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風雨千年鐵獅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踏訪滄州,就是為了一睹那閱盡千年滄桑的鐵獅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滄州鐵獅子與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銅菩薩像并稱“河北三寶”。“獅城”也因此成為滄州的別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滄州舊城遺址公園內一座大棚里見到這座與故宮齊名、號稱國內乃至世界最大最重的國寶鐵獅子時,令我驚訝不已。鐵獅子立于一座高臺之上,身下及四周搭滿了支撐其龐大身軀的鋼管架,恍若一位病入膏肓的老者。只見它傷痕累累、銹跡斑斑,殘破不堪。但其雄姿依然,鬃毛飛揚,昂首怒目,巨口大張,氣宇軒昂,錚錚鐵骨,傲然遠望,極具雄性美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建造于后周廣順三年(公元953年)的鐵獅子,為精鐵打造,重達40噸,通高6.6米,通寬5.35米,身長6.30米,身高6.6米,體寬3.0米。1961年鐵獅子被評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世界科技史視為五代時期鑄鐵技術成就的代表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滄州鐵獅子的來歷說法很多,至今尚無定論。大致說法有3種,一說為后周世宗柴榮北征契丹時,為鎮滄州城而鑄造;二說鐵獅子位于開元寺前,腹內有經文且背負蓮花寶座,是文殊菩薩的坐騎;三說為滄州古時臨海,常受海嘯危害,鑄鐵獅以鎮?;?,因而鐵獅子又稱“鎮海吼”。我覺得還是鎮海的說法更靠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什么選擇獅子鎮海,其實也是有來歷的。中國不產獅子,東漢時期從西域諸國傳入后,民間才逐漸開始了對獅子的崇拜。人們喜歡用獅子來保平安、納富貴、降吉祥、辟邪穢,創造了姿態萬千的獅子形象,形成了南北各異的獅子文化,而矗立于滄州舊城的鐵獅子無疑是北方獅子的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歲月無情,這尊鐵獅子在千年間真是命運多舛、多災多難。自然和人為的損害,讓如今的鐵獅子慘不忍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據記載,萬歷年間,鐵獅子下頜脫落;嘉慶年間,鐵獅子頸部斷裂,一場龍卷風過后,鐵獅子栽到在地,蓮盆分離;光緒年間,鐵獅子扶起后,腳趾部分已銹蝕嚴重;建國后,蘇聯專家的保護方案失誤,建了一座低矮的八角亭,致使水汽郁積,導致鐵獅子全身銹蝕嚴重;上世紀80年代,填充的固合劑膨脹,又導致鐵獅子腿部開裂,需要鋼架支撐才能不倒下……直到2000年,鐵獅子體內異物被徹底清理干凈后,用鋼管支撐,置于現在的帶玻璃天窗的大棚內。據說,這種搭棚保護也只是權宜之舉,能否保證鐵獅子不解體,還是一個未知數。這尊鐵獅子的最終命運,我們在期待著更先進的科學保護措施的同時,也只能為鐵獅子祈福保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此珍貴的鐵獅子,沒有倒在1000多年的風雨之中,卻因為人為原因,從20世紀50年代到2000年的50年間,滄州鐵獅子歷經4次維修,但結果都是病情愈加危急。鐵獅子的歷次維修,更像是“保護性破壞”。在不成熟歷史條件下, 反而加劇了鐵獅子的損壞程度。到了今天,鐵獅子已無法自立,必須依賴一根根鋼管來支撐,實在是令人惋惜和痛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另一個角度看,鐵獅子的維修和保護歷程也顯示出保護文物的難度,對于一些特殊的文物,也許不保護就是最大的保護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初名士李之崢的《鐵獅賦》中,曾對鐵獅子原有的雄姿有過生動的描述:“飆生奮鬣,星若懸眸,爪排若鋸,牙列如鉤。既猙獰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傾,吸波濤于廣泛;掉尾東掃,抗潮汐于蜃樓?!?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我們只能從李之錚的《鐵獅賦》中去想像當年尚未受到大損害時的鐵獅子的原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鐵獅子作為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珍品,不僅是滄州的文化遺產,也代表了中國古代鐵雕藝術的最高水平。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藝術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000多年來,鐵獅子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見證著歷史的一個個輪回,見證著中華民族的新生,它所承載的歷史太厚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仰望著遍體鱗傷的鐵獅子,突然間,我覺得它身上的每一塊骨胳和肌肉依然是那樣壯碩完美,它那碩大古老的身軀,依然保持著威武的氣概----怒目圓睜,疾步如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似乎聽到了它那聲震四野的咆哮之聲,這是一個千年獅王所具備并獨有的神韻和雄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扎兰屯市|
崇阳县|
西宁市|
黄平县|
德安县|
铜梁县|
土默特右旗|
长宁区|
九龙坡区|
定西市|
清徐县|
宁安市|
凤台县|
兴仁县|
金塔县|
邢台市|
墨玉县|
黄大仙区|
循化|
静安区|
河间市|
博乐市|
邻水|
平武县|
公安县|
南平市|
化德县|
略阳县|
江北区|
建平县|
台中县|
德庆县|
四平市|
丘北县|
永兴县|
仙游县|
治多县|
南安市|
台江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