起來,準備將它從長安運往洛陽。當這個仙人走出長安城東門時,風吹得它的眼睛里睜不開。</p><p class="ql-block"> 陪伴著它走出宮門的也只有那一輪朝夕相處的月亮,回憶起了過去的君主——漢武帝劉徹,這個金銅仙人也留下了傷感的眼淚。而且李賀認為,正因為是銅仙人,所以流下的眼淚應該是鉛水般的眼淚。</p><p class="ql-block"> 當這個銅仙人告別長安時,也只有咸陽古道旁那些枯衰的花花草草在向它揮手告別。如果老天有情感的話,看到這種興衰的景象,也會感到悲傷而衰老。</p><p class="ql-block"> 隨著金銅仙人的車輛它漸行漸遠,離開了長安城。背后渭河撞擊河岸的浪花聲也就越來越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過這首詩所描述的故事,大家可以看出這個金銅仙人說的就是李賀他自己。一個唐朝詩人搬出了一個將近千年的漢朝故事來講述自己的身世。他就是為了表達自己這種內心的傷感和無奈。李賀寫完這首詩后沒多久就去世了,那年他才20來歲。而且臨走的時候,特別無奈,特別傷感。還把故事流傳下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來,詩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成為了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 到了北宋時期,有一位編撰《資治通鑒》的作者叫司馬光。他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奇絕無對,也就是說沒有人敢對出下一句。所以,宋代很多文人都想為“天若有情天亦老”續一個下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直到有一年,北宋有個文人叫石延年,他不僅是有名的詩人,而且還嗜酒如命。有一天晚上喝多了,他抬頭看到天上的月亮后,酒后有感而發。于是,他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意思是說:如果月亮沒遺憾的話,他每天晚上都是圓的。將“天若有情天亦老?!睂ι狭讼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因為這句詩寫得太經典了,所以后來很多文人都引用了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萬俟詠《憶秦娥》:“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說便說不了?!?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孫洙《何滿子 秋怨》:“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歐陽修《減字木蘭花》:“傷懷離抱,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賀鑄《行路難 縛虎手》:“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段成己《木蘭花》:“試將離恨說渠儂,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好問《蝶戀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間原只無情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弘范《壽陽曲》:“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孫蕡《朝云集句詩》:“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此聲腸斷非今日,風景依稀似去年?!?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曾植《金縷曲》“天若有情天亦老,目瞬華萎難認?!?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程頌萬《玉樓春》“坐來雖近遠如天,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澤東《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施蟄存《題沈本千西湖長春圖卷》:“天若有情天亦老,長春請用無情始?!?lt;/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城市|
合肥市|
工布江达县|
镶黄旗|
太保市|
喀喇沁旗|
高密市|
恩平市|
泾源县|
汾西县|
平和县|
阳信县|
鄱阳县|
宁都县|
舒城县|
安吉县|
庆元县|
珲春市|
永安市|
商都县|
墨玉县|
柳江县|
南安市|
星座|
屏东县|
辽阳市|
陇西县|
南充市|
华安县|
运城市|
格尔木市|
贺州市|
宜丰县|
达拉特旗|
衡水市|
周至县|
河南省|
禹州市|
体育|
泰兴市|
休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