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父親母親</p><p class="ql-block">我的母親:劉臘香出生于1938年1月17日。1956年參加工作在湖北省柴油機廠,檢驗員</p><p class="ql-block">1969年11月調入武漢第四機床廠保管員。</p><p class="ql-block">1976年調入琴斷口監獄。話務員,管教干事,</p><p class="ql-block">(付科級)</p><p class="ql-block">58年和我父親結婚,</p> <p class="ql-block">母親劉臘香</p> <p class="ql-block">1961年4月我二弟余自力出生,1963年11月小弟余一民出生。1960年下半年,我從孝感農村的大伯家遷到武漢3920公部隊于父親母親在一起生活,</p><p class="ql-block">剛到部隊,我們家住在小平房三棟,母親在省柴油機廠上班,省柴在古田二路,離我們駐地工農兵路部隊大院有點遠,加上她們廠是每周星期三休息,所以,她平日住廠內。我父親在部隊教學區上班,平日也不回我們家屬大院。這樣我就一個人在大院生活,我父親每月給我十元錢的生活費,讓我在部隊家屬食堂用餐,我在食堂領一張訂飯菜的食譜和訂單,把一個月每天的飯菜都訂在上面。我們訂單都編得有號碼。開飯時到食堂窗口報訂單號,服務人員就會按訂單把飯菜遞給你。</p><p class="ql-block">六五年我母親患上神經觀能征的病。需要看中醫。中醫院在黎黃陂路。因此,我會經常起很早座公汽到哪兒去排隊,給母親掛號看病。文化大革命中。720事件后,母親單位有人要批斗我母親,說她是8201部隊的臭老婆,于是她老人家的病青有所加重。當時,我們公安部隊成立了二炮,咱們大院編制成總字一二七部隊,可沒有多久,一二七撤消,和四川的某支隊成立了五十五基地,部隊搬到湖南懷化去了,我父親也隨部隊到了懷化,家中就剩母親帶著二個弟弟,二個弟弟上幼兒園,我就幫著接送。再后來,父親調回武漢。在二七街道辦事處搞三支二軍。這樣才給母親減輕了負耽,</p><p class="ql-block">六九年一月,我上山播隊到恩施利川去了,母親帶送二個弟弟搬到柴油機廠去了。這時父親又回湖南懷化部隊去了。七五年三月,我復員回漢,父親幫我安排了工作,到江岸區委宣傳部上班。</p><p class="ql-block">沒有過多久,父親也轉業回漢,安排到湖北省耐火材料廠上班,于是母親也從四機床廠調到這個廠任總機室話務員。</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父親母親不愿意在消防器材廠住。</p><p class="ql-block">原耐火材料廠改名消防器材廠。于是回老家祝站鎮金余灣蓋了新房。老二口搬回老家住了,在老家還種了一塊地。日過得也還算清靜。2013年的一天母親上地中打理蔬菜,忽然發現一條蛇,于是急忙后退,慌亂中摔倒了,結果上醫院去檢查,發現腿骨有毛病。作進一步檢查,說是有病患了癌征!</p><p class="ql-block">于是住院治療,后來小弟妹打電話通知我,我立馬趕回武漢,到同濟醫院去看望了老人家,然后,馬上就趕回祝站老家去照顧老父親。醫院中的母親就由二弟和三弟輪流照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母親作化療是一周一個療程,回來后,我是盡量做些她喜歡吃的東西,每次做飯都會征求她的意見,但她總會挑毛病,說我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對,特別是嫌棄春珍,一天和春珍大吵大鬧起來。我在一旁說句公道話也是讓她更加上火,沖我大吵大鬧,父親看不過也說了幾句公道話,這下更不得了,她和父親大吵起來,我父親向來是讓著母親的,一般從來不和她爭吵,這次是實有產氣不過, 和母親吵起來,甚至吵著要去辦離婚。</p><p class="ql-block">最后,實在吵得不行,我和春珍二人當晚上離開老家跑到孝感菊香家,后去到蔡甸二姐家住起來,想等老人家氣消了再回去。可一直不行。為了父親,最后,我還是一個人回了老家,給二老做飯。</p><p class="ql-block">經過幾個療程下來,母親的身體已明顯吃不消了。最后,醫院也不給她做了,只好在家靜養,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身體也越來越不行。病痛折磨得天天叫痛,打針也不管用了,2014年6月基本上是不能進食了,每天就靠喝水維持生命,就這樣一直拖到7月一號老人家于世長辭了。享年76歲</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琴斷口監獄上班時的像片</p><p class="ql-block">寫在母親逝世九周年之際2023.7.26</p> <p class="ql-block">? ? 