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0月18日晚抵達羅馬尼亞的另一城鎮一一錫比烏。錫比烏</span>位于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南部,橫跨著奧爾特河的支流奇濱河,為錫比烏縣的首府。錫比<span style="font-size:18px;">烏始建于12世紀,</span>由德國開拓者在羅馬帝國的達基亞行省建立 。中世紀早期,羅馬人放棄這里,直至薩克森人的到來。14世紀,錫比烏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商貿中心,隨后成為德意志民族統治下的重要城市。17世紀,錫比烏是東西歐交流的中途站,以及貿易商旅必經之地。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統治下,錫比烏成為羅馬尼亞東正教的大主教轄區,對外交流更加頻繁。一戰后奧匈帝國解體,特蘭西瓦尼亞從此成了羅馬尼亞的一部分。直到現在,錫比烏的市長仍是德國后裔。</p><p class="ql-block"> 錫比烏歷史悠久,<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時期</span>文化在此碰撞交融,留下深刻印記,德意志文化更是影響深遠。這里擁有眾多13至14世紀的教堂、城堡等建筑古跡,<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存著大量中古時期的軍事防御建筑,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錫比烏也</span>是羅馬尼亞的“爵士之都”,“橡樹之城”,“千眼之城”。該城市有史以來就是羅馬尼亞最繁榮的城市,如今是外資在羅馬尼亞投資最多的城市,也是羅馬尼亞的工業中心。<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7年當選為歐洲文化之都,</span>曾被評選為歐洲八大最適宜居住的田園城市之一。最具特質的是錫<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烏房子上長著的“眼睛”會給人帶來一場“視覺盛宴”令你過目不忘。</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們從城墻外的一個公園處進入錫比烏城,進門處有個防御塔,名為厚塔,厚塔上有多個瞭望孔,似乎還有戰爭留下的彈孔,防御塔建筑獨特奇妙。一入城就看到一個八<span style="font-size:18px;">邊形平面的木匠塔,屬于古堡群防御系統的第三道防線,有帶屋頂的木廊道。據說,</span>為了抵御外敵入侵,此地各種工匠們按手藝專業修建墻堡以自衛,于是出現了“木匠堡”、“鐵匠堡”,“瓦匠堡”等一系列城堡群。城墻把這些城堡連接在一起,在城內自成統一防線?,F存的城墻是 16 世紀建成的,18 世紀時,城墻內城堡和棱堡共有 39 座,現僅存十幾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入錫比烏街道古巷,總有雙眼睛在監視著,走到哪它都看著你,好奇中有幾分不適。仔細看看它,又好像是在對你微笑。</p> <p class="ql-block"> 建于15世紀的大廣場是城市的中心,曾經的谷物交易市場,如今供市民和游客休息的地方,重大的娛樂活動在此舉辦。廣場周圍有市政廳、布魯肯塔爾宮、羅馬天主教堂等古建筑,房頂上宛若眼睛的窗戶是廣場建筑藝術最大的亮點。</p> <p class="ql-block"> 鐘樓的紅頂黃墻房子是羅馬天主教教堂,建于18世紀,是特蘭西瓦尼亞最著名的巴洛克教堂之一,內部裝飾華麗,有精美壁畫和雕塑,原址是古羅馬宮殿廢墟。它的左邊是市政廳,再往左是布魯肯塔爾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市政廳建于18世紀,為巴洛克風格,漂亮的宮殿式建筑,淡黃色的建筑宏偉挺拔。室內富麗堂皇,<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著精美的壁畫、雕塑以及華麗的裝飾細節,展現出巴洛克藝術的奢華與精致。</span></p> <p class="ql-block"> 布魯肯塔爾宮建于18世紀,曾是特蘭西瓦尼亞總督府 。為巴洛克風格建筑,外觀典雅莊重 。因塞繆爾·馮·布魯肯塔爾男爵得名,他在奧地利統治下,從法院書記等職位升至特蘭西瓦尼亞總督等要職,也是博物館創始人和展品捐助人 。1817年,布魯肯塔爾宮內的博物館向民眾開放,內有美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等,館內展出古籍、古畫近萬件,還有布魯肯塔爾男爵的私人物品 。</p><p class="ql-block"> 博<span style="font-size:18px;">物館前是學者格奧爾基·拉扎爾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議會塔建于13世紀,是老城最高的建筑,外墻是淡淡的黃色,塔尖下面是一個藍色鐘表,這里曾是城內的防御城門,儲存過食物和水,拾級登上塔頂,可以360°觀望整個古城。