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歡聽交響樂《紫竹調》,它旋轉優美,婉轉動聽,讓人久聽不厭,感覺美好無限,但一回憶起校園生活,我就更愛晉中農校農六班三年平凡校園生活構成的農校生活交響樂!我們用筆墨紙張,臉盆飯盒,藍球啞鈴,鐮刀鋤頭…當成管弦樂、打擊樂演奏,淋漓盡致地表現著我們,放飛自我,快樂生活,學習知識,追逐夢想的激情,青澀的青春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引子:開學季</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十月,一群瘦小而穿著樸素的小青年,從太行山巔,汾河兩岸走來,匯集到晉中農校,開始了三年求學之旅!瘦小的身材掩飾不住內心的強大,稚嫩的臉蛋掩飾不了滿滿豪氣,樸素的衣著掩飾不住渾身才藝。當年考上中專的人,是自豪的,也是讓人羨慕的!到校后雖然學校農味十足,周邊有王村、郭村、演武等農村包圍著農校,校園基本上都是小平房,大門外右為藍球場,左為足球場,大門內影壁墻前的兩排房全是教室,拐向西南面是食堂、大禮堂、醫務室、石頭院…宿舍又破又舊,擺著高低床,一個宿舍十幾個人,夏天靠自然風散熱,冬天靠火爐取暖,可我們滿足了。我們來自農村,有了這個生活、學習條件,有了可以為之奮斗美好前景,高興還來不及,因此我們就是興高采烈來上學!</p> <p class="ql-block"> 第一樂章:如饑似渴地學習</p> <p class="ql-block">戴老師和張宇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進學校大門,右邊第一、二教室是水班,第三、四教室是農班和牧班,我們班就在第三個教室。</p><p class="ql-block"> 農校老師人人樸素,平易近人,讓學生感到非常可親可敬。</p><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課程有栽培、遺傳、植保、土肥、氣象、農機、政治、語文、數學、化學…</p><p class="ql-block"> 說上課可有意思了,一開課就是植物,趙老師一口昔陽普通話,優雅瀟灑,把我們見慣的農作物講的頭頭是道,讓我們非常震撼!不就是個玉米、麥子、谷子嗎?咋還有這么多理論;栽培郭老師,戴副眼睛,背靠黑板,喃喃細語,不僅把農作物栽培知識娓娓道來,還敘述出我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政治喬老師,上課嘴不停講手不停寫,全神貫注講下四十五分鐘,鈴一響粉筆一放下課;數學段老師,給我們初中生講高等數學,難壞我們了,半生不熟學下去,逼的我們喊出“六十分萬歲”…</p><p class="ql-block"> 對學習同學們非常認真,早上上自習,上下午上課,晚上上自習,不僅學專業,而且還跑到圖書館借書閱讀課外書,大概記得就是《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野火春風斗古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p> <p class="ql-block"> 第二樂章:日常生活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 農校當時的特色就是住宿、吃飯、學雜費等全包,我們很幸福,什么都不用花錢,放假還發錢發糧票。當時的飯菜基本上就是白面饅頭、玉米面窩窩頭、大米飯、紅面饸烙、和子飯、小米粥、大燴菜…一張餐票一頓飯,有時吃不飽,只能燒土豆,要不就是喝冷水等開飯,勞動時有補助,饅頭吃不完。自由組合兩人一對互打飯,下課鈴一響就飛奔去排隊,光怕誤了聽劉蘭芳評書楊家將。</p><p class="ql-block"> 課余生活很豐富,課外住宿區內熱鬧非凡,下象棋、打撲克、講故事、學樂器、寫小說…我在《重回母校》就寫了不少情景,這里就不再細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劉建光(已去世)為了演好逛新城,好多天圍著火爐轉著練,學著當阿爸耶,魏愛軍學揚琴,日夜不停,從初學到合樂僅僅學了七天,吳喜春寫小書《暖房》,雜志社給了個紀念品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節假日也沒閑著,到處亂跑似旅游。我騎上虎生自行車和一幫同學,跑太原,去祁縣東觀亂轉,最遠還到過平遙希剛家和壽陽愛軍家,同學是無血緣關系的親人,走到誰家也是一種回家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第三樂章:快樂的文化生活</p> <p class="ql-block">張宇為校長辦畫的大型山水國畫</p> <p class="ql-block"> 說實話,當時的文化生活很貧乏,無非就是看個電影,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p><p class="ql-block"> 學校時不時在足球場拉個幕,露天給放個電影,每當放電影時我們都早早搬個板凳坐著等開影,故事片《小花》《歸心似箭》《保密局的槍聲》《甜密的事業》…電影情節精彩而具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 無論學校舉辦運動會、文藝節目比賽、板報比賽、歌誦比賽等我們班都積極參加,且不說成績好壞,起碼活躍了我們的文體生活。</p><p class="ql-block"> 寫黑板報是我們班的拿手好戲,板報三劍客張宇、胡中堂、程海鷹,張宇畫畫,中堂書法,海鷹文字,換岀的黑板報美輪美奐,冦絕全校。</p><p class="ql-block"> 田瑞生、許映月打乒乓球,年齡不大,球技好,次次班級比賽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我們班文藝高手如云,郝俊英歌曲、傅喜荷晉劇、張彪太谷秧歌唱的好,程漢璽晉胡、岳兵成二胡、韓廷建笛子、魏愛軍洋琴…技術高,劉建光、要秋桃舞蹈跳的美,參班級比賽的節目女聲獨唱《妹妹找哥淚花流》、男聲小合唱《游擊隊之歌》、表演唱《逛新城》、表演唱《梁祝》…個個獲好評。</p> <p class="ql-block"> 第四樂章:對未來的憧憬</p> <p class="ql-block"> 中專時光過的很快,隨著實習的結束,離畢業已很近了。緣份讓我們走到一塊,三年一瞬間,相聚、歡笑…就這樣過去了,我們將馬上各自奔東西,對口分配到與農學相關的部門,三三兩兩開始合影留念,人人開始憧憬美好的未來,準備在新的征程中揚帆起航!</p><p class="ql-block"> 再見了熟悉的校園!再見了親愛的老師!再見了可愛的同學們!</p> <p class="ql-block"> 三年農校生活,有歡樂,有辛苦,有奮斗,生活的交響旋律,時而高亢激昂,時而柔美動人,它匯成永不衰減的同學情,讓人一回憶起來就激動不已!</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睢宁县|
界首市|
凤阳县|
大荔县|
玉环县|
桂平市|
财经|
清水河县|
宝山区|
南陵县|
望江县|
杭州市|
太湖县|
佛教|
石河子市|
桑植县|
曲阜市|
蓝山县|
滕州市|
莲花县|
余姚市|
舟曲县|
南部县|
扎囊县|
华亭县|
红原县|
湖北省|
延吉市|
库伦旗|
吉隆县|
崇义县|
疏勒县|
涟源市|
四平市|
南开区|
仁怀市|
德清县|
两当县|
醴陵市|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