我的父親</p> <p class="ql-block">父親年青時照片</p> <p class="ql-block">來到耐火材料廠后。他不改過去的性格,喜歡說直話,愛給領導提意見。所以,單位領導不喜歡也不重用他,但因為父親是革大學生,文 化功底不錯,有工作能力,不久就把他的職務調整了。從原辦公室秘書調整成大隊教導員。后任管教辦公室主任。這些職務是正科職務,(其實父親在部隊就是獨立營付政委,也是正營職務,)當時,父親從部隊下來是行政十九級。相比廠內其他干部的級別算高的。因此工資 調級少有他的分。擔任教導員后行政級別還是按付科級待遇。</p><p class="ql-block">父親雖然對廠里這種不公對待有意見,可工作還是任真負責。保持了軍人作風。但因為他不會處理的領導的關系,只到退休都沒有調整他的行政級別。退休時還是付科。別人都是正科,有的還弄個技術職稱(付高)結果工資都超過他,比他高出一節。可這有什么辦法呢?誰讓你不接受在部隊時的教訓,愛與領導較勁呀!所以,退休后,父親母親不愿在廠內住著,于是回老家祝站鎮蓋了一棟房子,圖個清靜。做到眼不見心不煩,過個安穩日子。可老人家還是改不了幾十年行成的習慣三不知也想給當地村支書提點意見。</p><p class="ql-block">2014年母親去逝后,對老人打擊很大。一下子生活也非常不習慣,因為,我父親依靠母親生活慣了,所以,自己什么也不會做,除了能電飯鍋做什米飯。家務勞動什么都不行,于是,我把父親接到我襄陽來住了一個多月,由于老人衛習慣不好,我家春珍說了他老人家二回,老人家記在心中。所以找個理由要回老家。因為當時,我們余氏族人在集資修祠堂。眼看快要俊公了,老人家很關心這個事,借機提出要回去看看祠堂進度。回祝站了。</p><p class="ql-block">父親上我家時說過。三個兒子一家住一個月,輪流照顧老人家。回漢后因為前車之鑒,加之二個弟弟家中房子又小,所以,他不愿意再到我們的家中生活了,于是,他就和請來照顧他的表弟一起在祝站生活。</p><p class="ql-block">我這個表弟有個愛好鉤魚,每天飯一吃就去鉤魚,于是父親就一個人座在沙發上睡覺。就這樣渡日。2015年7月12號。我家暉暉生下一個老二,是個男孩子,我父親這輩子最喜歡男孩子,結果,我們弟兄三人都是生的女孩子,讓他老人家非常失望。為了讓老人家高興,我們和父親講,暉暉這次生的男孩子跟我們余家姓取名《余貝晨》。10月1日,我們全家回祝站。為晨晨過生日,并將余氏家人都請到場。讓父親著失高興了一陣子。后來還幾次問我,晨晨姓余是不是真的。我說肯定是真的,讓老人家放心,余家有后了,</p><p class="ql-block">老人家才算放心的露出了滿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晚期,老人家跟我講,非常想回鐘祥當年搞土改的地方去看一下。我說沒有問題,等朱華偉有時間我們開車去一趟就是,結果,此事一直沒有成行。最后,父親帶著這唯一.的遺憾事,于2015年11月30號離我們而去了。</p><p class="ql-block">父親是個非常開明的人,在生病住院后,在醫院很樂觀,總是和護士們開玩笑,但父親的病住了一段時間后,有所惡化,于是住進SU重征臨護病房,在這個病房,不讓家屬陪護,每天只有半個小時探望時間,還要用電話通話,父親住著本身就不習慣,加上后來病情加重,渾身播滿了管子,帶上的氧氣面罩,所以,他老是用手去撥管子和面罩。弄得小護士們無法,總是半夜把我們睡在走廊過道的</p><p class="ql-block">陪護叫起來進病房看護。隨著時間推移,父親的病情越來越重。病房費用越來越高,但不能治病,只可維持生命。我看這不是辦法,就和二弟商量,是否停止住院治療,干脆回家讓父親想吃啥就吃點啥,讓老人家最后的日子活得有點質量。但他們都不敢這樣做,于是我就征求父親本人的意見,向父親講明他的病情及治療的較果。老人家聽后說:“那就不治了,白花錢受罪,干脆回家吧”。我說你老人家可考慮好。回家就是等于等死喲。父親說知道。于是,我就趕緊先回祝站,讓嫂子和我一起為父親安排后事。二弟就叫了輛救護車將父親送回了老家。在醫院醫生這讓吃那不讓吃。回去后,我問父親你老人家想吃什么就說,我給您做,老人回家后。鄉親們知道老人病情,都紛紛來看望。著失讓老人高興了一陣子,所以,老人最后是高高興興沒有多少痛苦的情況下走的。</p> <p class="ql-block">余新國2023.7.26</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姚市|
保德县|
盐源县|
昆明市|
瓦房店市|
岢岚县|
勃利县|
奈曼旗|
安吉县|
额敏县|
东平县|
嘉鱼县|
视频|
葫芦岛市|
通辽市|
南皮县|
清河县|
五台县|
柞水县|
临夏县|
临泽县|
疏附县|
鹤庆县|
黄石市|
广丰县|
岳普湖县|
横山县|
香格里拉县|
安达市|
新竹市|
民勤县|
聂荣县|
长泰县|
朝阳县|
澜沧|
民丰县|
广安市|
肥城市|
含山县|
沁源县|
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