市議會鐘塔下的拱門通向小廣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是禮拜六,秋意綿綿,陽光正好,恰遇當地一對新人舉行婚禮。</p> <p class="ql-block"> 胡耶特廣場上的路德會圣母大教堂建于1520年,是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其鐘塔是市區最高的建筑,塔高73.4米。<b> </b>塔樓四座小塔擁起中央的大塔尖,這一建筑形式代表錫比烏有判處罪犯死刑的司法自治權。</p><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前的胡耶特廣場也是趕集的集市,當地人正在趕集。</p> <p class="ql-block"> 謊言橋是一座鐵橋,建于1859年,這座橋因其浪漫的傳說而聞名。傳說,如果情侶在這座橋上說謊,橋就會崩塌。<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從有了謊言橋的咒語,商販們開始講究誠信,情侶們也不互相欺騙。其實,橋的名字與英文撒謊的發音差不多,所以取名謊言橋。謊</span>言橋連接上城區和下層區,上城區有大廣場、小廣場和胡耶特廣場,著名的歷史建筑均分布在這片區域。下城區是人們生活的地方,充滿市井氣。</p><p class="ql-block"> 謊言橋兩邊欄桿上開滿鮮花,橋上人來人往,打卡的人很多。環顧四周,是一棟棟眼睛屋,監視著每一個走過橋上的人們,看看有沒有人說謊。</p> <p class="ql-block"> 這是當年齊奧塞斯庫在謊言橋下走過時,萬人歡呼的情景?;赝麣v史,不禁讓人唏噓。</p> <p class="ql-block"> 踏進錫比烏的那一刻,就被浪漫獨特的建筑風貌深深吸引。<span style="font-size:18px;">錫比烏曾是達契亞王國屬地、羅馬行省,后被薩克森人占領。一戰后,錫比烏成為羅馬尼亞一部分,其城墻、城門、塔樓、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等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而“眼睛”建筑作為城市特色的一部分,也貫穿了這一發展歷程。讓人</span>流連忘返的,也許正是千眼之城中那一雙雙顧盼生輝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城市里的“眼睛”實際上是屋頂斜坡閣樓的窗戶 。<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些眼睛屋的房頂幾乎都是橙紅色,墻面為彩色 。房屋</span>頂部的磚瓦向上拱起,形成弧形,恰似彎彎的上眼瞼,而窗戶如同人的瞳孔。不同的設計者,設計出不同的“眼睛”,有的大而靈動,有的小卻炯炯有神 ;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在微笑,很呆萌;也有的作偷窺狀,露出詭異的神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這些“眼睛”建于15至19世紀,是日耳曼民族遷移到此而帶來的民族特色建筑。在沒有冰箱的年代,“眼睛”建筑的閣樓窗戶便于通風防曬,防止食物變質,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方式。今天,成就了錫比烏獨特的文化風貌。</span>傳說中“眼睛”能監視人說謊、窺探內心秘密,反映出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和約束機制。2017年,“眼睛”還成為羅馬尼亞反貪污斗爭的象征,聲稱“我們從錫比烏看著你”,代表著監督與透明,賦予了其新的時代意義。</p><p class="ql-block"> 抬頭看看這里的眼睛,有獨眼、雙眼、三眼、四眼、五六只眼,有大眼小眼瞇縫眼,它們眼中的我們只是匆匆的過客,而我們眼中的它們卻各不相同,仿佛以不同的故事述說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變遷。</p> <p class="ql-block"> 酒店的房間和餐廳拍攝到錫比烏早晨,光影交織,像這座城市的眼睛一樣熠熠生輝!</p> 千眼之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肇庆市|
阳城县|
紫云|
会东县|
固阳县|
镇安县|
禹州市|
天镇县|
丽水市|
新晃|
平和县|
汉中市|
华安县|
大新县|
灵丘县|
绍兴县|
咸宁市|
夹江县|
聂拉木县|
集安市|
茌平县|
报价|
昌乐县|
延津县|
江陵县|
泗水县|
庆安县|
SHOW|
泾源县|
克什克腾旗|
怀来县|
河间市|
富蕴县|
丁青县|
思南县|
安福县|
康平县|
河曲县|
塘沽区|
临颍县|